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原研哉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思想同中国传统的道家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研哉用独特的设计思维与道家的文化内涵碰撞设计出的作品,被大众接受,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该文探讨原研哉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并分析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9)
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布局对于研究社会民俗具有借鉴意义,从画面中的人物布局可以窥探某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在唐代的人物绘画中不难看出,社会尊卑观念也影响到人物绘画创作。同时,通过唐代人物绘画作品也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地位的尊卑观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3):18-19
诺曼梅勒作为美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著名作品《裸者与死者》已经发表就在美国引起了激烈反响。作品通过战场中的将军和士兵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极权主义倾向,通过将军与士兵的互动进一步指明了极权主义对人类的危害。本文通过对《裸者与死者》的背景与内容进行分析,指出了作者如何利用小说中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同时分析了作品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车轩 《中外建筑》2013,(6):36-37
伊东丰雄是日本众多建筑大师中承前启后、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建筑以轻盈流动自然而闻名。本文通过简述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选取伊东的若干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他与日本社会与文化一脉相承的建筑思想,并通过他与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的对比,论述这一思想在日本建筑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6)
短篇小说《制造声音》是贾平凹草创期的作品,也是其作品中不太著名的一篇,然而它以其思想的深邃性、人物的典型性和艺术手法的独特性,震撼着读者,昭示着后人。它像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活中的悲悲喜喜,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 超写实主义则对于人在消费社会中的物化危险性,以及上文所说的“疲倦感”和“孤独感”进行了描述(见图5)。这是杜威.汉森的作品,他的作品是直接从真人身上翻制的。作品完成后咋一看以为是真人,但是仔细观察却没有真人的生气,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是人等同于物的极限:具有最大程度的和真人的类似,但是却只是玻璃钢和其他的综合材料构成的。他的作品所表现的人物也多是美国商业社会中的普通人物,在本质上物化了,在精神上感觉是略带疲惫的。 早期消费性作品的特点是语言直接,直接将作品和工业产品等同。作品往往…  相似文献   

7.
正动画是日本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它是日本向世界宣传其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众多日本人的精神家园,是让世人了解日本的一扇窗口。日本历史悠久,其鬼怪传说几乎贯穿日本历史的各个阶段。动画片《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另类的神怪世界以及复杂的人物情感。本文对《鸦》进行重新研究和解读,对作品中传递出的神怪思想及其反应出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背景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方面探索了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艺术思想形成原因,分析了其建筑思想和建筑作品,提出了其对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聊斋志异》中有人物七百之多,作者蒲松龄对其中的六百多人给予命名。其各种各样的人物命名不但是人物之间区别的标示,而且也反映出蒲松龄对其笔下人物的评价以及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聊斋志异》人物命名艺术的探析,能够让我们对其作品的思想及艺术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0)
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一部具有典型虚无主义的作品。其作者海明威在作品中向人们展示了虚无的本质,其思想中也存在着浓厚的虚无主义意识,虚无主义这种属于感官享受的思想在这部作品中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论文将主要通过对其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进行解读,来探讨和研究其作品中存在的虚无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