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无论共聚甲醛还是均聚甲醛都需进行后处理,以得到热稳定产物,否则就难以加工使用。均聚甲醛采用封端基的办法,共聚甲醛的后处理方法有三种:1、熔融后处理;2、均相碱液后处理;3、非均相碱液后处理。我们与吉林石井沟联合化工厂合作,采用我们自行研制设计的高效蒸发强制反应饥(即多功能高真空四螺杆新型反应混炼机),进行了100吨/年级的熔融后处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成核的方法研究了共聚甲醛(POM)的结晶过程、结晶行为及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OM的有效自成核温度(Ts)区间为165.5~167 ℃;POM经自成核处理后可在144~148 ℃内迅速结晶,相对其在210 ℃熔融后的结晶温度(Tc)最大提高了5 ℃;在150~154 ℃内自成核处理后的样品随着等温Tc的升高,结晶速率(G)变慢;根据Arrhenius方程和Lauritzen Hoffman方程可获得样品的各项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比发现,自成核处理可有效提高POM的Tc和G;POM经自成核处理后晶型未发生变化,且微晶尺寸细化,球晶尺寸变小;自成核处理可有效促进POM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针对聚甲醛由于合成中残留催化剂及不稳定端基导致其热稳定较差的问题,采用胺对聚甲醛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胺种类、胺处理工艺及水用量对聚甲醛热稳定性能影响;采用等温热质量损失率、等温热质量损失速率、甲醛释放量分析等方法对三乙醇胺对POM的热稳定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三乙醇胺为胺处理剂、采用熔融后处理法可有效提高聚甲醛热稳定性能,三乙醇胺最佳用量为0.2%。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甲醛由于合成中残留催化剂及不稳定端基导致其热稳定较差的问题,采用胺对聚甲醛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胺种类、胺处理工艺及水用量对聚甲醛热稳定性能影响;采用等温热质量损失率,等温热质量损失速率,甲醛释放量分析等方法对三乙醇胺对POM的热稳定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三乙醇胺为胺处理剂、采用熔融后处理法可有效提高聚甲醛热稳定性能,三乙醇胺最佳用量为0.2%。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汪晓东 《塑料工业》2020,48(1):104-107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含量为10%的聚甲醛/聚乳酸(POM/10PLA)共混物,并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POM/10PLA纤维。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了POM/10PLA共混物及其纤维的热解行为,并采用Flynn&Wall方法和Toop方法分析了POM/10PLA纤维的热解动力学,预测了其寿命。结果表明,纤维化有利于提高POM/10PL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和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6.
以聚甲醛(POM)切片为原料,在200~210℃进行熔融纺丝制得POM长丝。利用DSC、Olympus偏光显微镜、单纱电子强力仪测定了POM纤维结晶度、熔点、取向度和纤维的机械性能;研究了后处理对POM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拉伸对POM纤维耐酸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POM纤维耐碱性良好,拉伸可以提高POM纤维结晶度、取向度、断裂强度以及耐酸性,但是使断裂伸长率减小;最佳拉伸温度在110℃左右,拉伸倍率在6~8之间。(2)热定形温度对POM纤维结晶度和熔点影响不大,延长热定形时间使POM结晶度、熔点降低;最佳热定形条件为在140℃下热定形4min。(3)经过拉伸热定形后的POM纤维的最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41cN/dtex和19.2%。  相似文献   

7.
首先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聚甲醛(POM)初生纤维,然后采用二级热箱对初生纤维进行热拉伸及热定型,制备高强度POM纤维;根据POM初生纤维的熔融结晶曲线和等温结晶性能,确定了初生纤维的热拉伸温度;研究了拉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结晶度和取向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OM初生纤维的热拉伸温度即第一级热箱温度为155℃,热定型温度即第二级热箱温度为120℃;POM纤维的拉伸强度和结晶度随拉伸倍数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初生纤维经9倍拉伸时均达到最大;POM纤维取向度随拉伸倍数的增加而增加,初生纤维经9倍拉伸后趋于稳定;POM初生纤维经9倍拉伸时,所得POM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23 GPa,断裂伸长率为21.07%。  相似文献   

8.
《合成纤维》2016,(3):24-28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通过调整纺丝工艺参数中的卷绕速度及后牵伸倍数,制备了不同工艺下的聚甲醛(POM)纤维;通过对热性能、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了POM树脂结晶和降解等热学性能对纺丝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对POM纤维性能的影响;最后对POM纤维的耐酸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M纤维最佳的纺丝速度为490 m/min,牵伸倍数为7.4。POM纤维的耐碱及耐弱酸性好。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6,(6)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甲醛(POM)/聚碳酸亚丙酯(PPC)合金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相对纯POM而言,合金中POM的结晶与熔融温度以及相应的焓值均下降,结晶速率降低,结晶活化能升高;当PPC的含量达到90%时,合金中POM的结晶度从77.8%下降到了68.1%,下降了9.7%。另外,相对POM而言,PPC与POM的合金化极大的提高了POM的断裂伸长率,当合金中PPC的含量达到50%时,POM的断裂伸长率从68%升高到569%,提高了8.4倍。相对PPC而言,PPC与POM合金化改善了单一PPC的力学性能,合金中添加50%的POM质量份数使PPC的断裂伸长率从453%增大到569%,比纯PPC增大了116%,同时使PPC的弯曲性能和韧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综述熔融合金化增韧聚甲醛(POM)的一些共混体系,如POM/PUR-T、POM/PP、POM/NBR、POM/PA及无机粒子增韧POM体系,其中在POM/PUR-T的共混体系里,采用MDI作为增容剂的增韧效果最好,此外,离子型聚合物如EMA-Zn作为增容剂时其增韧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合成纤维工业》2017,(4):15-18
采用自主开发的聚甲醛(POM)熔融纺丝设备,在其他纺丝工艺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喷丝头拉伸倍数,制备POM纤维;研究了喷丝头拉伸倍数对POM初生纤维的取向度、后拉伸性能以及POM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丝头拉伸倍数的增大,POM初生纤维的取向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初生纤维的直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喷丝头拉伸倍数为90时,整体工艺状况最佳,POM初生纤维的最大拉伸倍数达7.1,制备的POM纤维断裂强度为6.3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3.5%。  相似文献   

12.
刘卓  陈英红  蒋芝 《塑料科技》2013,(11):69-73
将聚甲醛(POM)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LA/POM复合材料。POM的引入明显改善了PLA的熔融加工性能,有利于PLA微成型加工。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动态流变仪研究了PLA、POM及PLA/POM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POM含量的增加,PLA/POM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亦增加;PLA、POM和PLA/POM共混物熔体具有假塑性流动特征,是非牛顿流体。随POM含量的增加,PLA/POM共混体系的剪切黏度降低,且剪切敏感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升高。PLA、POM及PLA/POM共混物都具有类黏弹性,其黏弹行为均以黏性为主。此外,相对PLA,POM的加入降低了PLA/POM共混体系的复数黏度、动态储能模量和动态损耗模量,但提高了力学损耗。  相似文献   

13.
用Ozawa法和Mo法对聚甲醛(POM)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双螺杆纺丝机熔融纺得POM初生纤维,再用水浴拉伸方法制得POM纤维,研究拉伸倍数、水浴温度对POM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随着降温速率的提高,POM结晶峰峰值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缩短,结晶速率加快;采用Mo法研究POM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而Ozawa法不适用;水浴拉伸有利于纤维的结晶,而随着水浴温度的提高,POM纤维的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丙烯/聚甲醛(PP/POM)合金。研究了POM加入量对PP/POM合金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黄色指数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对PP/POM合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M的加入提高了PP/POM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负荷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15.
张蕾 《塑料科技》2020,48(7):5-7
采用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并将改性后的HNTs(g-HNTS)在熔融混合过程中填充到PP/POM混合相体系,制备PP/POM/g-HNTS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及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PP/POM共混物,PP/POM/g-HNTS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硬度均有提高,且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36.9 MPa和51.2 MPa,分别增加了13.8%和23%;PP/POM/g-HNT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热稳定性较PP/POM共混物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3,(12):34-37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POM/TPU)共混合金。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仪(XRD)及动态流变仪对共混合金的相形态、结晶性能及熔体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共混合金呈两相形态,POM与TPU相之间具有部分相容性;TPU没有改变共混合金中POM的晶型结构及结晶度,但降低了POM晶体的完善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丙烯/聚甲醛(PP/POM)合金。研究了POM加入量对PP/POM合金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和SEM分析,对PP/POM合金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POM的加入量为5%时,PP/POM合金的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最好。SEM显示,以粉料形式混合更有利于提高PP/POM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使用经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纳米ZnO与甲基丙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在过硫酸盐引发体系下通过原位乳液聚合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接枝纳米ZnO的弹性体P(MMA-BA-ZnO),同时将P(MMA-BA-ZnO)与聚甲醛(POM)熔融共混制备POM/P(MMA-BA-ZnO)共混物,以及将丙烯酸弹性体(ACE)和改性纳米ZnO直接与POM熔融共混制备POM/ACE/ZnO共混物,并对上述弹性体和共混物进行了紫外光老化试验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成功地接枝到了改性后的纳米ZnO表面上,并且P(MMA-BA-ZnO)与POM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法均匀地分散到POM中。P(MMA-BA-ZnO)作为弹性体对POM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同时由于其自身含有光屏蔽剂纳米ZnO,还能显著地提高经紫外光老化后POM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直接加入ACE和纳米ZnO相比,加入P(MMA-BA-ZnO)对POM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石化废碱液低成本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化废碱液低成本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采用电解催化氧化与生化组合工艺对石化废碱液进行处理,首先电解催化氧化将废碱液中的硫化物氧化为硫酸根,消除废水中恶臭气味和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硫化物,然后混合部分低盐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将废水中有机物处理到一定水平后达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的熔融温度和保温时间相互组合的方式,对聚碳酸酯材料打印样条进行二次熔融后处理,对处理后的样条进行拉力测试、粗糙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扫描电子显示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当熔融温度260℃、保温时间25 min时,样条拉伸强度比后处理前提高了16.67%,粗糙度由14.11μm减小至8.59μm,降低了39.12%,断面微观形貌平整无间隙,内部结构均匀且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