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4,(2)
随着科学技术和多媒体的普及,高职的声乐教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工具和模式得到了改革,并且进一步的得到了创新。本文通过介绍高职声乐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和应用,进一步的分析了高职声乐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134-137
传统戏曲是现代民族声乐的源头,现代民族声乐是传统戏曲的升华,两者互为映衬,相互支撑,存在着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代民族声乐应借鉴和吸收戏曲精华,使戏曲与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相融合。当前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就是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融合问题。正确看待戏曲对高师声乐的作用,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让民族声乐理论根植戏曲,加强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的融合,是推进高师现代声乐教学多元化改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
声乐艺术是一种以人的身体为"乐器"的表演艺术,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声乐教学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声乐教学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歌唱姿势、发声训练、歌曲表现。文章就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素展开论述,以期为声乐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艺术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声乐相关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要求的声乐人才了,高职院校的声乐人才培养方法亟待改革。本文列出了高职声乐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在声乐教学中大多教师没有将教学用语科学化与规范化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致使某些不难理解的概念模糊化,自然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本文就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应用教学用语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清楚声乐用语。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声乐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一书由王瑞、钟国富、李孟璇著,重庆出版社出版于2017年出版发行。在本书作者看来,当前声乐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很大不同,主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角色转换,学生除了从自己角度去探讨如何进行学习之外,还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7)
<正>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声乐表演课程也不断受到重视。各高校声乐老师就声乐表演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提高声乐教学水平。颜雄心所著的《声乐表演技巧与教学探索》从概念、技巧、表演心理及舞台实践等多方面对声乐表演进行研究,为学生学习声乐表演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案例分析,为高校声乐教学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声乐教学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一直沿用的声乐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刻板,形式也较为单一,与教学实践脱节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教学理念没有充分考虑职业高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实践证明,陈旧的教学模式制约和阻碍着声乐教学的发展步伐,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无法适应我国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势下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创新职业高中声乐教学方案,逐步构建具备创新元素的声乐教学体系,从而加快职业高中声乐教学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Z1)
<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声乐教育被陈旧理念所桎梏,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扮演着权威角色,而学生屈于教育链底层,无法获取主动权。在这种消极的"教与学"关系结构下,不仅导致学生声乐学习兴趣削弱、行为被动,也会造成教师对声乐教研工作的懒惰与滞后。因此,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战略高度出发,必须摒弃固有思维及模式、创新教学思想与方法。《声乐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6)
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学科的课程中,有关声乐方面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激发其内在潜力,使其主动地进行音乐学习。现阶段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师的声乐教学能力也提高了不少,然而声乐教学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所以,需近一步改进声乐教学方式,充实声乐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适合的声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平衡感觉是声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原则,平衡感觉的正确构建是声乐学习的基础保证,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中的位置与呼吸上来探讨平衡感觉构建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提升,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实践能力是声乐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我们应明确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制定全面的教学方案和改革创新策略。声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音乐的灵魂,构造全面和有效的声乐课堂,不断完善声乐教学体系,充分落实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就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和课堂体系进行分析,引入一些实质性的课堂教学策略,并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措施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6):30-32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作为声乐教学的辅助乐器,具有和声性、多声性和复调性等特点,能够与伴奏对象共同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声乐教育的需求,提高我国音乐人才的素质与质量,提升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在声乐教学中,除了注重声乐歌唱技巧之外,还应重视声乐表演的教学。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仅注重了声音的美妙,忽视了声乐的舞台表演能力,使大部分的学生登不了台面,找不到舞台的感觉。笔者从声乐教学中表演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培养歌唱表演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8)
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随着音乐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师生对音乐的感情反应不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物质自然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因为音乐接受者个体在文化的氛围中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和情感反应的传达。音乐接受者在感情因素的主导下,使自己更好的意识到自身在社会的价值,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情感主导"理论特征和对情感与高职民族声乐教育的关系的论述,旨在阐述"情感主导"理念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6)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是世界音乐文化瑰宝,在世界声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在声乐训练和声乐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美声唱法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典曲目。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及演唱特点,总结归纳出其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
<正>王瑞、钟国富、李孟璇撰写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17年4月)一书,紧紧围绕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和课程特点,研究探讨了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具体解决"高校教师如何教"以及"高校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致力于推动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全书共分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
中国的声乐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不过百年,从传统的口传心授到系统化、国际化的教学方式转变,逐步吸收、融合西方的声乐教学优势,结合中国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的特点,更好、更快的促进中国的声乐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6)
声乐教学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中等艺术学校的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单调,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声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刻板,一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所忽视,没能坚持因材施教,对我国民族音乐表现方式和审美特质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中职声乐教学模式要改革、要创新,要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从而促进中职学校声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0)
<正>声乐作为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构成人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它还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文化艺术学科。声乐教学,是教师运用课堂来进行声乐知识讲授的一种形式。各个学校进行声乐教学,是希望通过规范的教学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在声乐方面的造诣,增强学生的声乐演唱功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