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磊 《煤气与热力》1995,15(2):53-55
架空敷设供热管网的设计梁磊(邯郸市规划设计院,邯郸056001)1引言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城市供热管网越来越多,由于供热管网架空敷设,投资少、便于检修,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尤其在城市工业区,蒸汽管网普遍为架空敷设。但是在架空敷设供热管网设计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作为供热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热力管网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应当科学设计并准确安装热力管网,这不仅可以保证供热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为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针对供热管网设计与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青岛小麦岛排水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岛小麦岛的排水现状和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管网的布置、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就沿海岛屿城镇管网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真空排污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设计程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真空式排污管网的设计较复杂,各条管线的压力损失、设计流量及真空度等设计参数是不同的,基于其特点提出了真空排污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程序设计了某真空排污管网工程.  相似文献   

5.
李广生 《山西建筑》2004,30(4):60-61
介绍了四种供热管网与室内系统的连接方式,就其适用范围作了阐述,总结了室内管网与室外供热管网连接的几点体会,对供热管网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9)
本文将围绕"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这一话题,详细介绍了地沟管网敷设技术和直埋管网敷设技术在城市小区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并结合自身设计施工实践经验,总结了在供热管网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7.
污水管网工程是处理城市污水的主要方法,为了保证管网工程的顺利实施,设计单位要根据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设计。阐述了污水管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污水管网工程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总结了供水管网状态估计的研究内容,包括参数估计、校核评估、数据(样本)设计。20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优化和统计分析理论并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近年来管网不确定分析理论被引入到管网校核评估和管网率定的样本数据设计中。此外还介绍了国外供水管网状态估计的精度标准。指出虽然相关理论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应用研究相当薄弱,大型管网模型成功率定的实例还鲜有报道,今后应加强实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秀允 《山西建筑》2011,37(2):212-213
从消防设计、管网平面布置及安装的角度入手,将室外给水管网进行了分类,重点就室外给水塑料管网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以积累相关设计经验,确保给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排水管网设计中最优方案的探讨:与彭永臻同志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排水管网设计中最优方案的探讨──与彭永臻同志商榷张绍园(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众所周知,排水管网在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建设中占相当大的投资比例。排水管网优化设计的目标就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为此,给水排水人员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结构整体可行性和对称性、两次奇异值分解提出了一种求解各种索穹顶结构整体自应力模态的新方法。分析发现,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具有多个独立的、但没能满足整体可行性要求的整体自应力模态。以初始应变能最小为预应力优化目标和重量最轻为截面优化目标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合理的初始预应力分布和截面大小。Kiewitt型索穹顶结构算例表明了预应力优化及截面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管径非连续变化的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优化设计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方法。在对某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工程实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传统设计与优化设计方法下二次管网经济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权衡二次管网的初投资与二次泵的运行费用,使得二次管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经济性较优;相对于经济流速分别取0.8,1.8,2.5m/s时假设流速法的计算结果,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可分别节省寿命周期费用14.3%,16.2%,39.9%。  相似文献   

13.
蒋剑峰  冯健 《钢结构》2006,21(4):19-23
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数学规划法、满应力准则法和遗传算法的混合优化设计算法,解决预应力钢结构优化设计中两类变量、三个方面的优化设计问题,分别为连续变量、非连续变量和形状优化、截面优化、预应力优化。通过算法原理分析和算例计算,表明该优化算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调研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冬季供暖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气、电优化组合供暖的系统设计与运行技术,能够在环保条件下将投资和运行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目前常规设计存在的一些缺陷基础上,给出一种独立基础优化设计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行规范存在的诸如强度和变形影响无法同时考虑等问题。导出了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独立基础底面尺寸设计及独立基础设计的优化数学模型,并编制了求其优化解的复合形法和罚函数法的最优化算法程序及独立基础设计绘图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将最优化方法用于基础设计会交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以用钢量为优化目标,遵循受力合理、安全可靠原则,采用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常见的7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进行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分析比较各种结构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能、抗侧向变形性能、抗震性能和用钢量的区别,得到一些有工程应用意义的结论,可供多层钢结构住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屈讼昭  王志骞  周文雅 《钢结构》2011,26(12):71-74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语言设计-APDL编写变截面任意跨门式刚架优化设计程序.用户只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改变门式刚架的主要设计参数,如跨数、跨度、梁柱的连接方式、柱高、斜梁的分段比例、相关恒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任意跨门式刚架的优化,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实现节约钢材、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以大尺度平屋盖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风压分布变化梯度较大的问题和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关于大尺度平屋盖风压分区规定的不完善,围绕大尺度平屋盖风压分区问题,在得到各种风向下风压测点最不利极值风压的基础上,利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风压测点分区,得到不同分区类数下的分区方案,用基于质量系数的聚类有效性评价法确定最佳聚类数及最佳分区方案,并采用面积权重法给出大尺度平屋盖分区风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平屋盖聚类最优风压分区类数为3;大尺度平屋盖角部大致在10%屋盖跨度范围内,属于风敏感部位,设计、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整个屋面平均风压系数会导致大尺度平屋盖中部偏于保守设计,角部低估了风荷载;在进行大尺度平屋盖抗风设计时,应先确定极值风压分区,并针对不同部位分别进行设计和施工。通过与规范平屋盖分区方式、常用分区方式确定的分区风压系数对比显示,聚类最优风压分区较其他方式确定的分压风压系数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long-span bridges can be improved by retrofitting cross-sectional shapes or by adding tuned mass dampers. When both the approaches are used simultaneously, the design problem may become too complicated to solve by engineering judgment. The complexity becomes even greater in a real world problem in which both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cost have to be considered. We propose a multi-objective based approach to obtain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design problem. The approach effectively deals with highly nonlinear design space and th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cost. Due to the conflict of the two objectives, multiple optim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which are called Pareto-optimal solutions. The final design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cost and the performance criteria.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mitigation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but its general framework is applicable to any other aerodynamic problems.  相似文献   

20.
王伟宏  唐葭 《工业建筑》2006,36(Z1):199-202
对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往往以结构隔震效果指标为优化目标函数,对隔震装置的参数取值进行优化,而这种常规的优化方法无法反映出结构参数和作用荷载两者之一的随机性对结构优化设计的影响。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是在常规优化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它的基本思路产生于结构可靠性理论与数学规划方法的有机结合。在结构可靠性优化中,将对结构的可靠性要求作为追求的目标或限制条件,运用最优化方法寻求结构在概率意义下的最佳设计。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以结构最大位移响应的期望值为目标函数,控制装置响应的动力可靠性为约束条件,运用罚函数法进行优化求解的基础隔震结构抗震优化控制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