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通信与Internet的互联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于是一种新的支持移动用户与Internet连接的互连技术———移动IP技术应运而生。隧道技术是移动IP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移动IP的三种隧道技术———IP内IP封装、最小封装和通用路由封装,并且对这三种隧道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全网IP化技术,首先概述了移动通信全网IP化技术原理以及基本工作过程,进而分析了移动通信全网IP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相关人员熟悉了解移动通信全网OP化技术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与Internet的互联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于是一种新的支持移动用户与Internet连接的互连技术--移动IP技术应运而生。隧道技术是移动IP技术的重要内容。本详细介绍了移动IP的三种隧道技术--IP内IP封装、最小封装和通用路由封装,并且对这三种隧道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与IP技术的融合产生了基于移动通信的IP数据业务技术。以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为承载系统,利用WAP技术进行移动数据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可以充分利用GPRS的IP分组、高效、永远在线等特性,为企业提供无线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与IP技术的融合产生了基于移动通信的IP数据业务技术。以GPRS组用分组无线业务为承载系统,利用WAP技术进行移动数据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可以充分利用GPRS的IP分组、高效、永远在线等特性,为企业提供无线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6.
移动IP技术是在传统网络中实现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核心技术,是IP技术发展的新领域,是无线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相互融合.文章介绍了移动IP存在的主要问题:三角路由、切换、微移动、QoS问题,并介绍了相应解决方案.文章还分析了移动IP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指出移动IP技术将在移动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将为今后各种新业务的开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移动接入系统的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未来移动接入系统的发展趋势,移动IP支持是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文章在对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移动IP协议安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其安全技术及其安全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IP技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两者的结合与融合之势不可避免.本文通过对未来全IP移动通信中三种移动性支持的介绍,特别是对微移动性实现方案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的微移动性解决方案,改善了微移动性支持要求的QoS、可靠性和可升级性.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宽带移动IP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顾名思义,移动IP是由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协议(IP)组成的,它要实现用户终端(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在移动或可移动状态下,随时可以上网,随时可以共享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从技术领域来看,此项技术既包括无线宽带接入、无线传输链路、移动IP协议、数据包选路、隧道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又有路由接入、核心交换与边缘交换、互联网QoS保证、系统与信息安全等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2019,(11):97-102
过大的空口IP包头造成了卫星信道带宽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提高带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空口IP包头去除技术,通过完全去除IP/UDP/RTP包头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首先分析了该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工作原理,描述了去头、恢复模块的实现流程,搭建了卫星移动通信空口协议栈仿真平台,在空口PDCP协议中增加了包头去除算法,进行了测试和性能分析,并与ROHC压缩算法进行比较。实验测试表明,采用IP包头去除技术将IP/UDP/RTP包头减少为0字节,极大减少了IP数据包头长度,极大提高了IP业务卫星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切换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振荣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1):135-137
伴随着移动网从2G向3G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IP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整个IP化工作已经在中国全面开展,相信IP化会给中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带来新的活力。Gb接口IP化是核心通信网络IP化演进的重要一步。本文以某电信运营商在甘肃省实现Gb接口IP化为例,分析了网络现状与实现Gb接口IP化的具体要求,提出在该省完成Gb接口IP化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化,宽带化成为移动通信发展趋势,LTE以其前所未有的无线宽带,良好的移动特性,必将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与主导。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2006,30(12):96-99
题目页码期次专题移动通信回顾与展望20016年中国3G要抓住机遇自主创新71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十大热点回顾111移动通信市场年度回顾与展望1612005-2006年无线通信新技术发展分析1912006年:移动通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231WiMAX、3G应和谐发展261未来移动通信的定位与应用301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341国产手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81移动IP技术IP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112MIPv4与MIPv6技术的比较152移动IP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研究182IPv4向IPv6的过渡策略232移动IPv6技术及其发展分析282移动IPv6安全性322移动IPv6网络…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讯     
《通信世界》2004,(13):54-54
浙江移动成功开展IP电话软交换商业运营近日,作为IP城域网软交换商用项目,浙江移动通信公司在部分地区分公司选用了上海伟功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HCA软交换系统作为IP语音和视频业务的运营平台。软交换设备涉及HCA软交换、数字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网关、IAD、IP电话机和IP软电话。此次浙江移动通信选择上海伟功作为软交换应用的合作伙伴,是看中了上海伟功在软交换方面完整突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成熟的运营顾问经验,便于运营企业在城域网开展IP公话超市、企业IP电话接入和个人IP电话用户推介等业务。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核心网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融合的角度分析了公用ATM网上传送IP的解决方案,分析了移动通信核心网的演进,介绍了全IP网络概念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信技术与业务的发展,电信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移动通信从2G,2.5G到3G,固定通信从电路交换、IP到下一代网络(NGN)。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因特网的出现,大大改变了通信的面貌,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都利用因特网和IP技术推出了各种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为实施IP城域网软交换商用项目,浙江移动通信公司在部分地区分公司选用了上海伟功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HCA软交换系统作为IP语音和视频业务的运营平台。软交换设备涉及HCA软交换、数字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网关、IAD、IP电话机和IP软电话。此次浙江移动通信选择上海伟功作为软交换应用的合作伙伴,是看中了上海伟功在软交换方面完整突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成熟的运营顾问经验,便于运营企业在城域网开展IP公话超市、企业IP电话接入和个人IP电话用户推介等业务。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施。浙江移动成功开展IP电话软交换商业运…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移动网与固定网能否实现融合,IP网是否是下一代网的发展方向,这是目前通信界讨论的两大热门话题。本期专题“全IP移动通信网”将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全IP移动通信的进一步认识。本期专题选登10篇文章,作者来自科研院所、大学、运营商、电信制造业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期专题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宽,基本覆盖了“全IP移动通信网”的方方面面。有对移动网与固定网融合、全IP移动网、3G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等问题的宏观探讨,有对全IP无线网络的移动性、无线网络中TCP与IPsec的兼容性、全IP移动通信网接入网的QoS保证机…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的特性,通过比较分析新型接入标准(802.20)与3G的区别,设计一种基于802.20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网络MBWA,其中的OFDM技术能够充分克服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恶劣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蜂窝IP技术来解决移动IP技术在微移动性存在的不足,为高速移动的终端提供一种优质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