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化显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峥  许梅桂 《广西化工》1996,25(4):39-43
基于0.1mol/LHCl-0.1mol/LKCl缓冲溶液中,铜(Ⅱ)催化氯酸钾氧化盐酸苯肼,继而与H酸-钠盐偶合得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藉此可测定痕量铜(Ⅱ)。在530nm波长处测量产物的吸光度,铜(Ⅱ)量在0 ̄28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3×10^6L·mol^-1·cm^-1,检出限为5.2×10^-10g/ml,已用于合成水样中痕量铜(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2.5次微分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钴和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连君 《化学试剂》1995,17(5):304-306,312
在0.01mol/LNHa·H2O+NH4Cl(pH=8.9)和2.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钴和镍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分别是-0.52V和-0.64V(88·SCE),峰电流与钻和镍的浓度分别在3.0×10-8~5.0×10-7mol/L和2.0×10-~42×10-7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该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和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周连君  郑庚修 《化学试剂》1997,19(2):89-91,97
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铜(Ⅱ)-N,N’-双(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Dbsal-o-PhdnH2)配合物产生灵敏的吸附波,波的峰电位是-0.38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2.0×10-8-8.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6×10-9mol/L,本方法用于检测水中的铜,回收率为97.5%~103%。  相似文献   

4.
方文焕  吴绍祖 《化学试剂》1997,19(4):227-229
研究了铜(Ⅱ)-硫氰酸铜-结晶紫灵敏显色反应和离心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分析条件。在λmax=598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4×105L·mol-1·cm-1,铜(Ⅱ)量在1.00~14.0μg/10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铁(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宗理 《化学世界》1999,40(2):101-104
报道了在曲通X-100存在下,含有0.10mol/L硫酸溶液中的铁(Ⅲ)与结晶紫和硫氰酸钾形成可溶性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6L·mol-1cm-1,本显色体系铁(Ⅲ)的浓度在0.008~0.092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率。本法可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铁(Ⅲ)。  相似文献   

6.
在酸性介质中Cu(Ⅱ)能阻抑试剂DApEM与V(Ⅴ)的显色反应。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速度常数2.91×10-3s-1,表观活化能为52.84kJ·mol-1。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微量Cu(Ⅱ)的动力学光度法。Cu(Ⅱ)含量在1.0~8.0μg·25mL-1范围内,与lgA0A呈良好线性,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7×105L·mol-1·cm-1,检出限1.34×10-10g·L-1,该方法用于人发样品中Cu的测定,RSD%为0.43%~0.45%,回收率为96%~99%。  相似文献   

7.
在pH4.0时,铜与标题试判形成1:1的配合物.作工曲线回归方程为Y=3.05×10(-3)+0.231X,相关系数r=0.9991,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12um处,摩尔吸光系数ε=2.03×105L·mol(-1)·cm(-1).用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8.
新显色剂2,6-二溴-4-乙氧基偶氮肿在1.5mol·L-1HClO4介质中,与Bi(Ⅲ)生成稳定的深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9um,摩尔吸光系数为9.67×104L·mol-1·cm-1,灵敏度高,常见离子允许量大。Bi(Ⅲ)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以试样空白为参比,直接吸光光度法测定铜及铜合金中的铋,方法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H2SO4介质中偶氮氯膦Ⅲ(CPAⅢ)与铬(Ⅵ)发生氧化褪色反应,该褪色反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nm=2.81×104L·mol-1·cm-1,Cr(Ⅵ)在0~8.0×10-4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土样中铬分析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试剂meso-四(3-氯-4-磺基苯)卟啉(m-ClTPPS4)与钯的显色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光度法测钯的方法。在适当条件下,Pd(Ⅱ)与m-ClTPPS4形成稳定的1∶1(M∶L)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1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9×105L·mol-1·cm-1。该方法应用于催化剂中痕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2.2’一联吡啶作活化剂,在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液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4.34×10 ̄(-11)g/ml,线性范围为0~16.0ngCu(Ⅱ)/ml。用于纯试剂中痕量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6.5%~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1.2%~4.2%。  相似文献   

12.
杜斌  赵宏宇 《陶瓷工程》1998,32(2):44-46
本文研究了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铁(Ⅱ)的显色反应,本文选择了700nm为测定波长,该波长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4mol·L^-1·cm^-1,铁量在0 ̄10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简便、灵敏、用于矿石微量铁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合成的新试剂5-Br-TAR为往前衍生试剂,首次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为对离子试剂。以含1×10(-2)mol·L(-1)的pH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和3.5×10(-4)mol·L(-1)的S.D.S.的甲醇-水(68:32,V/V)为流动相,在C(18)柱上,15min内分离测定了Co(Ⅱ)、Rh(Ⅲ)、Cr(Ⅵ)的5-Br-TAR配合物。当SNR=2时,检出限分别为0.49、0.32、0.44ppb。用于废水及电镀液中Co(Ⅱ)、Cr(Ⅵ)的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显色剂6-Me-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 ̄6.5范围内及乙醇存在下,Cu(Ⅱ)与6-Me-BTAEB形成一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6.00×10^4L·mol^-1·cm^-1,铜浓度在0 ̄25m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meso—四(4—磺酸基萘基)卟啉与痕量铜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建荣  陈静 《湖北化工》1996,13(3):61-63
研究了铜(Ⅱ)与meso-四(4-磺酸基萘基)卟啉的显色反应,在pH为2.85的HC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铜与TNPS4生成稳定的1:1型黄绿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18nm,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3.08×10^5·mol^-1·cm^-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对磷酸二氢钾中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n=6),检测限对1.0×10-6mol/1Cl-为15nmol/1,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在1.0×10-7-5.0×10-2mol/1之间,与电位滴定法对照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在TritonX-100存在下用2-QADN2,7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2-喹啉偶氮)-2,7-二羟萘,研究了本试剂与铜络合物的极谱特性。在pH9.60的缓冲溶液中,当有0.0025%TritonX-100存在时,Cu(Ⅱ)-2-QADN2,7络合物在-0.41V产生一灵敏示波极谱波,用此波检测痕量铜的下限为1.0×10-10mol/L。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稀氨水溶液介质中,过硫酸钾与溴甲酚紫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银(Ⅰ)催化而使吸光度降低。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在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下,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86×106L·mol-1·cm-1,检出限为9.82×10-10g·mL-1,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8μg·25.5mL-1。本方法已用于多种类型水样、高纯物质和生物物料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慧  李建平 《广西化工》1998,27(1):52-54,61
研究了0.1mol·L^-1的硫酸介质中,盐酸环丙沙星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盐酸环丙沙星浓度在3.3×10^-5 ̄7.3×10^-4mol·L^-1(0.012 ̄0.27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ε=1.85×10^3L·(mol·cm)^-1。测得络合物组成比为1:1。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片剂和胶囊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锗锑钼罗丹明B四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有机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华 《化学世界》1994,35(12):647-649
本文利用罗丹明B与锗锑钼杂多兰形成四元络合物溶于丙酮-丁酮体系水相光度法测定微量锗,其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0=7.82×10 ̄5L·mol ̄(-1)·cm ̄(-1),锗浓度在0~7ug/50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方法用于各类蔬菜中有机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