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峰 《当代化工》2014,(2):243-245,249
炼油厂的一次、二次加工油品及副产气体是乙烯裂解炉的主要原料来源。主要对炼油产乙烯裂解原料进行优化利用,分析不同优质裂解原料对三烯收率影响及其经济性,为乙烯装置原料选择,优化降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乙烯、丙烯或丁二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贫乏,裂解原料主要来自炼厂装置产品,包括轻烃、石脑油、柴油和加氢尾油。在我国裂解原料结构中,以石脑油和加氢尾油液体裂解原料为主,乙烷和丙烷所占比例较少,主要来自乙烯装置的循环乙烷和循环丙烷。近年来,随着炼油装置的升级改造以及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得乙烯装置使用乙烷和丙烷作为裂解原料的比例逐渐增加。当前,乙烷和丙烷均以混合方式裂解。通过研究工业裂解炉裂解乙烷、丙烷和乙丙烷的裂解产物收率,与乙丙烷混合裂解相比,乙烷和丙烷单独裂解降低甲烷收率,提高了乙烯、双烯、三烯和高附产品收率,从而提高了乙烷和丙烷的裂解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裂解原料性质变化大的现状,独山子石化乙烯装置实施了如增设石脑油脱砷系统、改造轻烃汽化系统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通过对裂解原料预处理系统的不断改造,提高了双烯收率,延长了裂解炉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4.
钟维民 《乙烯工业》2013,(1):54-58,1
近年来原油价格不断攀升,造成目前市场上石脑油价格高于LPG的价格。为充分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优势,炼油装置可提供部分气相原料用于裂解。根据燕山乙烯装置的实际情况,目前乙烯装置仅有2台裂解炉裂解气体原料。为解决此问题,在新区裂解炉中选择1台进行原料适应性改造,使之具有裂解气体原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独山子石化的20种原料的评价性能,阐述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1号乙烯装置为适应裂解加工原料多样化、轻质化加工工况的需求,对裂解炉和碱洗塔等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实现了装置的平稳运行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王轶男  费伯成  谢岩  任飞 《当代化工》2018,(2):421-423,427
阐述了通过对液化气裂解模式的优化,将裂解液相液化气模式改为裂解气相液化气模式,并且在优化裂解炉运行参数,选取最佳裂解深度的基础上,改善裂解炉的结焦情况,延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真正实现了以液化气为原料,裂解炉的长周期运行以及乙烯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玉鸿 《乙烯工业》2013,(2):4-7,19,1
从丙烷的裂解机理入手,介绍了丙烷作为乙烯装置裂解原料的优良裂解性能,当丙烷不具备单独裂解条件时,选择与石脑油共裂解也能提高乙烯收率。从理论上论述了实施丙烷共裂解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东方化工厂乙烯装置在没有乙烷、丙烷裂解炉的条件下,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丙烷的回炼。通过选择合适的回炼方式有效降低了乙烯单耗,提高了双烯收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乙烯装置裂解炉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乙烯产品收率、装置能耗和生产效益。裂解深度是衡量裂解炉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应用先进控制技术可以稳定裂解深度和相关参数。实施裂解炉深度先进控制技术后,"双烯"收率提高0.21个百分点,年创直接经济效益1 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根据乙烯裂解炉在裂解深度方面存在的优化问题,本文从乙烯产品和丙烯产品的实际经济效益出发,合理制定了乙烯裂解炉在双烯收率上最佳经济效益的优化标准,只有完成该经济标准的优化,才可以在工艺参数和裂解原料不同的情况下,获得裂解炉在运行过程中的最佳裂解深度,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胡天生 《乙烯工业》2003,15(3):40-43
阐述了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烯烃厂1#乙烯装置自产丙烷作为裂解原料掺入循环乙烷共裂解运行情况,分析了对裂解炉运行周期及分离系统操作的影响,并指出该举措给装置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刘许民 《乙烯工业》2000,12(2):30-35
独山子乙烯装置自1995年8月6日投料开工以来,已4年3个月。目前,化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提高乙烯厂经济效益,优化裂解原料及生产运行至关重要。根据理在化工市场情况,使原料轻质化、烷烃化,同时优化裂解炉运行方案提高乙烯收率、降低能耗、经济效益。因而通过下列几个方面对乙烯运行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裂解原料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宏 《乙烯工业》1998,10(1):14-17
辽化乙烯装置通过优化裂解原料结构,提高了“两烯”收率,延长了裂解炉运行周期,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原料短缺,拓宽裂解原料,抚顺石化烯烃厂乙烯装置6号、7号裂解炉以LPG作为裂解原料生产乙烯。对比了双炉膛和单炉膛裂解液相和气相LPG的优缺点。同时对裂解炉以及后续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得出了以LPG作为裂解原料在工业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000 kt/a乙烯装置在考虑裂解原料加工负荷基础上,再增加1台气体裂解炉,进一步提升装置产能和操作灵活性,以满足轻质化原料加工最大化的目标,以保持经济指标的先进性.改造后,该装置可适应裂解原料重质化和轻质化的大幅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某炼化一体化企业使用中压加氢改质(MHUG)技术对柴油改质,提升柴油品质,同时用作乙烯装置裂解原料;对乙烯装置重质原料裂解炉进行改造、运行优化,使重质原料裂解炉能够适应柴油工况,并且在该工况下运行周期超过90天;为进一步拓展柴油的加工能力,对轻油炉加工柴油的可行性进行测试,将其用作柴油备用炉,使该企业百万吨级乙烯装置柴油加工能力全年维持在3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乙烯装置追求高附加值产率等最佳效益,然而由于乙烯裂解原料来源较复杂、各种油品变化较为频繁,仅实现裂解炉平均出口温度定值控制是不能充分实现乙烯裂解装置的最佳效益的,因此开发深度串级控制是各乙烯装置的目标。介绍了通过一种基于裂解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Smith预估控制方案建立的裂解深度软测量模型,以及该裂解深度软测量模型与APC控制相集成的方法,以实现对裂解炉裂解深度的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天然(煤)气提取装置和液化装置的不断建立以及石油价格的不稳定,烯烃制造商对于以相对廉价的天然汽油作为裂解原料发生了兴趣。大多数制造商十分注意裂解炉对裂解原料(如石脑油和粗柴油)的适应性。以往,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装置生产工艺中,经分离返回的乙烷进入乙烷裂解炉。凯洛格公司毫秒炉裂解技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2021,49(3)
针对乙烯裂解装置原4炉运行模式导致的单炉运行负荷高、对流段超温、炉膛低氧等问题,提出了裂解炉5炉运行(无备用)的进料模式优化方案。从设备运行情况、主副产物收率、装置能耗、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两种裂解炉投料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5炉运行模式的经济性、可行性。结果表明:无备用模式运行时,装置运行状况得以优化;乙烯收率提高,日产量增加约110 t;丙烯与乙烯质量比降低,三烯收率可达60%以上;裂解碳四、裂解碳五和裂解汽油等副产物减少;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燃料油标准的提高以及炼油装置的升级改造,原用作裂解原料的石脑油现大多用作重整原料,导致裂解原料供应不足,另外丁二烯尾气全加氢技术的开展,使用丁烷用作裂解原料的几率逐渐增加。丁烷主要组成为正丁烷和异丁烷。由多种含量异丁烷的丁烷蒸汽裂解试验数据可知,正丁烷和异丁烷共裂解时存在负面效益,异丁烷含量越高将导致裂解产物中的乙烯、双烯和三烯收率降低。因此,对于用作裂解原料的丁烷,应该尽量降低其中异丁烷的含量,以提高丁烷中的乙烯、双烯和三烯收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SPYRO裂解炉模拟优化软件进行裂解原料效益测算评价,指导原料排序及生产安排。对多种裂解原料工况进行模拟,结合乙烯装置及下游装置的整体价格体系EXCEL的测算,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主要产品收率为参考对乙烯装置各路原料进行模拟测算,评价排序,指导生产计划排查,以提高装置的整体效益。介绍了价格体系确定方法,按裂解原料从轻质到重质进行测算,得到了富乙烷气、液化气、轻石脑油、石脑油和加裂尾油的评价数据,为装置裂解原料优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