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Steiner三连系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υ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N的计算方法及υ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新方法。阐明了区组设计的基本理论,证明了关于υ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计算方面的问题。介绍了15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计算的全过程及若干不同构的15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结果,得出的结论是:Steiner三连系个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从而使不同构的υ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剑万禧 《矿业科学技术》2003,31(4):42-44,48
提出了t^2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一种方法。阐明了t^2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基本理论.介绍了t阶Steiner三连系和t^2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过程和结果。讨论了t^n的高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基本思路以及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N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关于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及个数N的计算方面的命题,且利用命题1和命题2分别构造出不同构的7阶Steiner三连系30个,13阶的Steiner三连系100多个,从而使得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不同构的任意v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基本思路,以及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个数N的计算方法。证明了关于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及个数N的计算方面的命题。且利用命题1和命题2分别构造出不同构的7阶Steiner三连系30个,9阶Steiner三连系840个,从而使得不同构的v阶Steiner三连系个数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边距阵”及“完全三分图”的定义,为了构造v=2t+1阶Steiner三连系,提出了基于图论理论的构造思路,证明了2t+1阶Steiner三连系的存在和构造的定理。介绍了31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作和计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6n 3阶Kirkman三连系的构造法。阐明了6n 3阶Kirkman三连系构造的基本理论。介绍了45阶Kirkman三连系构造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五间房东区含煤盆地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间房煤田为二连盆地群东段的一个含煤盆地,盆地内主要发育有白垩系巴彦花组的7个煤组,受区域构造控制。五间房含煤盆地内主要构造特征是同沉积断层广泛发育,同沉积断层的活动控制了煤系沉积。本区构造研究对于二连盆地群中其它煤盆地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湖北随州市七尖峰地区伸展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随州市七尖峰地区伸展构造于印支一燕山期进入强烈活动期,至喜山期定型,形成了多层次、多期次的伸展滑脱剪切系统。区内主要滑动面有三个,主要伸展型滑脱拆离断裂有三条,并具有复杂的构造组合,伸展构造的滑动系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主要伸展型滑脱拆离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因素,不仅制约着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的运移,而且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赋矿空间。  相似文献   

9.
采矿工程中上覆岩层裂纹扩展及其分布规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直接影响井下工作高效开展及安全,对于高瓦斯矿井还涉及到瓦斯抽采效率提高问题。基于Steiner最小树模型建立裂纹拓展与能量传播的关系,指出裂纹的贯通拓展是沿着耗能最小而最快释放能量的路径。并建立相似模型试验中的真实裂隙与数学裂隙模型,将问题定义为约束型的Steiner树问题。覆岩破坏形式遵循基于四点以离层裂隙为主导的模型。进一步开展室内三轴加载试验,表明理论和真实破裂角与赋存深度的关系并不明显。从力学机理上分析,局部岩石的破坏面可以由摩尔库仑准则解释,而从能量角度分析,众多不同岩性破裂面组合而成的路径也是最优路径。最后揭示了岩层移动角公式参数的内在涵义,指出修正公式是煤炭地下开采上覆不同部分岩层裂隙拓展的有机统一,是Steiner最小树原理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0.
阳泉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希颖  王一 《煤炭技术》1999,18(6):34-35,39
根据构造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阳泉矿区构造格局是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复系构造带复合造成。而煤系地层底部的岩浆侵入体,起了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地区是一地球物理场变异带,大别隆起的北界是桐柏—晓天断裂系,南界是桐柏—浠水断裂系,东界是郯庐断裂系,三个壳型断裂所围截的“V”形三角地块呈—北厚南薄的楔形变质地块,楔于东秦岭褶皱带中。区内主要金银多金属矿产,受桐柏—晓天断裂系和桐柏—浠水断裂系的控制,桐柏—大悟—圻春为—含金聚矿构造带。  相似文献   

12.
黄、兰矿区位于湖南攸县的东北部,矿区含煤岩系为龙潭组,矿区构造体系由3部分组成,即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其它构造体系。构造体系的发育顺序,为其它构造体系-华夏系-新华夏系。通过矿区构造体系的综合分析,为矿区进一步找煤从构造的角度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华中弧形构造系横跨整个华中地区,是一个由泰淮弧、鄂苏弧、江沿弧、楚淅弧和湘赣弧共同组成的庞大的弧形构造系。华中弧形构造系是我国东部壳体,在南北向水平压力作用过程中,在差速运动引起的水平弯力作用下,南北相向推覆之产物.雏型于印支运动,成型号燕山运动Ⅰ幕,定型于燕山运动Ⅱ幕。华中弧形构造系控制沉积作用及外生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控制岩浆活动及内生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控制近代地貌、水系及气候。  相似文献   

14.
王应林 《煤》2007,16(12):60-61
通过古气候及古植物特征、构造演化及聚煤盆地的形成及其聚煤规律特征分析,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北东部二连盆地群和海拉尔盆地群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凸起古近系—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北缘马海凸起古近系-新近系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可识别出洪积扇-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以及洪积扇-河流-湖泊等三种类型沉积体系。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经历了2次大规模的湖侵,湖盆总体显示出早期充填,中晚期不断发育,末期开始衰退的特点;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沉降与沉积物供应条件不同,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特征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以下简称“三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是应力场集中的复杂构造区,其构造分区及构造归属是目前大地构造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主要依据区域地球物理场资料,从中最大限度提取地质信息,对“三山”地区的深部地质问题加以初步探讨。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三水盆地古近系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特征,在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采用平衡剖面解析的方法,划分了构造幕次与成盆阶段;结合沉积演化、岩相组合的变化,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结果表明:①古近纪经历了右旋张扭和右旋走滑—伸展2个构造幕次,形成了裂陷中期、裂陷晚期2个裂陷期次,分别形成了裂陷中期的TSQ1、裂陷晚期的TSQ2两个二级层序。②裂陷中期可分为稳定断坳、断陷扩张、坳陷收缩3个成盆阶段,裂陷晚期对应坳陷萎缩1个成盆阶段;在4个成盆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将三水盆地古近系地层从下至上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对应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SQ2对应布三段—西布组一段;SQ3对应西布组二段;SQ4对应华涌组。③SQ1与SQ2组处于裂陷中期的稳定断坳—断陷扩张阶段,形成了三水盆地最完整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赋存了盆地内最主要的生储盖组合;SQ3与SQ4处于裂陷中—晚期,对应成盆阶段的坳陷收缩—坳陷萎缩阶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蹄山地区与萤石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了该地区萤石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因机制,阐述了成矿有利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魏家沟岩群(Ch-Jxw)、有利岩浆岩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利构造为NE向和NNE向断裂复合部位。岩体的接触破碎带与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成因类型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9.
鄂东南九宫山地区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江南造山带交接部位,经历多期构造—岩浆事件,并伴生多期构造形迹。通过对研究区丰富的构造形迹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总结该区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研究认为,由于构造变形的区域不均衡性,造成九宫山地区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基底和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的构造变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冷家溪群基底存在新元古代时期早期SN向褶皱被晚期EW向褶皱叠加改造的构造特征,并伴有右行旋扭,形成冷家溪群在图面上的“丰”字型构造体系;而在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中表现为NE-SW向逆冲断层被晚期伸展滑脱构造破坏和改造,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总体上反映九宫山地区的变形强度自下而上由强变弱,并由韧性变形转变为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20.
武当地区与耀岭河组变质火山岩系有关的金矿,受早期伸展机制下的韧性滑脱构造面控制,后期的挤压推覆、走滑剪切构造对金矿进行叠加改造,晚期的脆性伸展构造为金矿的容矿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成矿模式,并提出了应围绕耀岭河组滑脱构造面及相关的剪切构造带等构造有利部位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