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最基础的制造单元装备的数控机床,能量源多、能流环节多、能量损耗规律复杂、能量效率低。近年来,学者们为建立适用性强的机床能耗模型已做了大量工作。针对目前数控机床在整体能耗和机床各阶段能耗的研究现状,重点从机床基本功率、空载功率、换刀功率和切削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给出了采用加工参数表达的数控机床各阶段能耗模型;同时指出了目前数控机床的能耗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采用混合方法建立采用加工参数表达的切削力建模,从而计算数控机床的切削功率,进而得到数控机床的加工能耗;利用切削比能对加工工艺类型有良好的适应性优点,提出采用切削比能对不同加工工艺类型的数控机床能耗效率进行评估、对比,并建立采用加工参数表示的切削比能模型,对机床加工参数优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6,(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机床成为建筑企业大量使用的基本装备。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数控机床,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面临着设备投入巨大和大量的废旧机床闲置的问题。将普通机床改造成数控机床——经济型数控机床,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效益,对建筑企业盘活存量资金的和降低生产成本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正>机床数控化改造的研究是提高我国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项目,在我国目前由于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和资金受限,对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是一条节约资金、快速有效的途径。本文对C6132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对机床改造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机床关键部件参数的计算、对机床结构的设计、对机床改造方案优化选择、选择合适的机床伺服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以及在改造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机床已达到预期的功能和精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方针与规划要点机械工业部行业发展司-、发展趋势数控机床是数值控制的工作母机的总称,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主机、数控系统(包括伺服及驱动系统)及相关配套件。它包括数控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等。根据配用数控系统的功能,数控机床可划分为高级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目前我国大型数控机床开始表现出高精度、重载与自动化的特征,传统数控机床导轨修复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提出数控机床导轨修复方法研究。经过排查故障监测模块、检查机床导轨磨损部位、检测机床导轨润滑度与切削用量三个步骤,实现对数控机床导轨的修复。将本文修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修复效率一直呈现上涨趋势,且明显高于传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在最小维修情况下,为实现数控机床的全寿命周期可靠性评估,提出基于边界浴盆强度过程(bounded bathtub intensity process,BBIP)模型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了故障时间的边界浴盆强度函数式,推导了早期故障期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模型参数和可靠性指标的极大似然点估计。采用该评估方法分析了单台数控机床故障截尾的故障过程,结果表明:该数控机床早期故障期的持续时间大约为5个月,与机床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BBIP模型可准确地评估早期故障期的持续时间,为提高机床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3)
本文采用数控系统原点偏移原理实现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具体的,本文所用方法首先对系统测量温度敏感点的温度与热误差,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温度敏感点关键点的筛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从而进行热误差补偿技术的研究。在选择机床温度敏感点时首先对各温度变量进行聚类,去相关性处理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温度敏感点的选择,然后对温度关键点进行排列组合计算判定系数,最终确定最佳温度敏感点。利用所选择的最佳温度敏感点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然后在多个模型中进行热误差补偿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数控系统原点偏移功能,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功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9)
21世纪人类逐渐步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工业进程不断加快,机械制造作为工业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中。数控机床是机械制造产业中一项装有数字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主要由加工程序载体、数控装置、机床主体以及其他辅助功能设备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数控机床技术及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机床的结构特征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高速化、复合化、高精度化、并联化以及网络化发展。本文阐述数控机床的结构特征,并针对其性能优化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控机床的精度作为机床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数控机床精度误差大小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各种误差出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补偿方法。对数控机床进行误差补偿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使机床满足制造企业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数控机床改造的过程中,电气设计分析已成为企业提高自身自动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从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入手,分析在数控改造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使原有的机床在某些方面性能和功能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数控机床电气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2)
在数控安装和维修当中,机床的主轴预紧是数控机床中的重要技术部分,而主轴预紧则主要是以预紧力为依据,因而在数控机床的安装和维修中,主轴轴承预紧力的有效应用对于恢复数控机床主轴运作功能,提高主轴精度和转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床对初学者的要求,机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数控机床的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的操作方法,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数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0)
<正>0前言数控系统是决定机床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国外对我国仍进行封锁限制,成为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近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通过重点扶持,为我国数控技术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实施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工程,提高了国产高档数控装置的市场占有率,但用户仍然对国产数控系统信心不足,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一大部分依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
数控机床在出厂后,到客户端的安装时,要对数控机床进行调试,这是机床进行工作前必要的工作,因为数控机床的安装不正确会影响其加工精度,所以要知道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也要知道这么去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5)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在设计和使用阶段的能耗效率需要机床能耗数据的支持,设计了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能耗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得到相应的能耗信息。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机床总电源输入功率,从而在线获取机床的能量效率,同时通过功率信息识别出机床的运行状态,得到机床有效加工时间等信息。通过实验验证能实时的反映机床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信息,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世界上的数控机床种类繁多,其形态各异,组成结构上也各有所不同。这些机床构成的不同,都源于数控系统原始设计的要求和思路,而使这些数控机床生产作用不同,也让这些机床所工作的环境不同。由于数控机床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技术,这也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并且可以弥补很多旧式的普通机床的很多缺点,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提高生产率,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利益回报,这也使数控机床在工业加工生产中越来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数控机床职业教育的新途径,通过一个模块化的数控系统可以将传统的普通机床改造成一个双功能车床,可以使具有加工方法和切削工艺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进行数控技术的培训,面向车间的编程方法(WOP)可满足操作工人在车间现场进行程序编制。  相似文献   

18.
FANUC 数控系统已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上,其螺距误差补偿功能有一定的典型性。螺距补偿原理是将机械参考点返回后的位置作为螺距补偿原点,CNC 系统以设定在螺距误差补偿参数中的螺距补偿量和CNC移动指令,综合控制伺服轴的移动量补偿丝杠的螺距误差,从而提高机床的定位精度。通过采用英国雷尼绍公司的XL-30激光干涉仪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分析机床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6)
VNUC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虚拟动画技术来模拟实际机床的加工过程,可以验证加工代码的安全性、正确性,结合计算机自动编程软件,能大幅缩短产品加工周期,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本文以导向轴为例,介绍VNUC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数控加工代码验证及数控机床加工过程模拟操作等方面的应用,为类似产品的数控仿真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机、电、仪一体化的高效复杂的自动化机床,机床在运行过程中,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故障,因此,熟悉机械故障的特征,掌握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对确定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