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乙烯反马氏加成法合成β-溴乙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乙烯与溴化氢气体发生反马氏规则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β-溴乙苯(β-BEB)。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溴化氢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2,溶剂正庚烷与苯乙烯的体积比为5,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0.5×10-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的反应条件下,β-BEB的收率≥92.0%,纯度≥96.8%(以苯乙烯计)。  相似文献   

2.
樊真 《塑料助剂》2007,(4):17-20
采用碳酸双(三氯甲)酯(简称BTC)代替剧毒光气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简称BPC)系列阻燃剂,研究了溶剂、碱、催化剂、反应温度、结晶剂对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的影响、反应时间与催化剂用量的关系、溴代聚碳酸酯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溶剂为A或B,用量为每摩尔TBA1.5~2.5 L;碱用量为每摩尔TBA 2.8~3.5 mol,浓度为5%;催化剂为BTMA,用量为每摩尔TBA 10~40 g;反应时间2~6 h;反应温度10~60 ℃;结晶剂为C,用量为溶剂A或B的3倍(体积);作为阻燃剂,溴代聚碳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6 500,通过调节TBA与BTC的配比及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醋酸酯接枝己内酯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冰醋酸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将取代度为2 4的二醋酸纤维素水解为取代度为1 4的醋酸纤维素(CA)。以此醋酸纤维素为接枝骨架,ε 己内酯(ε CL)为接枝单体,在辛酸亚锡的引发下,合成了醋酸纤维素/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CA g PCL)。研究了反应物纯度、原料配比、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接枝效率(G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40℃,单体ε 己内酯与醋酸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引发剂辛酸亚锡与单体ε 己内酯的摩尔比为0 005,反应时间为16h,C%,GE%和G%分别为46 8%,65 2%和122 1%。  相似文献   

4.
微晶纤维素醋酸酯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苏霜  刘宁 《化学与粘合》2009,31(6):69-72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醋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取代度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图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产物取代度增大,但产率降低。在温度为85℃,时间为10min,浓硫酸用量为1mL,醋酸酐与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比为25∶1的最佳合成条件下取代度接近3,与理论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出了二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2∶(1.88~1)∶2.2∶2.0,反应温度45℃,反应6.5 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2%。  相似文献   

6.
申越  何静 《精细化工》2012,29(6):611-614,620
以2-溴异丁酰溴为溴化剂,在离子液体([Amim]Cl)中与纤维素反应制备溴化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以溴化纤维素/CuBr/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为引发体系,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结构明晰的以纤维素为主链,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Cellulose-g-PBMA。通过FTIR、1HNMR和GPC分别对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反应时间、催化体系、溶剂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转换率随时间呈线性增加,反应过程是活性可控聚合,催化剂和溶剂分别选用PMDETA/CuBr和DMF使反应更高效。  相似文献   

7.
吴胜琨 《安徽化工》2009,35(3):39-41
采用四溴双酚A(简称TBA)和非光气物质碳酸双(三氯甲)酯(简称BTC)代替剧毒光气研制溴代聚碳酸酯(简称BPC)系列阻燃剂,研究了溶剂、碱、催化剂、反应温度、结晶剂对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与催化剂用量的关系、溴代聚碳酸酯分子量的控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溶剂为A或B,用量为每摩尔TBA15~2.5L;碱用量为每摩尔TBA2.8~3.5mol,浓度为5%;催化剂为BTMA,用量为每摩尔TBA10-40g;反应时间2-6h;反应温度10-60%;结晶剂为C,用量为溶剂A或B的3倍(体积);作为阻燃剂,溴代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2500—6500,通过调节TBA与BTC的配比及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0.75,反应温度38℃,常温下将二茂铁的氯仿液加入到无水三氯化铝的氯仿液中,然后滴加溴乙烷,反应时间6h。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7%。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壳聚糖的干法制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希荣  夏文水 《化工进展》2005,24(3):311-314
以Na0H为催化剂,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Mc)为阳离子化试剂,干法制备了高取代度的阳离子壳聚糖。研究了Na0H用量、阳离子化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得率和季铵化度的影响。当壳聚糖为100g,GTMAc用量为282g时,最佳反应条件为1gNaOH、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反应得率为92%,季铵化度为9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N,N-二正丙或二正丁基-2,3-环氧丙胺为叔胺化试剂,制备了具有pH/温度双敏感性的叔胺基淀粉醚。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催化剂NaOH用量对产品的取代度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当脱水葡萄糖残基(AGU)和叔胺化试剂摩尔比为1:1时,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n(NaOH): n(AGU)为0.5,m(H2O): m(AGU)为4,反应时间12h,取代度为0.59。水溶液的透光率随pH和温度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叔胺基淀粉醚具有优异的pH/温度双敏感性能,且其浊点温度随着pH值的提高以及烷基碳链的变长而降低。浊点可以在14.9-77.7oC之间精细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