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建明 《工业计量》2011,21(6):5-7,33
针对热量表耐久性试验中的能耗问题,基于理论计算的方法对耐久性试验装置运行时能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串联不同批次数量热量表时,耐久性试验装置的耗能及其对应每一批次热量表的均耗能量,比较了串联批次数量不同时每一批次耗能量的大小;同时,分析了水源保温在热量表耐久性试验中的能耗问题.结果表明,影响热量表耐久性试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耐久性是热量表所有质量属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热量表存在的长期可靠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耐久性试验装置实现热量表的4000次冷热循环冲击试验方法。能更好地模拟热量表现场工况,对热量表的耐久性分析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为我国热量表耐久性试验研究提供检测手段,为解决热量表使用中存在的长期可靠性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朱江 《中国计量》2014,(9):102-103
正一、装置的设计原理根据CJ128-2007《热量表》行业标准、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和CJ/T188-2004《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相关标准和检定规程中对温度传感器耐久性试验的要求,将配对温度传感器缓慢(1min至3min)插入已达上限温度的热量表温度传感器面耐久性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试验装置")中,并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的时间,然后(一般5min)再将温度传感器缓慢(1min至3min)插入已达下限温度的试验装置中,并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的时间,最后缓慢  相似文献   

4.
为了节能环保,保证热量表的长期使用质量,本文比较了热量表常温磨损和高温磨损的差异,通过大量的耐久性试验,指出热量表在型式评价过程中必须进行高温耐久性试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供热计量改革的进行,我国热量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热量表耐久性试验和国外试验条件仍有差距,产品耐用性一直是供热与用热贸易双方质疑的焦点。2014年,中国计量协会热量表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历时10个月的2400h+300h热量表耐久性试验,是热量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中国测试》2020,(1):93-98
热量表作为热计量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量值的准确度至关重要,耐久性试验是检验热量表长期运行可靠性的主要方法。设计并研制一套新型热量表耐久性试验装置,装置采用双供水系统与双试验管路的组合设计,实现4 000次交变式加速磨损试验,磨损强度达到相关欧洲标准要求。此外,通过结构化功能模块设计,使该装置还可进行2 400 h与300 h耐久性试验,满足不同试验需求。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新装置不仅达到国际上对热量表耐久性试验磨损强度的新要求,还为新的热量表型式评价方法的推广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6年,热量表工作委员会发起的耐久性试验项目已进入第三阶段,其中山东省计量院热量表型式评价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的热量表耐久性实验装置,将完成2400h和4000次冲击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耐久性试验装置的基本情况,以及可服务的领域。该设备的投入和建立为提高国产热量表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在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的基础上,按照JJF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和JJF1016-2009《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要求,制定了《IC卡热量表的型式评价大纲》。本文主要对与JJG225-2001中不同之处和增加的型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进行说明。一、IC卡热量表与普通热量表的异同1.相同的热量计算原理为热量值由流经热量表  相似文献   

9.
杨焕诚 《计量学报》2019,40(6):1037-1042
针对热量表检定过程中多点采集高温端温度值及温度循环控制采集的特点,研制了智能置换式恒温水槽及测温的应用系统。通过设置一组水箱以及电控组件,保证高温水恒温槽中水的温度点的快速切换,满足快速检定热量表的要求。给出了智能置换式恒温槽设计原理和方法及控制系统的实际作业指导,该系统利用自制的数控技术,以基准槽为测量主体,辅助槽预制恒温介质,中转槽搭建了置换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及测量系统满足JJG 225-2001《热能表》及其修订版、GB/32224-2015《热量表》、JJF 1030-2010《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和JJF(蒙)033-2018《置换式恒温槽校准规范》的要求,可以实现热量表检定过程中温度快速测量,提高检定效率约1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供热改革的不断推进,热计量在全国各地逐步深入,热量表在供热计量领域的安装、使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热量表的耐久性问题受到各方关注。试验过程中,耐久性试验持续时间、试验温度、流量条件、试验环境等各种具体要求应予以明确,以确  相似文献   

11.
热量表作为热计量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必须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和长期可靠性。国产热量表投入市场后质量问题频出,部分已被进口产品取代。国产表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最终都归结于长期稳定性不好。反映到试验测试上,即为耐久性测试试验,该试验也是国产热量表与欧洲产品标准在技术要求上最大、最重要的差别项目。本试验针对国产热量表建立基于4000次变温度试验的研究,与2400 h+300 h试验方式进行比较,实现国产表耐久性评估的完善与延续,在国内首次实现对热量表长期应用性实验室条件下的全面技术评估,提升我国热量表产品质量水平,推动热量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实验方案根据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和流动干扰因素,本实验主要模拟速度剖面的扭曲和漩涡两种特殊流速场不规则性对热量表流量传感器准确度的影响。我们随机抽取不同厂家的多只热量表,分别进行流量扰动试验。试验方案如下:试验的环境条件、试验装置和试验水温按照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试验流量:在以下3种流量范围内选择一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治理愈加重视,以及"分户计量、按表结算"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推行,各单位对民用流量计量仪表的寿命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建立一套温度和流量冲击试验装置,满足欧盟标准EN1434-4:2015对热量表2 400 h基本耐久性试验+300 h附加耐久性试验和4 000次循环冲击试验、国际建议OMIL R49-2:2013、国际标准ISO4064-3:2005和国家标准GB/T 778. 3—2007对冷水水表以及热水水表连续流量试验和断续流量试验,以涵盖三大民用流量计量仪表寿命可靠性进行综合性能的试验和评价,为民用流量计量仪表的产品改进和开发提供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一、热量表测量热量的测量模型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和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128-2007《热量表》都给出了热量表热量积算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Q=∫t0qm×Δh×dt(1)式中:Q——热量,k J;qm——流经热量表的载热液体的质量流量,kg/s;Δh——热交换回路中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对应的载热液体的比焓值差,k J/kg;t——时间,s。对于测量体积流量的热量表来说,其质量流量是  相似文献   

15.
热能表型式评价依据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中的附录A,用于计量管理机构对热能表进行定型鉴定及样机试验,与JJG225-2001中用于检定的正文部分以及行业标准CJ128-2007《热量表》相比,在方法和要求上各有不同.为了提高生产企业对型式评价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热能表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将型式评价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JJG 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自2002年03月01日起实施,是现行有效版本。经过12年的实践应用,《规程》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JJG 225-2010《热量表》检定规程(讨论稿)(以下简称《讨论稿》)尚未正式发布实施。结合大量的热量表检定工作,本文对《规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比《讨论稿》,提出一些见解。1通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中,已将新竣工建筑必须安装供热计量装置,以及供热企业和终端用户间的热量结算应以热量表作为结算依据列入强制性条款.由此可见,热量表在以供热计量为中心的供热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当前热量表市场已形成产品的主要类型是机械式热量表、电磁式热量表、超声波式热量表,现就这3种热量表从技术层面上作一些概述、比对、分析,希望有助于推动供热体制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装置研制的技术依据JJGl64—2000((液体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JJG643-2003《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JJG686—2006((热水表》检定规程、《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新水流量校准装置》、OIMLR75-2001《热量表》、欧洲标准EN1434-2007《热量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5个方面出发分析了热量表生产与应用过程中产业计量研究的必要性,同时从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出发,以产业计量的思维,从流量测量、温度测量、耐久性与寿命评价、电磁兼容与环境几个方面,系统分析热量表产业的计量测试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0.
罗明 《硅谷》2012,(7):56-57
根据标准GB/T3667.1-2005《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中关于耐久性试验的要求,设计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容器耐久性试验系统,从系统的总体构成开始分别介绍其硬件结构组成和软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