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坝体剖面设计及防渗料选择恰甫其海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08m,粘土心墙防渗体沿左岸4#冲沟和右岸14#冲沟布置,采用正心墙。心墙防渗体轴线位于坝轴线上游3m,坝顶高程1003m,坝顶宽12m,坝顶长度362m。上游围堰与坝体结合,成为坝体的一部分,上游坝坡1∶2.5,下游平均坝坡1∶2.33。心墙顶高程1001m,顶宽6.0m,心墙上、下游坡度均为1∶0.3,河床部位建基面高程895m,最大底宽69.6m,属中厚心墙,有利于减轻拱效应作用。心墙上、下游设置反滤层和过渡层,其中上游反滤层水平宽3m,过渡层水平宽3m,下游反滤层水平宽4m,过渡层水平宽4m。心墙防渗体建在弱风化…  相似文献   

2.
在此详细介绍某工程粘土心墙坝的监测设计,根据该工程粘土心墙坝具有防渗土料粘粒含量低、抗冲蚀能力差及工程抗震设防烈度高的特点,确定了监测设计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对特殊部位坝体变形的监测项目,通过对大坝运行三年来粘土心墙内部沉降资料分析、坝体表面沉降和水平位移资料分析,以及大坝渗流资料的分析,对坝体运行性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龙须带大坝座落在我省北江二级支流黄洞河上.坝型采用粘土斜心墙土石混合坝.大坝平面布置见图1.计算断面最大坝高68米,顶宽8米.上游坝坡为1:2.5,1:3.0,1:3.5;下游坝坡为1:2.0,1:1.6,1:1.6,1:1.6.大坝以粘土斜心墙为防渗体,其顶宽5米,底宽37米.斜心墙上游坡为1:0.9,下游坡为1:0.4.坝体填土区与坝基接触部位设有粘土铺盖,平均厚度为十分之一水头、约6米,长度为两倍水头、约120米.斜心墙上游填土区土料选用泥岩砾质风化土,坝体下游由56米高的堆石体支撑,斜心墙与堆石体之间布置了泥岩砾质风化土的过渡区及四组级配的反滤体,见图4.  相似文献   

4.
1工程概况新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砂砾堆石坝为1级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最大坝高157m,坝顶高程1425.8m,正常蓄水位1420.0m,坝顶宽12m,上游坝坡坡度为1∶1.7,下游坝坡1∶1.5(马道间),下游坝坡布置“之”字形上坝公路,平均坝坡坡度为1∶1.96。坝体防渗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坝体共设有9个分区,坝体主要受力结构为砂砾料填筑体,坝体下游部分填筑堆石料。面板上游铺盖料区为大坝第一级防渗体,主要起到增长渗流通道、减少渗透的作用,填筑土料和任意料,填筑高程为1270.0~1340.0m,铺盖顶水平宽15m,其中土料宽5m,平行于面板混凝土面,…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属1级建筑物,最大坝高108m,坝顶长362m,坝顶宽度12m,心墙底宽为67·8m,上游坝坡1∶2·5,下游综合坝坡1∶2·33。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上采用宽心墙,以满足抗震要求和坝体安全。坝址区河谷狭窄呈“V”形,两坝肩为沟梁相间的梳状地形,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在坝体回填高峰期干扰大。大坝工程于2002年4月10日开工;2002年10月9日截流;2003年4月24日完成上游围堰填筑;2004年10月17日坝体填筑至高程980m;2005年4月28日坝体填筑达至高程1001m。坝体填筑总量336万m3,填筑月强度39·45万m3,大坝…  相似文献   

6.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布置了表面和内部变形、渗透、土压力、等监测项目,本文介绍了大坝的安全监测布置和初步检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1 工程概况满拉水利枢纽拦河坝为土心墙堆石坝 ,坝顶高程为42 6 1.30 m,坝顶宽 10 m,长 2 87m,最大坝高 76 .3m,土心墙顶部高程为 42 6 0 .30 m,顶宽 4m,两侧边坡均为 1∶ 0 .3,心墙上游为一层砂砾石过渡层 ,一层碎石过渡层 ,下游为两层砂砾石反滤层 ,总厚度与上游砂砾石过渡层相同 ,过渡层与反滤层的外边坡均为 1∶ 0 .5 .上下游坝壳为辉绿岩堆石 ,上游坝坡为 1∶ 1.85 ,下游坝坡为 1∶ 1.7.河床砾卵石覆盖层防渗型式采用垂直混凝土防渗墙 ,墙厚 0 .8m ,上部插入心墙 7m,下部嵌入岩基 1m,并且下部接帷幕灌浆 .两岸心墙与岩基之间设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茅坪溪防护土石坝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冠 《人民长江》2004,35(10):21-23
介绍了三峡水利枢纽茅坪溪防护大坝防渗体系的组成,对施工期和135 m初蓄水位渗流监测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进行了135 m和175 m水位下渗流有限元计算.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期心墙上游坝体地下水位总体随坝体上升而增高,同时明显受季节性影响而波动;下游坝体及坝基岩体地下水位主要受下游围堰中水位控制.施工期的渗流渗压观测反映出心墙防渗及下游排水效果明显.初蓄期心墙上游水位在133.8 m左右;下游坝体水位99.7 m左右,受上游蓄水影响很小.经测量135 m初蓄水位时坝下游稳定渗漏量为1 302.3 m3/d;初蓄期渗流监测表明心墙防渗效果好,坝后排水通畅,坝下游渗漏量较小.渗流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135.0 m水位条件下,心墙下游侧剩余水头在1.62%以下,单宽渗漏量为2.55 m3/d.175.0 m水位条件下心墙下游侧剩余水头在1.71%以下,单宽渗漏量为66.12 m3/d.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帷幕灌浆等局部位置水力梯度较大,应重视此部位变形和渗流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9.
一、工程概况鲁布革水电站大坝为风化料心墙堆石坝,坝区河床宽约50m,坝基砂砾石覆盖层深度一般5m左右,坝基和两岸坝肩为白云岩和石灰岩。最大坝高103.5m,坝顶高程1138m,坝顶长217.3m,坝顶宽10m并设有防浪墙,水库总库容1.11亿m~3,有效库容0.74亿m~3。上下游坝坡均为1:1.8。上游坝坡以外为施工高水围堰的两层反滤料、风化料斜墙,保护层石碴料,围堰堆石料是坝体的堆石料一部份。下游围堰距坝趾51m处,围堰为粘土心墙及石碴料填筑。下游坝趾设有混凝土量水堰。坝两岸设置有上中层灌浆洞,沿坝轴线设有单层帷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对心墙土石坝进行加固,考虑坝体土料的非饱和特性,对加固前后土石坝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的渗流稳定特性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论如下:当水位骤降时,加固前的坝体中孔隙水来不及排出,浸润线呈"上凸"状,坝顶向上游发生较大变形,上游坝坡形成贯通塑性区,坝坡抗滑安全系数较小.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后,心墙内的浸润线降低,坝顶位移和沉降变小,塑性贯通区消失,坝坡安全系数增加.计算表明,混凝土防渗墙与坝基相连,在坝体内部形成"纵向增强体",坝体整体刚度增强,抗渗性增强,坝体的变形得到有效限制,坝体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