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斑岩铜矿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铜矿类型,成带分布、成群出现。中条山是国内少有的铜矿集中区之一,铜矿峪铜矿是典型的斑岩铜矿,其外围找矿研究程度低,具有与铜矿峪矿床类似的物探、化探异常模式,有发现新的隐伏铜矿的可能。隐伏矿床发现与勘察需要时间长,应尽早开展铜矿峪外围找矿研究,以满足中条山铜矿基地对铜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汤山金矿是江苏省发现的唯一一个小型微细浸染型独立金矿床。基于汤山金矿区1∶〖KG-*2〗20万、1∶〖KG-*2〗5万自然重砂建库数据,结合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特征,选择褐铁矿、黄铁矿、砷矿物(雄黄、雌黄、毒砂)、辰砂、自然银、铅矿物(自然铅、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孔雀石)、重晶石等作为主要标型矿物,通过ZSAPS20软件,应用GIS平台,圈定自然重砂组合异常。通过异常特征剖析发现,黄铁矿和褐铁矿为汤山金矿直接指示矿物,自然金、闪锌矿、辰砂、毒砂、重晶石为汤山金矿次一级指示矿物。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找矿标志,建立汤山金矿地质—自然重砂找矿标志,为深入评价汤山金矿找矿潜力提供自然重砂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铜矿峪外围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荣  席增仁 《有色矿山》2003,32(4):12-13,37
斑岩铜矿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铜矿类型,成带分布、成群出现。中条山是国内少有的铜矿集中区之一。铜矿峪铜矿是典型的斑岩铜矿,其外围找矿研究程度低,具有与铜矿峪矿床类似的物探、化探异常模式,有发现新的隐伏铜矿的可能。隐伏矿床发现与勘察需要时间长,应尽早开展铜矿峪外围找矿研究。以满足中条山铜矿基地对铜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湖北省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简要介绍在自然重砂数据库系统(ZSAPS2. 0)平台下自然重砂矿物异常上下限的确定及异常的圈定方法.以铜族矿物为例描述自然重砂铜族矿物在湖北省的分布特征,举例论述自然重砂异常和地质构造的关系,选取鄂东南一个已知铜-铁-金等多金属成矿区带,简述其自然重砂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及航磁异常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开展自然重砂成果资料应用研究,指导矿产资源进一步勘查与评价的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5.
锡石自然重砂测量对寻找锡矿有利。利用已有自然重砂测量数据,可知区内主要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是锡石+钨族矿物+铅族矿物+黄铁矿+磁铁矿等,对比腾冲梁河地区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与自然重砂矿物的组合特征,总结出自然重砂组合对锡矿体的响应程度,自然重砂异常与矿床有极好的相关性;分析了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蕴含的矿床成因类型信息,有利于判定锡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温度,便于快速锁定有效的找矿模型;结合岩浆岩、地层和构造等地质因素,以及地形和水系特征,在该地区圈定出自然重砂异常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提出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川西高原甘孜-阿坝一带的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稀有金属原料基地。本文选择可尔因矿区以西约50 km的壤塘县蒲西乡斯跃武地区,在165 km2范围内开展1:5万自然重砂测量,采集121件自然重砂样品,查明工作区内有锂辉石、黑稀金矿、(铁)铌钽锰矿、锡石、白钨矿、电气石等26种自然重砂矿物;查明Li元素主要赋存于锂辉石中,Nb、Ta元素主要赋存于铌钽锰矿、黑稀金矿中;圈定单矿物重砂异常27个;圈定Li-Nb-Ta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有利区块2处。重砂法在川西高原深切割地区寻找以锂辉石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沙矿山研究院和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合作,历时三年,对铜矿峪矿5号矿体进行了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单漏斗放矿模型实验、最优放矿控制计算机数值模拟、铜矿峪矿矿块崩落法放矿模型实验,侧重研究了放矿过程中矿岩的移动规律。铜矿峪矿的矿床属斑岩型铜矿,有多个  相似文献   

8.
贺洋  徐韬  文辉 《资源与产业》2015,17(2):22-27
措莫隆锡多金属矿是川西高原最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区内自然重砂矿物分布特征明显,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与三叠系图姆沟组、曲嘎寺组及党恩组等矿源层、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等含锡花岗岩体及控矿、容矿构造都有成因上的联系,与Sn、Pb、Zn、Ag等化探异常及化探综合异常相吻合,并与已知锡矿床(点)有极好的响应。锡石、白铅矿、方铅矿作为该区自然重砂特征组合矿物,其组合异常可作为重要预测因子参与区内锡矿最小预测区的圈定,重砂异常对该区及邻区的锡矿找矿预测及勘查具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胡家峪铜矿为一中型地下矿山,下辖南和沟、桐木沟、老宝滩三个生产系统相互独立的坑口,年产矿石量50万t左右。胡家峪铜矿为细脉浸染型铜矿床,矿体倾斜中厚,采矿方法以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为主(占95%)。在胡家峪矿的采矿设计及施工中,经常遇到一些结构岩层,这些结构岩层对矿山开采,尤其是采掘工程影响很大。在胡家峪矿,断层对采掘工程的影响尤为显著。以下介绍胡家峪矿在采掘工程中含断层岩层的施工技术。1断层的影响胡家峪矿三个坑口断层产状和矿体产状平行或斜交,展市干矿体顶底盘及矿体中。在采掘过程中,断层…  相似文献   

10.
铬铁矿自然重砂及其组合对超基性岩型铬铁矿床具有良好的响应,而青藏高原有多条蛇绿岩带,其中发育有大量超基性岩体,自然重砂及其矿物组合是否能够反映其铬铁矿的成矿信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区域已有资料,对西藏丁青一带铬铁矿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分布规律及与相关矿床点的响应程度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其中蕴含的成矿作用信息。已有研究表明,超基性岩型铬铁矿的自然重砂标志矿物组合为铬铁矿+铬尖晶石。西藏丁青一带铬铁矿自然重砂异常主要集中分布在结合带及其两边,与结合带超基性岩具有密切依存关系,其高值点与铬铁矿床(点)响应程度较高。这些特征及规律对于今后铬铁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湖北省自然重砂数据及异常与区域金矿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湖北省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的处理和研究,论述金矿物自然重砂及其异常的分布特征,探讨自然重砂异常点和地质构造的关系。依据金矿物自然重砂异常,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推测湖北省内最值得重视的找金矿远景区有竹溪-兵营异常区南东段、鸦鹊岭-松滋异常带、宣化店-河口金异常带、大崎山异常带、上巴河-梅川异常带南东段、通城-方山异常区中段等。开展自然重砂成果资料应用研究,能为地质找矿及地质构造等研究提供自然重砂信息。  相似文献   

12.
统计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典型金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得出斑岩型、矽卡型、造山型和热液型的金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其中金自然重砂分布广泛,主要受地形特征和水系分布制约,具有一定的区带性特征,可以划分为12个异常集中区;多分布于隐伏断裂附近,且与金矿床响应具极好的相关性;自然金、黄铁矿、辰砂和白钨矿等矿物对金矿响应程度较高。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重砂矿物组合存在差异,斑岩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锆石—金红石,矽卡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石榴子石—磷灰石,造山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热液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综合研究认为,重砂异常对矿产地存在指示作用,重砂矿物的标型组合可以体现出特定成因金矿床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3.
重砂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找矿方法,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以秦巴地区金矿为背景,收集大量原生金矿床、砂金矿床和金矿物自然重砂等资料的基础上,从砂金矿床金粒特征、岩金矿金粒特征、自然重砂金矿物特征几个方面对含金矿物种类、自然金粒大小、成色、结构构造等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现代物理及化学搬运、沉淀机理,深入剖析水动力情况下水的流速与岩屑或自然金粒粒径的关系,氧化环境或氯离子存在的溶液中金的络合物形成、分解、沉淀的过程,对金矿物异常与含金地质体(金矿床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划分了金矿物异常种类,为预测金矿产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最直接手段,在实践中能够有效揭示找矿线索。吉林省开山屯铬铁矿床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通过对与基性—超基性岩密切相关的开山屯铬铁矿床的标型矿物,即铬铁矿、黄铁矿、自然金、辰砂等自然重砂矿物的统计分析,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组合特征,全面展示了开山屯铬铁矿床自然重砂矿物异常的规律性。并结合该矿床化探异常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铬铁矿重砂异常的矿致性质以及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同时建立起开山屯铬铁矿床的重砂找矿模式,并对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是宁夏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多年来,大量的地质普查工作发现了30多个金、铜、铁等矿(化)点,但由于工作手段单一、地质构造情况复杂等因素,一直未能有大的找矿突破。以宁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自然重砂资料研究为基础,将卫宁北山地区的金、铜、铅等单矿物(或组合矿物)重砂异常进行叠加,根据其套合情况,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关的地质矿产信息,编制了卫宁北山地区自然重砂综合异常图,并对其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然重砂及其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源区岩性体信息,为找矿勘查提供了丰富的矿源信息。已有地质勘查及研究主要集中在金、钨锡矿等,而对铜铅锌矿等其他矿种研究较少。针对铜铅锌矿种及其不同成因的矿床开展研究,通过普朗地区自然重砂矿物的类型及分布特点开展综合对比研究,挖掘其所蕴含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信息及找矿意义。普朗地区自然重砂矿物及其组合成片集中分布,其异常对已知区内铜多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响应,体现出铜多金属成矿模式及成矿作用特点,反映具有成因意义的成矿作用信息,对区域矿产勘查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砾岩型金矿是金矿床类型中一种重要的类型。不同类型金矿床对应于不同的金赋存状态,为从自然重砂金矿物异常角度寻找金矿床提供了可能。总结了鲁东地区自然重砂金矿物异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金矿物异常具有呈群、带分布的特点,大多数金矿物异常均与地层、侵入岩及金矿床(点)关系密切。对胶州市孝源店子地区的自然重砂金矿物异常进行查证发现,该异常的产生与杜村组砾岩中含金有关,指示胶莱盆地东南部可能存在砾岩型金矿。莱阳群砾岩层是胶莱盆地砾岩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后山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物探、化探异常分析,认为后山铜矿区与邻近的铜矿峪铜矿床属同一地质成矿带,具有与铜矿峪铜矿类似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含矿层位、构造、斑岩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对工程揭露的矿体赋存部位、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特征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寻找隐伏矿的思路,对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