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里交换双层组织有经纬纱线和织物组织两个交换因子,在进行表里交换时,可以只交换经纬纱线或只交换织物组织,也可以经纬纱线与织物组织同时交换,还可以设计更多的织物组织和配置更多种类的经纬纱线在不同区域加以应用。文章主要探讨表里交换双层组织设计更多的织物组织和配置更多种类的经纬纱线在不同区域的交换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敏苏 《丝绸》1991,(3):17-18
分析了原料、经纬向组合、织物组织结构与经纬向密度对产品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织物织纹主要由织物组织决定,但织纹的清晰程度也受构成织物的主要元素的影响。论文针对不同织物经纬丝线结构配置、经纬丝交织紧密度配置、组织配置的织物,采用平面图示的视觉效果对比法进行评判讨论。结果表明:同捻向经纬丝线配置的织纹更为清晰;织物空隙率增大减弱了纹理清晰度;提花织物的纹地对比清晰度与基础组织及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4.
马海青  周翔 《印染》2001,27(10):8-10
运用Galuszynski的紧度模型,设计88种不同组织、不同经纬密度的棉织物,探讨表征织物组织结构的物理指标紧度与防皱整理前后织物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织物组织结构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经纱、纬纱排列参数已经确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识别了组织循环经纱数和纬纱单元上组织点的经纬性质 ,根据识别结果生成织物组织矩阵 ,并对组织标准矩阵进行校验以提高识别的可靠性 ,最后输出织物组织图 ,实现了织物组织结构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6.
织物镜面反射光分布曲线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较为接近实际的织物结构模型。结合织物组织结构因素对织物的镜面反射光分布曲线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明了织物组织、经纬密度、屈曲波高、纱线长短轴之比、纤维折射率以及入射角等因素都对镜面反射光的分布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志光 《丝绸》1992,(3):43-45
从织物组织、经纬条份、密度及线型结构、织物幅缩率等几方面讨论了重磅绉类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北美市场对电热毯的需求、不同规格腈纶电热毯的结构特点及风格要求,选择合适的经纬纱线,配以相应的织物组织设计和织造工艺及后整理工艺设计,生产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腈纶电热毯。  相似文献   

9.
文章为了探究导电织物组织结构及经纬密度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使用导电纱线分别制成平纹、斜纹、缎纹三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测试三种织物的导电性,并将测试结果转换为相同经纬密度下的电阻。试验结果表明:经密比纬密大时,纬向测得的平均电阻高于经向;交织点越多的面料其电阻值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从织物自身组织结构方面优化纯棉织物的折皱性,首先设计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并制备织物,利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测得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纯棉织物经、纬向和总折皱回复角与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包括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捻度、经纬向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各组织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折皱回复角实测值绝对误差不超过0.61°,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经纬纱捻度、线密度对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影响最大,可通过提高经纬纱捻度、降低经纬纱线密度来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皱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Y561织物透气量仪对14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精纺薄型毛织物进行透气性实验,并借助应用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薄型精纺毛织物的透气性不仅与纱线原料的吸湿性,经纬纱捻度、线密度有关,还与织物组织、经纬密有很大的关系,但薄型毛织物的厚度对透气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量条格织物的观察归类,从织物经纬组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条格织物,总结出其形成条格的形式,主要有光泽效果的条格织物、异收缩纱线形成的条格织物、强捻纱线形成的条格织物、纱线线密度差异形成的条格织物、色彩纱线形成的条格织物等。为了进一步掌握经纬组合型条格织物设计技巧,深入分析了这些织物经纬配置应注意的关键点、不同经纬组合与织物组织的配合方法等,对经纬组合型条格织物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复杂多臂织物组织设计,采用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适用于不同综片数、不同经纬循环数的计算机智能化设计方法,可将复杂图像直接应用于多臂织物组织的设计中。对用户自行选择的图像进行处理,转变为二值图像后确定织物的经纬循环数,根据多臂织物组织的穿综图、纹板图及组织图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设计的模型及算法,优化综片数(将综片数控制在22片之内),生成适合多臂机织造的上机图。将优化综片数前后的织物组织进行比较可知,图像基本一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孙茂生  陈超 《丝绸》1990,(5):43-45
本文从原料选择、经纬密度、经纬缩率、捻度、织物组织结构等几方面,对涤纶仿真丝顺纡绉织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获得佳丽丝全国涤纶仿真丝织物最佳效果奖的织物——“丝纬绉”的几个具体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5.
王晨 《丝绸》1992,(6):34-35,40
从分析原料、经纬组合、织物组织结构、织造工艺及后整理工艺等方面着手,研究和探讨设计仿真丝高泡类织物及其产品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织物经纬密、织物组织等对其导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10种织物,包括9种不同经纬密和织物组织的棉织物和1种Coolmax斜纹织物,介绍了每种织物的规格;采用条带芯吸法测试了各试样的经纬向芯吸高度,并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试样5不同测试宽度的芯吸高度;计算对比了经密均为200根/10cm的不同织物的透湿率。结果表明:棉织物导湿性随着经密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经纬密差值也影响其导湿性;3种基础组织的织物导湿性不同,其中斜纹织物导湿性最好,缎纹次之,平纹最差。认为: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明显高于棉织物。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机织物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经纬密度和织物组织的吸湿排汗机织物的性能,如吸水性、透气性、刚柔性及折皱回复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纬密度对织物毛细效应、折皱回复性及刚柔性无显著影响,对织物透气率有显著影响,经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有显著影响,纬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无显著影响;织物组织对织物吸水性、透气性及刚柔性有显著影响,对折皱回复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织物组织的识别主要依赖人工而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Tamura方向度纹理特征的织物组织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将Tamura纹理特征中的方向度、形态学运算以及高斯模糊有机结合,成功生成经纬组织点分布图以实现织物组织识别。通过计算织物组织图的Tamura方向度特征值提取了纹理信息,利用纹理信息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组织点分布。实验证明,针对具有较强纹理信息的织物组织,特别是经纬纱线颜色相近的织物,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真丝和涤纶织物透气透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莉  冯岑 《国外丝绸》2008,23(1):9-11
通过对真丝和涤纶两种织物的透气、透湿性比较,就不同原料与规格的织物透气透湿性之间的量化差异,探讨了织物厚度、总紧度、织物组织、纱线线密度及经纬密度等织物参数对织物透气、透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超 《四川丝绸》2001,(4):19-22
从经纬组合、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等方面阐述了薄型全真丝弹性织物“桑弹绉”的设计思路,并推荐了适应于捻丝型薄型全真丝纬向弹性织物的纬组合、织物组织等工艺,证明利用全真丝强捻丝生产薄型全真丝弹性织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