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系统最近崩溃点的基础上,以系统的负荷功率裕度定义了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以系统的控制变量、输出变量、支路传输功率和静态电压稳定功率裕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电压稳定控制数学模型。在控制模型中提出了安全经济协调因子和综合控制调节顺序加权系数的概念。使静态电压稳定控制模型更实用化。  相似文献   

2.
选择无功补偿设备投资和系统有功网损的综合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满足电压水平和电压稳定性两个约束条件来探讨无功规划问题。选取用电压稳定裕度不低于某一个允许的最小稳定裕度来表示电压稳定约束。分别对正常运行工作点和电压崩溃点引入2组变量和潮流方程,从而使得电压稳定裕度可以用临界运行状态下负荷的总视在功率与正常运行状态下负荷的总视在功率之差来显式表达。该模型相对于传统无功规划模型的优势表现在能够根据稳定裕度的目标值直接求得在合理电压水平下的最佳无功补偿配置方案,但其优化模型的等式和不等式约束及变量的数目却大幅增加,使得计算量远大于传统的无功规划问题。在IEEE 14节点和118节点2个试验系统的计算表明,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该模型时,其计算精度及收敛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将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电力负荷建模方法。将调查统计、 仿真计算和动模实验相结合,为典型负荷节点建立了可以实际应用的负荷静 、动态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计及网络影响的高一电压等级的负荷模型。在以上的负荷建模 中还计及了补偿电容对负荷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致力于求取电力系统在负荷和发电机出力的某一给定调整方式下的静态稳定裕度和极限 负荷,把扩展等面积法(EEAC)的理论扩展应用于小扰动电压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具有明确物 理含义的静态稳定裕度的概念,根据该裕度对负荷的灵敏度系数可以直接求出在负荷和发电 机出力的给定调整方式下的极限负荷,并在华中系统和新英格兰系统中验证了该算法的快速 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负荷导纳模型算法准确求取节点的功率裕度,采用上述2种曲线分析方法详细讨论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和受端系统等值阻抗对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直流系统稳态控制方式下换流母线的负荷裕度,研究结果表明受端为弱交流系统时,采用整流侧定电流 — 逆变侧定电压的控制方式将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的故障筛选和排序方法。首先,定义一种负荷裕度阈值,用连续潮流法计算此裕度下的潮流工况,在此工况下,利用最优乘子法依次求解所有的开断潮流,将有解的大部分开断作为安全故障筛选掉,少量无解的则为不安全故障。然后,在基态下利用最优乘子法依次求解不安全故障的开断潮流。有解则为危险故障,并用连续潮流法求解负荷裕度,按裕度给出排序;无解则为失稳故障,结合最小二乘潮流解失配量中隐含的校正控制灵敏度信息,使用序列线性规划法给出使潮流恢复有解的最小切负荷代价,据此代价来排序失稳故障。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可靠、全面地实现电压稳定的故障筛选和排序。  相似文献   

7.
从电力负荷对系统暂态稳定、静态稳定、电压稳定、系统阻尼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电力负荷 建模的要求,综述了现有的电力负荷模型结构、参数辨识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电力负荷建模 的实践,对电力负荷建模今后的研究提出了4点建设性意见。认为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必须 立足本地区系统和负荷的实际情况,开展负荷模型实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发电机有功出力方式优化是提高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控制手段。文中推导了负荷裕度最大点处有功出力方式的最优性条件,进而提出一种有功出力优化新模型。该模型将一个优化问题转换成一个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为发电机有功出力优化在电压稳定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构造极限曲面法向量与有功出力方式的灵敏度关系,并对参考点进行精心选择,准确地确定了最佳的发电机出力修正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对研究时段内多个负荷水平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多维正态分布抽样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节点负荷相关性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的电压稳定概率评估方法。通过对负荷样本多次抽样后进行连续潮流计算及模态分析,可以获得系统功率极值、母线与支路参与因子的统计信息,以及系统在给定负荷水平下电压失稳的概率,从概率角度指出具有潜在电压稳定问题的区域,实现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概率评估。通过对IEEE 57节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就模糊聚类数、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和节点负荷相关性对电压稳定评估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时域仿真重现了感应电动机负荷引起的暂态电压失稳现象,进一步改进了感应电动 机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据,以便尽早地中止仿真过程;还提出了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概念和定 义,直接求取与暂态电压稳定相应的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以及与给定故障切除时间相应的极 限动态负荷。算法的有效性和强壮性在华中系统、浙江系统和新英格兰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利用水库实测淤积量和水库上、下游水文测站泥沙测验成果估算水库推移质淤积量的方法 ,并用此法对我省石泉等七座大中型水库的推移质淤积量进行了估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锚索测力计是了解锚索应力及评价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弦式锚索测力计经常会有弦被损坏而不起振的情况。因此对数据进行修正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锚索受力机理。提出了两种数据修正方法,采用逆向分析对修正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频率百分比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修正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电枢纽下游河床下切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床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但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水流的输沙不平衡所引起的,当来沙量小于输沙能力时,河床发生冲刷:当来沙量大于输沙能力时,河床发生淤积,河床演变的结果是力图恢复水流输沙平衡,也就是说河床变形总是朝着使变形终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床沙质与冲泻质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大藤峡水库冲淤规律及泥沙冲淤对水库库容、水位、航道影响等问题, 对冲泻质与床沙质的划分,首先回顾了既往的床沙质冲泻质划分研究成果,采用钱宁法、自动悬浮理论等方法推求了红水河、郁江上几个测站床沙质冲泻质划分粒径, 进而推求了悬移质泥沙挟沙力公式。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档案馆等建筑内除了设置有藏书库外,一般还有阅览室、会议室及各类办公用房等,而各类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可能也会划定部分楼面作为藏书库。藏书库的楼面荷载取值比一般的楼面荷载都要大,根据《建筑荷载规范(GB5009-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藏书库与其它功能的楼面在计算荷载组合和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所采用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是不同的。为此对两部规范中提到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进行辨析,然后探讨在结构设计中运用常用的结构设计软件满足两部规范对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取值的复杂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组合荷载作用下工字形钢梁控制工况的稳定计算简图,并应用能量法给出了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及其组合作用时工字形钢梁的临界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通式。  相似文献   

17.
现有负荷密度指标的求取方法通常采用经验法或简单类比法,难以满足精度要求。文中引入模糊贴近度理论分类求取负荷密度指标,采用加权海明贴近度算式计算不同等级标准样本及待测区对低水平样本的贴近度,获得负荷密度指标体系划分阈值,并给出待测区参考负荷密度指标值。实例表明,该方法构建合理,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压提升系统在水电站进行导流底孔下闸,在国内尚属首次。通过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下闸所取得的一些检测数据,计算出闸门与门槽轨道间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操作水头,计算出提升闸门所需载荷,就可以正确选取液压提升设备。  相似文献   

19.
总发电容量小于总负荷需求的微型电网(微网),因外部故障而进入孤岛运行时,为了保护重要负荷必须切除次要负荷。如果外部故障为瞬时性故障,则在短时间内微网又会因瞬时故障消失而重合到主网并重启次要负荷,从供电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对次要负荷不利。因此,提出在外部故障后,用超级电容器向孤岛运行的微网提供短时功率缺额,维持所有负荷并等待重合于主网。文中用理论和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抛载法是在发电机运行状态下测量发电机电磁参数的一种方法,通过介绍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力发电厂5号水轮发电机改造后d、q轴抛载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分析并计算出发电机主要电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