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含油区往往伴生黄铁矿,而地层中的次生高极化黄铁矿往往又被认为是产生激电异常的因素.但分析冀中及二连地区激电异常后,笔者认为这些异常与油气无密切关系,而是第四系低矿化度富水层的影响.另外油田内外全取芯井的分析资料也证明,这些地区不具备生成次生黄铁矿的地质条件.加之目前激发极化仪器探测深度尚浅,产生激电因素众多,机理不清.因此,用激电法在本区直接找油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从事激电法研究工作的人都认为油藏中烃类物质向上垂直运移,能够造成上覆盖层中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生成次生黄铁矿晶粒,从而在人工电场的有限范围内出现激电异常。然而,从石油地质理论出发,认为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不能作简单解译。因为,除次生黄铁矿能产生激电异常外,还有高矿化度地下水、电性层厚度的变化、油气藏所处的地质环境等也能引起激电异常。可见,激电异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应用激电异常直接找油时,要努力排除与油气藏无关的因素影响。文中列举了几个与油气无关的激电异常实例,同时从理论土说明这些激电异常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满树 《石油物探》1998,37(1):122-128
在综合物化探勘探油气藏中,电法的应用得到了重视。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应用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概况,概述了川西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性,介绍了激电法在川西油气田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测区激电法勘探效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激电法寻找油气藏的局限性,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激电找油气的效果,在激电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激发极化法勘探油气藏的效果分析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内外利用激发极化法在油气藏上实测试验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深部储油构造引起浅层激电异常的主要地质因素是与油气藏上方浅部地层中的次生黄铁矿侵染带有关。黄铁矿化是由于碳氢化合物渗透到浅层孔隙围岩中,被细菌氧化产生还原型的硫化物,与围岩中的铁作用后形成的。文中论述了我国目前采用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藏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油气藏激电异常受地质条件的约束及富含淡水岩层的激电效应的干扰;进而讨论了提高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藏效果的途径,并指出在油气藏开发区进行试验时应注意钻孔套管及地表管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1年,在江苏J油田开展综合电法试验,旨在探索电法新技术在寻找含油气构造中的应用效果和前景,确定J油田主要油气藏类型的综合地电模型及其在地面电法勘探中的异常效应。本次试验,用大地电磁法(MT)、声频大地电磁法(AMT)和可控声频大地电磁法(CSAMT)研究地层和构造.用激发极化法(IP)和频谱激电法(SIP)直接寻找油气藏:试验资料与三维地震、钻井、测井结果对比表明.综合电法试验反映的地质构造、油气储集层与实际情况吻合。本文简要介绍CSAMT、IP、SIP三种电法技术的方法原理、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激发极化法寻找油气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已知油区进行激发极化法试验,得到了大量的“激电”参数资料。激电参数的异常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高激电异常特征对新区的油气进行了预测,目前,在正的高异常区已有三口钻井证实了新区的含油性;在低异常区已有四口井证明无油气显示。这充分说明激电异常在直接寻找油气方面的作用。文章还对产生激电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碳氢化合物富集的地区,产生高激电异常是完全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地温法是非地震物化探手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油气普查和勘探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简要介绍了地温法寻找油气藏的仪器设备、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效果。应用高精度测温仪,通过开展浅层地温测量和研究,可以达到寻找油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物化探方法直接找油气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ENC地区,我们应用高分辨率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高精度重力和磁力,微磁以及化探等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了直接找油气的尝试。其主要过程是由已知油气藏出发,找出它与物化探异常的关系,建立物化探直接找油气和初步模式;然后,应用该模式对邻区进行油气预测,对油气物化探异常起作用的因素有:油气圈闭,油气目的层,油气渗漏带和油气蚀变带等4种。探测前两种起因的主要方法是地震法,探测后两种起因的方法有:磁法,激电类电  相似文献   

9.
电法勘探的主要条件是地腹不同地层在纵、横向上的导电率均有显著差别,且各层均有一定厚度。根据石油地质资料及地层电性特征,可将电法寻找的油气储集体分为生物礁型、岩性型、成岩型、构造型四种,从而更好地发挥电法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频谱激电法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港油田F19井断块边部的一口油层发现井(预探井)为参照,用频谱激电法对该断块进行直接探测,综合利用电磁谱参数异常和激电谱参数异常确定了该断块含油区在频谱激电法探测剖面上的投影段,此投影段与后来俄罗斯提交的井-地电法解释的含油范围相符,还得到了油田方面的肯定。频谱激电法不仅能用于油气的勘探阶段,而且在开发阶段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区油藏圈闭上的频谱激电多参数异常模式表现为"一高三低"的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前寒武系油气前景广阔,四川盆地元古界也因此成为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非地震勘探是超深层油气勘探中深部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四川盆地前寒武系重磁电物性资料不足,制约了物性建模,严重影响了重磁电勘探技术在该盆地的有效应用。为此,以四川盆地周缘前寒武系露头标本为基础,通过对沉积岩、变质岩及火成岩标本的密度、磁化率和复电阻率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地层、不同岩性标本的重磁电物性特征,建立了四川盆地前寒武系古老地层的重磁电物性模型,为该盆地前寒武系非地震油气勘探提供了物性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可通过天然或人工露头接入电流的勘探目标体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在矿产、油气、水文工程及环境地球物理领域较常见。如何高效、高精度地模拟接入电流目标体响应的空间分布,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为此,基于油气储层压裂监测问题,提出接触式激发极化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接触式激发极化法采用接触式供电、地面测量的观测系统,直接供电可有效提高观测信号的强度和精度。采用交错网格四面体剖分,计算离散网格单位场源电流分布,实现了接触式场源的三维有限单元法电磁场数值模拟。定义了比值法计算接触式激发极化法视电阻率计算公式。设计不同方法场源、物理模拟土槽试验及沁水盆地煤层气压裂监测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与传统激发极化法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接触式激发极化法应用于油气层压裂监测领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哈东洼槽是二连盆地油气勘探获得突破的第一个次级小洼槽。本文通过成果,同时通过对哈东洼槽勘探历程的回顾,进一步揭示了加强区带地质综合研究,提高施工质量,提高认识和评价油层的技术手段,以及针对久攻不克的地区,地质研究要冲破束缚、解放思想、创新认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次级小洼槽只要有有利的烃源岩建造,就可以形成工业性油气富集,其中近油源并处于主油气运移方向上、叠置有利砂体的长期继承性构造高点圈闭,是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油气藏中烃类组分,尤其是轻烃(C1—C5)和非烃组分 H2S、CO2、H2、CO 等,沿沉积地层中孔缝系统向地表方向微渗漏,引起油气藏上方岩石中孔缝系统化学环境改变,微渗漏的烃类组分与孔缝系统周围的岩石组分相互作用,形成特态矿物。目前,已发现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特态矿物是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和褐铁矿,其形成的物质是来源于油气藏的 H2S 和沉积地层中的二价铁。特态矿物主要分布于油气藏上方沉积地层中,因此可用于油气勘探中。特态矿物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钻井尚未钻到的下伏地层中是否有油气层存在作出判断,对含低阻油气层的老探井进行含油气性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场除具有时间、空间要素,还具有环境约束条件特征,因此,其函数表达式应为Gij=Fij(X,Y,Z,T,C)。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是成烃物质油气地球化学场动态演化阶段中因油气勘探需要而在特殊时期设定的,通过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分析,研究化探指标物质量(质量、数量)在不同区域空间上的变化,进而为油气勘探服务;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因研究内容、目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手段、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地球化学场;微观和宏观、区域和局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研究,油气化探地球化学场的客观分析和研究可为油气化探的勘探应用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气勘探的探井是否有失利井,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油气勘探不同环节和不同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和诠释了成功井和失利井的定义。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井位部署主要依据是地震勘探成果,地震勘探是一门预测性科学,部署探井有成功和失利是正常现象。山地地震勘探主要对象为背斜圈闭。地震勘探过程包括采集、处理、解释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失利井发生。采集资料品质差导致处理解释存在多解性,地震成果精度降低;处理流程参数不当,产生构造假象,误导解释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山地复杂构造解释的复杂性,导致解释中的层位标定、构造建模及速度建场会出现偏差,造成井—震不符。失利井分析,就是解释人员及时获得正钻井地质及测井信息,利用地震分析技术,对原有地震成果进行确认或修正,进而采取相应的地震勘探技术和措施,获得新的地震成果,及时地指导下一步钻探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时频电磁法(TFEM)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反演中模型精度对反演精度影响很大,充分利用已知资料精确建模可有效降低反演的非唯一性、提高反演精度。基于准北探区实际资料,对研究区电测井数据进行高斯分布统计分析,获得各地层的电阻率均值、离差等特征数据,据此提出对研究区上、下构造层及不同地层进行分层电性建模的方法;通过火成岩储层岩石频散测试分析,获得探区不同油气饱和度火成岩的频散特性,同时依据该地区时频电磁油气检测结果与钻井含油气信息建立油气电磁属性识别模板。示例展示了通过分层建模和反演获得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剖面,以及剖面的分析、解释结果,指出了含油气有利目标。文中的建模方法和油气目标解释思路可为类似地区的油气储层评价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