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超洁净煤、水、复合添加剂为原料,在球磨机转速900 r/min、磨制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超净煤燃液平均粒径在7μm左右。通过添加剂的筛选与优化,采用聚烯烃磺酸盐与非离子添加剂进行复配,制备燃液质量分数50%,在剪切速率100 s~(-1)时黏度约500 m Pa·s,稳定性适中,可替代柴油燃料用于直喷式燃煤发动机,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剪切转速、时间和乳化剂含量对水乳剂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乳化剂用量8%,用不同的剪切转速和时间配制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并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最佳转速和时间分别为3 000 r/min、3 min。固定转速与时间,调整乳化剂用量,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粒子更集中。8%的乳化剂用量即可获得良好的粒度分布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均化方式得到微悬浮分散液,再经微悬浮聚合制备了PVC糊树脂。首先以三氯乙烯为氯乙烯单体的模拟液,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十六、十八混合醇助稳定剂复合胶束和单体亚微液滴的形成过程,发现复合胶束的形成过程和三氯乙烯溶胀进入复合胶束形成亚微液滴的过程均受扩散动力学控制,延长溶胀时间及施加高速剪切分散可以强化溶胀过程,复合胶束对单体具有"超级溶胀"能力。然后采用搅拌溶胀和高速剪切微悬浮聚合得到PVC乳胶粒子,发现两者形貌相同,而前者粒径略大、分布略宽;延长搅拌溶胀时间,可使粒度分布更接近高速剪切均化微悬浮聚合得到的PVC乳胶粒子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HPAM/Cr3 微凝胶体系在静态和剪切状态下成胶过程进行了对比,并且考察了剪切速率、聚合物浓度、温度及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对微凝胶成胶的影响。实验表明:与静态相比,凝胶体系在低剪切状态下成胶较快,成胶后的粘度也较低;剪切速率、温度、聚合物浓度及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对剪切状态下微凝胶的成胶时间和成胶粘度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大同水煤浆表观粘度在不同剪切速率、不同剪切时间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剪切率100 s-1、剪切时间45 min时表观粘度最低,流变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比较两种微粉化技术对益母草中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高速研磨法对中药益母草总生物碱进行提取;以雷氏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益母草生物碱的提取效果。结论:采用95%乙醇有机溶剂,高速研磨法提取1 h的益母草生物碱含量略高于超声波细胞粉碎法所得量,且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微粉化过程中的控温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陶瓷》2017,(5)
采用湿法介质搅拌磨超细研磨微米粒级镨锆黄色料,制备了亚微米粒级的水基悬浮液。试验以中位径d50及粒度分布均匀性系数n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获取研磨最优参数组合。最佳研磨参数为:固含量30wt%、介质填充率80vol%、搅拌线速度6.89m/s、研磨时间1.25h。  相似文献   

8.
反应沉淀法制备阿奇霉素药物超微粉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反应沉淀法进行了阿奇霉素微粉化的实验研究,考察了NaOH溶液浓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粒度、形貌、分散性及收率的影响. 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对微粉化产品和原料药进行了溶出性能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约为413 nm的无定型阿奇霉素超微粉体,与原料药相比,微粉化的阿奇霉素粉体比表面积增加了约27倍,相应地,药物的溶出性能较原料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微粉碎机可分为球磨机、辊磨机、高速冲击式粉碎机、研磨体搅拌磨、气流粉碎机五大几种,各有其特性及应用性。根据现代工业发展需要,有待在微粉化、高效率化、多功能自动化等方面提高微粉碎机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脲与1,6-己二胺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高活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制备了可室温快速固化的环氧树脂结构胶,并分析了其预热温度对凝胶时间、预热时间和固化温度对钢-钢剪切拉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胶液在预热温度为23~27℃时,出现凝胶状态的时间较短(为14~18min),此状态下的胶体所粘接的试样在室温下固化均可达到较高的钢-钢剪切拉伸强度,并且固化温度越高,钢-钢剪切拉伸强度越大,当固化温度为40℃时,钢-钢剪切拉伸强度可达105.8MPa。  相似文献   

11.
纳米聚合物微球粒径呈高斯正态分布。微球颗粒在水中初期分散均匀,水化后微球边缘变模糊,球形度逐渐降低,并局部聚集形成团簇。微球粒径越大,质量浓度越高,分散体系黏度越高。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下降。剪切速率增大过程中微球颗粒分布状态由分散游离变为交叠黏结,最终有序排列。高质量浓度流变剪切具有明显的Weissenberg效应,表现出粘弹性流体特性。矿化度越高,微球分散体系初期黏度越低。剪切后期不同矿化度下分散液黏度保持稳定。高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的存在对微球有吸附絮凝作用。微球分散体系剪切后放置时间越长,黏度呈逐渐回升趋势,有利于微球在地层持久发挥深部调驱液流转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50%丁莠悬浮剂为例。介绍了用莠去津原粉直接研磨的方式制备悬浮剂时。助剂的选择和制备方法,研究了助剂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和研磨速率及研磨时间对莠去津粒度、悬浮刺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制备的悬浮剂成本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微粉碎机可分为球磨机,辊磨机,高速冲击式粉碎机,研磨体搅拌磨、气流粉碎机五大几种,各有其特性及应用性,根据现代工业发展需要,有待在微粉化,高效率化,多功能自动化等方面提高微粉碎机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化工行业的新贵——微射流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化工制品的超微粒分散、乳化作用备受各界瞩目,乳化机作为一种乳化/混合设备而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行业,但其有微粒剪切能力不足和工艺流程不易控制的缺点,微射流机以高效能缩小制剂的粒径,并以产品的微粒密集均匀分布等优点而广泛用于精细乳化液,分散液和脂质体等产品的生产和实验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赵明伟  吕瑞 《当代化工》2014,(6):1008-1010,1014
晶种分解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关键工序之一,晶种分解最终得到质量好的氢氧化铝和苛性比值较高的种分母液,从而提高拜耳法的循环效率。简单介绍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影响晶种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及种分分解率和产品粒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花岗岩研磨中的物理化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岩研磨过程中添加含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磨削液。测量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及不同浓度的磨削液时花岗岩的磨削比 ,分析比较磨削液浓度及表面活性剂对花岗岩研磨效率的影响。通过测量磨削液的表面张力、磨削液作用后的花岗岩表面电位等参数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花岗岩研磨过程的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与水比较 ,表面活性剂磨削液能明显提高花岗岩研磨效率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磨削液对研磨效率的提高效果优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磨削液 ;研磨盘的粒度越细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微载体悬浮培养动物细胞条件下,发酵缶的混合与剪切性能优劣对动物细胞的培养效果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NBS动物细胞发酵缶的流体混合时间、搅拌功率和时均速度分布,探讨了微载体及动物细胞所受到的流体作用力的计算方法,为设计大规模动物细胞发酵缶不变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细阿奇霉素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技术进行了阿奇霉素微粉化实验,考察了进样速度、压缩空气压力、粉碎次数及分散剂等因素对阿奇霉素微粉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微粉化后的粉体进行扫描电镜、粒度、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音速气流技术进行超细粉碎,可使阿奇霉素微粉平均粒径达到1.13μm,粒径分布为0.71~1.99μm,且粉碎后并未改变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药物微粒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在微粉化药物和制备缓释药物微球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在药物微粉化方面,着重介绍了超临界辅助原子化法对水溶性药物的处理,包括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证明该方法用于改善水溶性药物的微粉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制备药物微球方面,重点介绍了不同操作条件和不同分子质量的载体、不同配比的复合载体对药物微球性能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在亲脂性及离子型药物微球制备中的应用,指出添加表面活性剂将更有利于得到该类药物的微球。  相似文献   

20.
药物微粉制备及防团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夫健  张同来  于伟 《现代化工》2005,25(10):66-68
最佳的给药途径是呼吸道吸入,要求药粉粒径在0.5~7μm,满足此粒度要求的微粉制备方法有:物理粉碎法,包括机械超细粉碎与气流粉碎;物理化学合成法,包括喷雾干燥、原位微粉化及超临界流体技术。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并预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为:微粉制备与表面改性一体化技术(原位技术)、物理粉碎法与物理化学合成法的组合技术和粒度自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