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配型煤炼焦工艺可以提高焦炭质量,减少优质炼焦煤用量。结合杭钢焦化厂实际情况。提出了比新日铁配型煤工艺更为简单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先佑  祝永强  舒文东 《四川冶金》2013,35(1):36-40,69
在炼焦煤资源日益紧张,焦炭质量与优质炼焦煤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的背景下,攀钢为了提高焦炭质量、扩大炼焦煤源而开展了配型煤炼焦试验,通过配型煤小焦炉试验表明:配型煤炼焦的型煤适合配比为30%。通过小焦炉试验和工业试验表明:配型煤炼焦可使焦炭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焦炭的M40可提高0.6~7.2个百分点,M10可改善1.1~3.8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提高2.15~6.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配型煤炼焦生产工业试验,总结出了影响配型煤炼焦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型煤生产发展思路入手,对其生产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展型煤生产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可在提升我国能源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钠粘合剂制型煤项目成功 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于2010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的自行研制腐植酸钠粘合剂制型煤生产煤气技改项目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腐植酸钠粘合剂制型煤生产煤气项目投入生产后,腐植酸钠粘合剂对比纸浆粘合剂加工费降低25元/t,型煤改型后年降成本1575万元。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煤料水分、焦油渣配量、型煤生球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对不同煤种所制型煤强度的影响。对抗压强度相对较高的气煤配入焦炉生产产生的固废后进行了型煤强度变化的试验;同时对不同比例型煤配入后的焦炭质量的变化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八钢以艾维尔沟煤为基础的配煤结构,型煤配入可明显增加入炉煤堆密度,增加焦炭产量,同时改善焦炭质量,也为型煤工艺的确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型煤是指把煤末压制成各种特殊形状,具有一定强度的煤团。在国外,层燃工业炉普遍燃烧型煤。例如:1980年西德生产褐煤1.4亿吨,其中竞有一半是成型燃烧的,工业锅炉百分之八十使用型煤。烧工业型煤比统煤可大大提高热效率,并且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1982年11月到12月在北京力学研究所的开封锅炉厂生产的RZL-250-10/150型热水供暖锅炉上试烧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研制的工业型煤。在型煤与统煤的对比性试验中,表明热效率提高11.77%,节煤可达17.2%,而烟尘排放量减少了一半。使用工业型煤,设备不需要改造,具备投资  相似文献   

8.
金邦新  富童心 《冶金能源》1989,8(6):16-19,34
以焦油渣作剂生产工业型煤,是资源条件和环保要求所确定的一个合理选择。鞍山热能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型煤生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成效的科研成果。本文介绍的是该所为齐齐哈尔钢厂利用该厂烟煤冷煤气站回收的焦油渣作粘结剂,年产锅(?)型煤2万吨的工厂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设计中选取的工艺流程合理、投资省、见效快,是可以推广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薛城焦化厂采用高效复合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利用煤焦副产品生产型煤,通过合理控制原料配比、煤粉粒度、混料、成型压力等工艺因素,使生产的焦油渣型煤成型率高,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明显,实现了副产品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迄今,高炉炼铁流程的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致命弱点是对优质焦炭的依赖性。优质焦炭必须依赖优质炼焦煤,而炼焦煤资源相对紧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炼焦方面开展了一些开发研究,寻求减少使用粘结性炼焦煤的途径。现有炼焦工艺的改进技术包括:型煤炼焦工艺、配煤调湿技术、干熄焦技术、巨型单室焦炉、无回收焦炉、焦炉大型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焦油渣作粘结剂丛产型煤用于锅炉已有6年的历史,节能,环保效果明显,在齐钢年产2万t型煤厂生产工艺过程中加入SP添加剂,生产的100t型煤,其热态性质得到改善,这种型煤以25%~30%的比例加入AД-13煤气发生炉进行了周掺烧试验,文中叙述了型煤制备,掺烧试验的结果及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意见。这一技术的实施是利用煤气发生站大量筛下粉煤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C配方粘结剂将长焰煤的剩余末煤加工成气化型煤,粘结剂添加量为6%~9%.开发出的气化型煤具有冷热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反应活性好,能够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两段煤气发生炉使用要求.经在煤气发生炉上20t的工业掺烧试验,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刘洋  李东涛  马超  赵鹏  何亚斌  徐荣广 《钢铁》2019,54(3):29-34
 为了提高焦炭强度及粒度,利用40 kg试验焦炉研究了不同沥青添加方式(型煤中添加或直接添加)以及不同沥青添加比例对配煤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沥青按照6%的比例配入型煤,随着型煤配比的逐步增加,焦炭的强度和粒度均明显改善,且与沥青比例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当配入30%比例的型煤时,型煤中沥青的配比与焦炭质量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直接配加1.8%沥青比将同比例沥青加入型煤可得到冷强度和粒度组成更优的焦炭,但焦炭的热强度稍差。  相似文献   

14.
钱晖  周渝生  杨俊和  张琢 《钢铁》2012,47(10):24-26
 以甲基纤维素(MC)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通过系列试验考察了型煤的落下强度、快速热解后半焦的机械强度、半焦与CO2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等各项指标。经与块煤对比,型煤所形成的半焦颗粒较大,但型煤半焦与CO2反应后的强度不如块煤。型煤中配入炼焦用强粘煤后可以显著改善型煤的热性能,使其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块煤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以纤维素为粘结剂的型煤可用作COREX燃料,从而为改善COREX燃料条件、拓宽COREX可用资源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荣涛  唐惠庆  范楷  孙艳军 《钢铁》2020,55(5):10-19
 高炉炼铁是主要的铁水生产工艺,低焦比炼铁一直是高炉节能的重要指标。研究了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在高炉中的应用,以达到节约焦炭的目的。利用超细氧化铁粉和非焦煤煤粉为原料在管式加热炉中通过直接还原制备了碳质量分数为15.6%的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在模拟高炉环境的条件下,考察了团块质量变化、团块部分反应后抗碎强度变化和团块微观结构变化;利用自制的热重装置考察了团块内碳的气化动力学;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结合高炉数学模型,对利用高含碳金属化团块实现高炉炼铁节约焦炭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炉环境下,团块部分反应后抗碎强度可以保持在1 200 N/个以上,团块的反应主要为碳溶损反应,且团块有较高的CO2反应性。对2 500 m3高炉的模拟结果表明,在高炉的含铁炉料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高含碳金属化团块,生产率可以提高419 t/d,生产1 t铁水可以节约焦炭11.3 kg,且高炉的操作参数不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焦油渣作为粘结剂生产型煤炼焦的工艺流程,对工艺中配比可控化、自动除铁系统、联锁控制系统、专用回收装置、间接蒸汽加热等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焦油渣配置型煤炼焦具备工业化条件,不但对焦炭质量基本无影响,同时还能创造一定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炉使用含碳复合炉料的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储满生  赵伟  柳政根  王宏涛  唐珏 《钢铁》2015,50(3):9-18
 高炉炼铁正朝着高产、低污染、低能耗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括高炉使用含碳复合炉料等一些革新的炼铁技术已经被提出或实际应用。铁焦、热压含碳球团是将铁矿粉和煤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的新型含碳复合炉料。研究结果指出,含碳复合炉料相比于传统的高炉炉料(烧结矿和球团矿)具有高温强度高、还原性能好以及原料适应性强等优势。阐明了高炉使用含碳复合炉料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铁焦制备的工艺流程及应用情况,重点进行了热压含碳球团制备工艺流程、冷态冶金性能、高温冶金性能、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等试验研究,最后利用多流体高炉数学模型对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操作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高炉使用一定量的含碳复合炉料可以降低热空区温度,增加产量,降低焦比,高炉热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操作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张磊  张智  杨有洪 《钢铁研究》2007,35(2):11-14
针对硅锰合金粉料添加富锰矿粉不易成型和成品块强度低等问题,采用新型添加剂进行压块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添加剂配比.讨论了添加富锰矿粉在冶炼过程中能起护炉和脱硫、磷作用以及易合金化的机理.指出这是在低成本条件下合理利用硅锰合金粉料、富锰矿粉及其它类似二次资源的1个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煤压机压制的无黏结剂型煤块进行炼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型煤配量从0到10%、15%、再到20%,焦炭冷热态指标整体呈改善趋势。当型煤配量达到20%时,与型煤配量为0时相比,焦炭的M30改善2.8%、M10改善2.5%,入炉煤多装约3%。在保持焦炭强度不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配用型煤减少价格高的主焦煤配量,达到降低配煤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付东升 《有色矿冶》2011,27(2):47-48
介绍了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配烧型煤带来的生产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通过多次氮气封实验后,对煤气发生炉的相关设备和管路设施进行了必要性的改造,解决了加料部位和放散管跑冒煤气的现象,该项氮气封技术改造不仅解决了煤气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