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筑》2010,(20)
<正>现实有时很沉重。比方说,为什么建筑师的想法在国内难以实现?为什么中国建筑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为什么当代中国建筑领域少有大师?这是体制弊病、行业痼疾……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悲观抱怨,反而会在现实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2.
1.引子"平静的人生很不错,但不是这辈子!"这句话是Marianne Faithfull在香港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而我们认为,这句话更适用于每一位建筑大师。什么是大师?有人告诉我,大师就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能将平凡升华为惊艳的人。因为他们不平凡的建筑作品注定了大师不平凡的人生,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平凡的追求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平凡的环境中创造了不平凡的空间感官与体验。下面,我们就徜徉在瑞士优雅的巴塞尔城中,细细地阅读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De Meuron)、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和伦左·皮亚诺(Renzo Piano)等四位大师在平凡环境中营造的三座充满个性的美术馆吧!  相似文献   

3.
荣誉是把双刃剑UED:去年,河北省命名了首批"河北省建筑大师"和首批"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作为五位首批"河北省建筑大师"中的一员,您如何看待这一荣誉?又是如何看待河北建筑师的发展之路?孔令涛:这个荣誉对于我来说像一把双刃剑,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约束。  相似文献   

4.
正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主持人、华科优建工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造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探索建造的可能性,回到建筑的本体,在那些传统模式化的建造方式之外,建筑物的可能性在哪里?建筑物是如何带有本能色彩地对重力做出反应?或者说,我们还能称之为"建筑"的边界线在何处?在"天空之城"中,建筑和环境呈现了一种模糊的状态:竹子既是景观,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建筑是"被组织的自然",所谓"空间",具有纯粹的自然属性,仅仅通过几何序列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之于我,建筑学本身更接近建造:为什么建造?用什么建造?如何建造?我经常尽量抑制建筑师形式先行的职业习惯,去关心一个房子究竟可以怎样"生长"出来,形式是否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或者说如何去引导和改善最原始和本真的结构诉求。我更喜欢把建造当做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尝试去连接不同材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启迪     
<正>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并蹲下来将鞋带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将鞋带松开。有个旁观者看到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说:"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了,我想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和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弟子呢?"大师说:"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积极性,及时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松,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梦想     
"我一直坚信建筑的影响远远超出建筑本身.建筑不仅能为人们遮风挡雨,还可以传递其他的东西" ——罗杰斯 最近几年,当代世界级建筑大师开始一个个远离我们,英雄落幕,建筑的梦想依然会继续吗?大部分同行都在发出同样的疑问. 听说清华大学2021年建筑学专业第一次没有招满,建筑设计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让人失去信心.不断地方案投标、...  相似文献   

7.
我并不认识罗新阳,但从华东电管局大楼似乎能认识一点他,所谓“文如其人”吧!其实也是想当然,这是一栋极有个性的建筑,就希望着一个有个性的建筑师。好像别的建筑都没有这“殊荣”——见了这怪样的建筑,谁都要来问一声为什么,从领导、专家到记者和群众。然而要想出个为什么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想抓住这个囫囵东西不好下手,便就捉着那物件身上突出的两个“把儿”——“为什么上面要挑出来?”“为什么顶上安了个架子?”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似乎是为了什么?终究还是为了些什么?问的人多了,那么也就应该有些什么,然而在设计中才有此一为。于  相似文献   

8.
建造·情感     
正2017年9月19日鸟巢文化中心建筑师是建筑世界、建筑价值、建筑未来的人。我今天为什么要谈情感呢?因为很多人觉得建筑师是建造一个工厂、一个房子的工程师,建筑是理性的、逻辑的、是功能的,是关系到资本权利的技术。但是却忽略了建筑的情感、建筑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记忆,不仅对社会,对学术发展及文化传承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5年11月,在罗哲文先生的指引下,我们考察了在抗战时孕育中华学子、培育华夏学术的千年古镇——四川李庄.因为研究四川李庄的缘故,让我走近了中国营造学社;因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李庄建筑贡献史的需要,我又走进了已有70年历史的中国文物研究所.岁月如梭,令人感触良多,但我以为最不该忘却并传承的是建筑文化长河中的精神血脉,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不断地为今日城市及其建筑注入无比丰富而细腻的文化内涵.那么,什么是2006年最重要的中国建筑记忆呢?我以为至少有两件,但核心应围绕"中国营造学社"来展开.  相似文献   

10.
或许编写中小学数学教程的人一定会问这样的问题:当微积分这样的知识都下放到高中课程之后,那小学教育除了加密加快之外,是不是也能删减点东西?删什么?加减乘除删了,能让学生直接去开方和使用代数吗? 建筑教育里的"加减乘除"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制作"(making).不管是造空间、造墙、造图、造软件,基本作业都是制作.不要被大师们的口号蒙蔽:大师说,建筑的实质就是空间.可在造空间之前,特别是在制作大空间、复杂空间之前,学生总要先学会造墙.在图上画两条线,那叫画墙,不叫造墙.造墙需要熟悉结构、构造、工序、材料,只有具备和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美感以及彼此协作时的图语言,才能造出一堵坚固、美观的墙.  相似文献   

11.
穆威     
建造 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探索建造的可能性,回到建筑的本体,在那些传统模式化的建造方式之外,建筑物的可能性在哪里?建筑物是如何带有本能色彩地对重力做出反应?或者说,我们还能称之为“建筑”的边界线在何处?在”天空之城”中,建筑和环境呈现了一种模糊的状态:竹子既是景观,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建筑是“被组织的自然”,所谓”空间”,具有纯粹的自然属性,仅仅通过几何序列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之于我,建筑学本身更接近建造:为什么建造?用什么建造?如何建造?我经常尽量抑制建筑师形式先行的职业习惯,去关心一个房子究竟可以怎样“生长”出来,形式是否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或者说如何去引导和改善最原始和本真的结构诉求.我更喜欢把建造当做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尝试去连接不同材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正>继黑川纪章、芦原义信等之后,我们又十分有幸的邀请到了妹岛和世先生这位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光临,相信从她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位谦和、温柔的女性能够在竞争激烈如枪林弹雨的建筑业界拔得头筹着实让人佩服。到底是什么魔力使妹岛和世成长为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同样,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多位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要解开这个疑惑,就必须从日本的建筑师培养模式谈起。日本的建筑学教育体制:在日本的大学中,建筑学科通常是按照"大学部"[日本的学部相当于国内的学院]的方式进行设置,即在一个学部中包含有土木、环境、建筑等相关专业。在本科阶段四年的学习中,第一年是在学习各类公共课程  相似文献   

13.
在1933年~1934年之间的冬天,二月风波过去之后,我开始准备报考巴黎美院.我必须全力以赴,因为我父母对我离别土木工程学院很不以为然,虽然这只是暂别.我一定要报考成功,否则就太丢脸了.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原因促使着我尽快把此事了结:我已经意识到巴黎美院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教学并没有那么出色.但酒瓶盖已开启,酒是不能不喝了. 就在我开始接触古典传统,开始从Blondel和Jules-Hardouin Mansard的部分作品以至十八、九世纪的建筑里吸收营养时,我在一些书籍和刊物里发现了另一种建筑观念,并且看到"新"与"老"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然而我与我那些同道者不同的是,我对现代主义最初的认识并非来自如柯布西耶和Walter Gropius那样的大师,而是来自我在布鲁塞尔逗留时看到的两座非常不起眼的建筑,当时我的妹妹也在那里开始学习建筑设计了.  相似文献   

14.
刘云佳 《城市住宅》2022,29(1):36-39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建筑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快速发展中,过度依赖技术而轻视地域文化的问题凸显,使各地的绿色建筑呈现趋同态势.如何反思当下绿色建筑理念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命题?在"绿色赋能? 精益建造——2021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技术交流会"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1)
<正>引言:为什么在今天管理会计成为了热词?为什么我们要讨论"管理会计在中国做了什么"这个话题?因为在经济界和会计界,我个人认为,念"西经"太多了,学习的都是西方的教科书。当然,我们需要去有效吸取"西经"中的精华,但对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总结不够、提炼不够、升华不够、推广不够,特别是在管理会计方面。为什么在今天管理会计成为了热词?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经济已经需要从资源要素驱动过渡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0年建筑畅言网主办首届评选丑陋建筑开始,现在是第六届了(见文后附),每次都从许多丑陋建筑中评出最突出的前十名,所谓"十大丑陋建筑"。我认为五周年了,十分需要认真总结一下,纪念刊做了很好的工作。这里谈谈我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追问:为什么丑陋建筑会屡评屡禁不止?我们的建筑业、建筑学、建筑管理、房地产开发体制和机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行政领导、投资人和专业人士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才能逐年减少这一丑陋现象发生和繁衍?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Planning》2015,(1)
<正>保持肃静著名的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在俄罗斯巡回演出时,被沙皇招进宫里,为皇族和官员们演奏。李斯特爽快地答应了。演奏开始不久,李斯特就听见沙皇和某些官员在窃窃私语。他很愤怒,便突然停止了演奏,合上钢琴盖,起身站着。沙皇惊讶地问他:"你怎么不弹了?"李斯特恭敬地回答道:"我想,皇上说话的时候,我应该保持肃静。"为什么迟到一天,小明上课又迟到了。老师:今天又为什么迟到?小明:刚才我爸带我去派出所改了个名字。  相似文献   

18.
他,玩IPAD,写微博,逛论坛,擅绘画,爱摄影,喜自驾,乐旅游……时尚达人?抑或文艺青年?NO !他是已年逾古稀的国家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刘力先生.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爱好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建筑.热爱建筑,并将生命融入其中,因为这里有他的欢乐、梦想、希望、祈祷,以及一切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建筑师》2017,(3)
<正>"2017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正值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院庆,同时也是建筑大师刘敦桢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共襄盛事,2017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还将同时举办刘敦桢、童寯、杨廷宝"三老归来"建筑设计展和全国建筑学本科教学研讨会等隆重盛事。届时,众多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将会云集南京,与你我一同享受这跨越年龄与身份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20.
情投意合UED:您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跟随谢老师的?高春贵:我是学电机设计的,因为我哥哥是做建筑的,所以我毕业后就跟着哥哥做了十几年的建筑。后来在"921"中国台湾大地震的时候,谢老师到我的家乡日月潭来建房子,我是当地的邵族人,参加了"协力造屋"的活动,那时候就跟谢老师情投意合了。因为我发现谢老师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