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于静态优先级实时系统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描述了算法实现和任务集合可调度性判定公式的推导,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特点,阐述了抢占阈值调度是静态优先级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中调度算法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2.
原型化方法是需求检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基于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的需求描述模型RTRSM,给出了一种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原型化检测方法,同时将这种方法与组件库相结合,动态调用组件,从而提高原型化检测方法的可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自动售货机软件体系结构中软件各组件间关系复杂、组件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基础上,转向AOP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自动售货机实时系统软件开发领域的可复用、分层的面向方面软件实现框架R-AoSAS,该架构使得功能组件模块和非功能组件模块分离,为了实现功能组件和非功能组件的绑定或组合,该框架通过调用方面的Join Point作为它们之间的接口。在应用该框架进行实时系统软件开发时,对于定时服务、任务创建和任务调度等非功能约束的实现可以交给R-AoSAS框架核心控制层提供的时间管理模型和任务调度模型去完成,从而在软件产品层面上提高系统软件开发的质量和软件的复用性。为了验证R-AoSAS的性能,将该框架应用于金钱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该系统的应用中充分体现了该框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可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在验证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实验验证和数学模型假设中存在的错误,保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对所建模型的每个组件进行了可生存性分析,从而减小了模型的复杂度,进一步提出了模型故障概率函数,并结合马尔科夫链模型的特点建立了验证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嵌入式实时系统故障概率密度分布函数,逐个修复或排除高发生率的故障,从而达到增强嵌入式实时系统可生存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Service的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于WebService组件的工业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论述,详细讨论了WebService中控制逻辑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一种分布式实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分布式实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分布式实时系统的通用框架,首先提出由事件总线和数据访问总线组成具有开放结构的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参考模型,然后详细讨论了事件总线和数据访问总线的组成成分,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最后,研究了支持平台的单一映象编程模型,实时QoS的支持,提供主动服务机制,灵活开放的系统结构等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祝义  黄志球  曹子宁  周航  刘亚萍 《软件学报》2010,21(11):2738-2751
使用LOTOS描述实时系统需求规约,通过建立LOTOS规约到UML-RT模型的模型转换,提出一种基于形式化规约生成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时软件建模。利用这种方法建立的UML-RT模型,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实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实时系统中基于检验点检测的电压分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实时特性、高度的系统可靠性和低系统能耗对综合考虑系统的容错和节能提出了要求.研究了嵌入式实时系统巾如何达到上述三大日标的非周期任务调度和电压分配问题.在基于检验点容错技术的可调度性检测基础卜,提出了对于系统非周期任务的基于调度性检测的电压分配算法CST-VA,该算法在保证任务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节省了系统的能耗.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电压分配算法更适合于嵌入式实时系统.  相似文献   

10.
工业控制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的重要领域,Linux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利用Linux系统来具体实现一个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同时,所讨论的实时系统的研究,为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支持多种实时调度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产品线体系结构需要支持多种变化性以满足其内部成员特性,因而是重要又复杂的软件产品线子系统。本文通过分析产品线体系结构的vADL规约,充分考虑产品线体系结构变化性对其复杂性度量的影响,生成产品线体系结构信息流图PLA—IFG,基于PLA—IFG,实现自动化度量产品线体系结构复杂性,提出了支持变化性的产品线体系结构复杂性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P2P技术能够在高校远程教育中等到更好的应用,提出了完全对称结构的P2P体系结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传统的主从结构的P2P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包括性能上的瓶颈和管理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全对称结构的P2P体系结构,并设计和构建主从结构的P2P体系结构和完全对称结构的P2P体系结构算法模型.在建立算法模型后,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测试.通过效果对比,验证了完全对称的P2P体系结构不仅进一步提高资源搜索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还能大幅度提高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更重要是能让远程教育系统的处理能力进行线性扩展.  相似文献   

13.
Scalability of a multiprocessor architecture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manag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latency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processors.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latency can be minimized by reducing the distance traversed by a message in terms of number of nodes and wire lengths. Scalability of a DSM architecture also depends on the scalability of the coherency protocol and the associated directory storage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DSM architecture based on a fat tre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with augmented switching node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is CC-NUMA, but supports several important features of COMA architectures. The scalability of this architecture is enhanced by integrating routing and cache coherency operations, which helps in improving locality by trapping requests locally. Scalability of a DSM architecture is defined and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asymptotic speedup of an algorithm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processors.  相似文献   

14.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软件体系结构作为软件的整体结构,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除了包括由构件、连接件和约束构成的软件结构之外,软件体系结构还应包括软件完成的业务、执行业务的组织、组织的位置、运行软件所需的信息和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软件体系结构对软件性能和质量的影响是致命的,它与具体的开发过程紧密相关。文章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基于此概念,说明了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开发过程,并结合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过程的关系说明了软件体系结构对软件质量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构架下的ERP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软件架构方法--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理念及其特点,并对面向服务架构的ERP和面向对象架构的ERP分别在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上作比较,最后选取SAP公司的NetWeaver和ESA产品设计理念作为案例,进一步阐述了SOA思想在ERP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软件构架作为系统开发的蓝图,已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软件开发实践中,许多项目更为关注的是软件构架的设计,而忽略了软件构架的描述。事实上软件构架的详细精确描述是成功开发软件的根本保证。文中以UML为构架描述语言,引用IEEE 1471标准中Viewpoint的概念,提出了基于3大Viewpoint的软件构架描述方法。基于Viewpoint的软件构架描述方法有助于开发人员在大型项目开发中从更高层次把握系统构架,从而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Web Services体系结构,阐述了其中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一个Web Services平台的抽象体系结构,然后介绍了采用分层设计和插件式服务的方法所设计的WSP的软件体系结构,并讨论了与”层体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路由器在软件上是一个整体,且软件不易扩展和升级。另外IPv4过渡到IPv6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如何保证路由器的安全也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路由器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文中首先阐述了安全路由器的设计原则,然后研究了基于插件的安全路由器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该框架结构所运用的双协议栈结构和IPSec,最后给出了运用该安全路由器构建虚拟专用网的一个实例。该安全路由器结构对构建一个安全的Internet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建筑的L系统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问题日益成为计算机和建筑学科的研究重点,但其结构巧妙、类型丰富,且建模工程耗时等,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的数字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并抽取建筑特征,建立了古建筑L系统构件模型库及构件特征库,利用虚拟装配过程控制创建真实、精确的虚拟古建筑3D模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建模精确、生成快速等优点,可对中国古代建筑遗产进行有效的数字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