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湿热地区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湿热地区典型城市武汉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室内平均热感觉和室内操作温度回归曲线的基础上,利用武汉地区全年标准气象数据模拟计算得出建筑室内热舒适率;结合当地实际构造情况,运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窗墙比、窗户类型、外墙构造、屋顶构造、建筑朝向5种建筑方法不同组合作用下室内热舒适率的变化情况。最终给出湿热地区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将为该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少亮 《建筑技术》2021,52(4):396-399
以常见的高层住宅为典型模型,应用Flixo软件分析超低能耗建筑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线性热桥方面与我国现有节能建筑的差异,研究两类建筑各部位的线性热桥值及线性热桥对围护结构热工的影响程度.结果 表明线性热桥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影响极大,且线性热桥对传统建筑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远大于超低能耗建筑;传统建筑中凸窗挑板线陛热桥附加占比最大,其次为窗间墙;超低能耗建筑中窗间墙线性热桥附加占比最大,其次为设备平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情况,采用长期监测、短期测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农村建筑的热环境状况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建筑自然通风状态下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状态较恶劣,且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但农村居民主观上对室内热环境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农村地区室内热环境舒适评价条件应有别于城镇建筑。利用相关热环境分析工具分析了各典型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发现提升外墙、屋面和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室内热环境改善效果显著,此外,双层通风墙、通风屋面以及水平遮阳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围护结构隔热设计中所提出的室内热环境控制条件,对制定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规范基础上,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把由外墙、窗、门、屋顶等所构成的建筑外围护结构视为将大气环境分隔成室内热环境与室外热环境并具有隔热与保温性能的热工界面系统,并继承、发展、创新和完善,提出了确定“墙(屋顶)和窗(门)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甘南藏区院落式阳光间使用时段的热性能,在对院落式阳光间使用时段内热环境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典型院落式阳光间进行实测与模拟,发现影响院落式阳光间冬季使用时段热性能的因素敏感度为:顶部材质>窗体材料>进深>南向窗墙比>高度>建筑朝向>东西墙传热系数.并以此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墙内、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住宅中的作用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的热环境 ,是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在严冬 ,保温不好的室内人体会感到寒冷 ;在盛夏 ,隔热不良的室内人体会感到酷热。节能建筑是改善室内热环境最根本的方法。为了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 ,除采用高效节能、便于调控和计量的采暖和空调外 ,还要加强维护结构 (包括外墙、屋顶、门窗和地面 )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以及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以降低采暖和空调负荷。在墙体与楼地面满足建筑节能标准符合节能要求的采暖居住建筑中 ,其屋顶的保温能力 (用传热阻表示 ,传热…  相似文献   

7.
陶然  钱晓倩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10):101-102
通过引入柱墙比的概念及关联窗墙比,在不同的节能要求与不同的热桥处理方式的条件下,对典型建筑立面单元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控制值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分析指出了对于节能65%或更高要求时,现行规范对于外墙传热系数控制指标设定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将其与窗墙比相关联的设定理念。  相似文献   

8.
赵学义  黄海 《建筑节能》2013,(6):40-43,61
主要探讨了建筑外墙绿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选择夏热冬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亚某办公楼西向房间作为实验测试对象,进行夏季室内外热湿环境测试,并对人体热感觉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评价。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外墙绿化前后室内热湿环境的变化,找出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域气候的影响下,有外墙绿化的房间,夏季室内昼夜平均温度降低3~6℃,昼夜平均相对湿度差值减小10%~20%,外墙绿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拉萨2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室温能够满足要求.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外墙保温性能、外窗热工性能及建筑窗墙面积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影响,分析了最冷月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出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的可行性、潜力和热工设计要素.指出拉萨地区能实现全被动供暖,可大大降低冬季供暖能耗.  相似文献   

10.
玻璃类型对玻璃幕墙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慧媛  高甫生 《暖通空调》2005,35(10):23-28
以某博览中心为建筑模型,采用EnergyPlus和自编的热舒适计算程序模拟了玻璃幕墙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着重分析了玻璃类型、窗墙比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对幕墙建筑室内不同位置PMV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人体与玻璃幕墙的相对位置对热舒适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以采暖空调能耗及室内热环境作为评价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优劣标准的差异,本文以长沙某宿舍楼为分析对象,采用热不舒适率(TDCR)作为建筑室内长期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改变建筑的外墙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窗墙比等围护结构参数,针对围护结构对采暖空调能耗及TDCR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暖空调能耗和TDCR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各围护结构因素对采暖空调能耗和室内热环境影响的趋势和灵敏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针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分析了建筑热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室内外热环境的实际测试及主观调查,阐明了建筑物夏季热环境现状.根据典型条件下不同楼层和朝向室内温度的实测数据结果,剖析了引起室内过热的原因,总结了建筑防热及"内"与"外"结合、"用"与"防"结合的原则,同时提出屋顶隔热、窗户遮阳、地面绿化、通风降温等解决和改善建筑热环境的措施.最后指出利用建筑自身及生态化技术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验室实验、主观问卷和 能耗模拟的方法,研究室内健康体育运动中 空气流动对运动状态下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及 其节能效果,得出以下结论:运动状态下人体 对温度和风速均有更大的接受和适应范围; 运动强度增加时对风速的需求增加,气流可 通过增加人体表面蒸发和对流散热量而补偿 环境温度的升高,在保证人体舒适的同时显 著节约建筑制冷能耗。基于以上结论探讨了 采用空气流动时室内健康体育运动空间热环 境设计和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拉萨多层被动太阳能住宅热环境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峰  刘加平  杨柳  何泉 《暖通空调》2007,37(12):122-124
拉萨地区城市多层住宅的南向外墙多设置大面积外窗或封闭阳台,形成事实上的被动太阳房。对此类典型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和室外气象条件进行了测试,发现在室外温度为0℃、日照时间内太阳总辐射平均照度为0.45kW/m2左右的条件下,建筑室内最低温度在14℃以上,平均温度在15~16℃之间,可满足基本的人体热舒适要求;窗帘的开启与关闭对室内最低温度影响不大,但对平均温度有明显影响;南向外墙开设大面积外窗夏季并不会造成室内过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遮阳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并从墙体受太阳辐射热影响的机理,阐述了外墙遮阳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以南京地区一栋典型居住建筑为例,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模拟并分析了对于两种不同构造的外墙,分别通过采取外遮阳措施,减小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并用实验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辅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遮阳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并从墙体受太阳辐射热影响的机理,阐述了外墙遮阳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以南京地区一栋典型居住建筑为例,使用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模拟并分析了对于两种不同构造的外墙,分别通过采取外遮阳措施,减小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和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并用实验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辅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阿拉尔市居民住宅楼夏季在非空调状况下的室内热环境和人体舒适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夏季非空调条件下,阿拉尔居民住宅室温偏高,楼层、建筑户型、室内不同房间及建筑朝向对房间室温有显著影响;大部分居民对室内湿热环境和气压环境表现为可以接受和满意,但认为室内冷热环境舒适的较少,随着楼层的增加,居民室内热环境舒适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谈新型墙材制品在不同气候区住宅建筑节能的做法(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2夏热冬暖地区墙材的选用夏热冬暖地区的大多数现有建筑的外墙、外门窗、屋顶、遮阳措施等外围护结构,其热工性能指标与建筑节能的要求相差很大,有相当部分甚至还达不到建筑热工规范的基本要求,如外墙普遍从240mm厚改为180mm;片面强调容积率,建筑密度高,自然通风难以实现;外窗很少考虑遮阳,甚至推崇飘窗台,采用普通玻璃,加大了太阳辐射传入室内。  相似文献   

19.
参照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743—2016《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理论分析采用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墙墙体及各热桥节点传热系数,采用简化公示计算不同外墙热桥面积比情况下,各形式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理论值区间;选取84栋湖北省大型新建公共建筑,模拟分析得到建筑窗墙面积比与建筑外墙热桥面积比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结合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计算结果,总结得到“250 mmB05墙体,热桥保温采用50 mmB04保温板”的外墙自保温方案适用于湖北省内建筑窗墙面积比小于0. 6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居住建筑多为点式高层建筑 ,外观造型多变 ,户型以4房2厅2卫和5房2厅2卫居多。通常外墙的传热系数为2.9W/(m2·K)左右 ,外窗的传热系数为5.9W/(m2·K)左右 ,屋面为0.9W/(m2·K)左右。外围护结构节能有很大潜力可挖。1深圳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建议指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深圳市热环境质量建议指标值见表1。指标分为综合性指标和主要指标两类。以PMV值为综合性指标 ,室内干球温度为主要指标。2深圳市典型居住建筑模型根据对从深圳市近十年来的明星楼盘、热销楼盘、专家看好楼盘、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