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崔绿  世红 《兵工科技》2002,(2):15-18
2002年4月1日至4日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在首都北京展览馆举行。据开幕式上主办单位介绍,本届展览规模超过前两届,有来自国内外200余家厂商参加,展出面积达8500平方米,内容涉及航空电子、电子战、电子侦察、电子支援、电子测试、通信、卫星遥感、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多方面的产品和技术。简短的开幕式后,记者在人流的拥裹下走进了展览大厅……  相似文献   

2.
《兵工科技》2005,(2):6-8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7日发表了《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全文共分十章,从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军事变革、国防经费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国防建设的最新动态。现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3.
姜浩  东烨 《兵工科技》2010,(6):22-25
2010年5月12日至1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展览会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并支持,由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鑫隆电子新技术公司主办,展出面积近1.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26~29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届展览会规模空前,参展面积多达1.5万平方米,参展商共300家,比上届多了40家,来自美,俄等国的海外参展商比上届翻番,多达34家。  相似文献   

5.
远帆 《兵器》2008,(6):14-17
2008年4月1~4日,第6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由此拉开了2008年北京各军事主题会展的序幕。由于技术发展周期和保密的原因,本届展会没有全新的大型武器系统出现,不过本刊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展品。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于4月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支持单位有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7.
林疋 《兵工科技》2006,(6):9-13
第五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已于4月29日落下帷幕,本届电子展规模之大,参展商之多都创下了历届之最。展品自然也是最多的一次,令人目不暇接,在此,本刊记者删繁就简,将现场展品按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观瞄火控系统、加固计算机系统、无人机、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测试系统、其他等8大部分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26日至29日,2006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如期举行。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98年举办首届以来,展会的影响力和规模历届增大。相比2004年第四届展会,本届展会展览面积增加了50%,参展商达到300多家,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家参展。在开幕式上,77名驻华武官应约到场,各式各样的服饰加上不同人种的肤色成了展会上一道颇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谋杀”了众多记者不少的菲林。相比航空展、陆军展和各种防务展,电子展上鲜有非常惹眼的大型武器装备,很多都是武器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或组成部分。这对于很多军事记者和军事爱好者而言,不啻是一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初,首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信息产业部赞助、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大单位联合主办的,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9家公司参加的大型展览引起了国际上以及台湾方面的高度关注。 5月17日,即展览会结束2天后,台湾“国防部长”蒋仲苓在台湾“立法院”表示,中国大陆近年来积极提升电子战能力,其电子战能力已较台湾为优,台湾军队已经失去台海“制电权”。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北京鑫隆电子新技术公司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防电子展览会(CIDEX2004)于2004年5月25日~2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届电子展共有国内外260多家单位参展,为历年之最。其中,中国参展单位占到80%以上,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中国目前的军用电子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9日,中国政府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1998年以来发表的第5个国防白皮书,也是涉及内容最全、透明程度最高的一个白皮书。透过它,一个真实的中国国防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兵工科技》2002,(6):69-70
中国第一艘隐形导弹驱逐舰试航,日防卫白皮书关注中国国防预算,中国试射中程弹道导弹,俄中将扩大军事合作,解放军空军现代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7日,我国公布了第四份国防白皮书,介绍了近两年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情况。与前几份白皮书相比,2004年国防白皮书内容更为丰富、透明,观点更为新颖、深刻。仔细学习领会2004年国防白皮书,我们会发现其中传递了大量以前未曾提及或述及不深的内容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国防科普校园行"是中国兵工学会应时代需求,精心策划的系列国防科普活动。她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模式,采用新型"选择式、体验式"互动模式,围绕专家讲座,同时举办展览、学生辩论赛、战场竞技赛、夏令营等多种活动,旨在倡导科学精神,普及国防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在向广大学生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满足学生对现代军事及技术了解欲望的同时,激励学生为国家振兴,勇于创新的精神。2014年3月20日,"中国兵工学会国防科普校园行"活动在第一站"北京建华实验学校中学站"顺利开幕。中国兵工学会党委书记王忠平、副秘书长瞿雁冰,北京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管理沟通是实现成功的国防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国防科研项目管理沟通的基本概念谈起,对国防科研项目管理沟通的类别、常见障碍和实现良好沟通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开展国防科研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飞航导弹》2021,(3):87-92
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军队竞争的重要战场。人工智能应用于国防领域有提升军队信息优势、提高决策速度和质量、提升人类能力、降低作战人员的风险和成本的巨大优势,在后勤保障、网络攻防、指挥和控制等7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早已将人工智能的国防应用提上了日程并进行了部分部署应用。不过,人工智能还存在的不可预测性、不可解释性及易受利用性等不足,给国防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国防领域应用的优势和主要方向,梳理了美国和俄罗斯在人工智能国防应用上的战略部署及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国防应用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防科研体系的发展伴随着日本国防工业经历了二战后的空白期、恢复期、整备期以及快速发展期等几个时期,形成了寓军于民、结构稳定的综合体系,对我国国防科研机构的整合及体系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兵工自动化》2009,28(3):100-100
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研究所主办的《国防制造技术》双月刊(国内刊号:CNll-5789/TH,国际刊号:ISSNl674-5574。大16K本、72页),即将正式公开出版发行,希望能够得到国防制造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人员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底,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上,来自各国的防务制造商展出了涉及航空电子、电子战、电子侦察、电子支援、通信和卫星遥感等多方面的产品和技术。在众多的国外参展厂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的展区,特别是在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展台上,不仅展示了形式各样的无人机系统的图片和资料,而且还介绍了以波音767为平台的“费尔康”机载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与之相关的照片和录像引起前来参观的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中国科普作协国防科普委员会和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军内外报纸、杂志及有关单位等50家联合举办的“全国国防现代化征文”活动圆满结束。经评奖委员会评定,一等奖15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60名。授奖大会于1989年10月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