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佟钰  荆军航 《中外能源》2012,17(6):85-89
将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回用于循环水系统,是石化企业降低水耗,减少污水外排的有效办法。锦西石化将中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后,焦化装置和重催装置多次发生水冷器腐蚀泄漏,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中水回用现场循环水、回用水水质监测分析,以及水冷器检修调查显示:与新鲜水作为补充水的系统相比,中水回用水作为补充水,微生物种类多,系统更富营养化,更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锦西石化装置水冷器水侧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循环水系统异养菌长期超标,以及黏泥滋生引起的垢下腐蚀及微生物腐蚀。同时,水冷器工艺介质泄漏,进而影响循环水水质,使微生物控制及腐蚀控制出现困难。对此,需要加强循环水系统的杀菌措施,在保证循环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必须避免水冷器泄漏与水质腐蚀形成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及其系统、出水输配系统、回用水应用技术和监测系统.其中污水净化再生技术及其系统是关键,污水净化处理的流程要简单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要为该城市经济实力所能承受,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满足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及其系统、出水输配系统、回用水应用技术和监测系统.其中污水净化再生技术及其系统是关键,污水净化处理的流程要简单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要为该城市经济实力所能承受,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满足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常春芝 《中外能源》2007,12(2):100-102
随着石化行业污水回用技术的成熟,污水回用途径成了制约污水回用的瓶颈。通过对各种回用水途径的可操作性比较,筛选出最佳途径,并通过现场试验,从技术、经济、可操作性方面论证,认为石化污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场作为补充水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污水深度处理后的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石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于循环水补充水、中压锅炉补充水的生产过程,讨论了污水深度处理生产工艺的技术路线及回用效果。并通过数据对比表明,多介质过滤和反渗透技术综合运用于污染物相对复杂的炼厂污水的深度处理,是一种能够保证回用水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石化行业重要的公用工程,其用水量占工业用水量的80%左右,是石油化工领域用水量最大的系统。循环水系统节水状况的好坏,将严重影响整个工业水系统的节水程度。针对炼油企业循环水系统能耗大、运行不经济等实际问题,分析了炼油企业循环水用水网络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超结构建模原理,以循环水用量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水流量平衡、热量平衡、水冷器进出口温度、水冷器温差、整数变量、现场实际条件等因素,建立循环水用水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优化建模工具Lingo建模求解,以获得循环水量最小、网络结构简单的循环水用水网络。以某炼油企业蜡油加氢装置循环水系统为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充分考虑了蜡油加氢装置循环水用水网络的特点,获得了循环水用量最少且网络结构简单的循环水用水网络,有效降低了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成本。优化前后该装置各水冷器用水量对比显示,循环水系统优化后,每小时节约循环水152.09t,占现行冷却水总量的40.9%,按循环水价格0.3元/t计算,每年节约水费39.97万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多数炼化企业新建、改扩建时不能增加用水指标,急需实施节水减排措施。炼化污水的回用,是企业节水减排的重要措施。目前,许多炼化企业采用双膜处理工艺,将污水深度处理后,最大限度实现污水回用。锦西石化污水回用装置采用双膜法进行处理,污水回用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炼油污水作为原水,通过动态砂滤过滤单元、纤维球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反渗透单元,进行炼化污水回用处理。结合锦西石化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工程案例,进行膜污染原因分析。通过水质分析、污染膜片表面形态分析与污染物元素分析,确定了膜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膜污染发生的原因为微生物滋生引起的有机物污染。提出锦西石化污水回用膜污染、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超滤前投加NaClO等杀菌剂,且保证一定的余氯含量,预防膜的生物污染。同时,在反渗透前投加适当富裕量的NaHSO3,防止氧化剂对反渗透膜的破坏,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循环水质超标,引起凝汽器铜管腐蚀结垢等问题,通过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设备运行参数的掌握,了解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对防腐、防垢、防菌藻的重点要求,提高专业运行水平和增强技术监督的有效性。通过技术运用分析,找到循环水质处理更有效的调整方法,控制水中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做好防垢处理;分析腐蚀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做好防腐处理;化学分析水质指标来监测水中微生物的动向,做好防菌藻处理;解决循环水浓缩倍率超标、凝汽器水室管板积垢等问题。避免因腐蚀结垢产生的管道泄漏、爆管导致的停机事件,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循环水系统是石化行业重要的公用工程,它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能:其新鲜水补水量占企业用水量的35%左右,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电耗约占企业用电总量的20%~30%。针对目前循环水系统优化技术研究的不足,从炼油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了水冷器、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循环水管网、现场实际条件等多项因素,对炼油企业的循环水系统进行包括装置用水端、循环水管网、循环水给水系统、回水系统在内的整个循环水系统的全局压力优化,建立了循环水系统的流程模型。以某炼油企业的循环水系统为实例,通过对该循环水场进行压力优化,循环水场的回水压力由原来的0.2MPa降到0.15MPa,循环水场两台循环水泵的供水压力由0.5MPa降为0.4MPa,每年可节电216.24×104k W·h,节约电费123.69万元。  相似文献   

10.
石化企业中水的运用概念非常广泛,包含了水的各种形态和各种水质的水,如蒸汽、新鲜水、循环水、冷凝水等,它参与了石化企业的各个主要生产环节。水夹点技术的原则是:每个用水单元或设备的排放水都是一个潜在的回用水源,每个用水单元或设备都是回用水源的一个潜在用户,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源来实现新鲜水用量和废水排放量的最小化,达到节水减排、挖潜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中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微生物进行实验检测与分析,发现循环水进行前期处理后水中大肠菌群、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分别为5个/mL、110个/mL和0.7个/mL以下,均在安全限度之内;对循环水中的异养菌检测分析发现其值在105~106范围内波动,会造成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危害;提出了影响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主要影响菌类为异养菌的结论,对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的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永全 《能源与环境》2007,(3):84-84,86
对空调循环水进行水质处理,可以减缓设备及管道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生长。通过阐述系统腐蚀、结垢和微生物繁殖的原因和各种水处理方式的比较,建议对于大中型集中空调系统优先采用化学水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余吾煤业公司原矿井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的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产生的回用水水质不高,不能用作生活用水,通过引进连续超滤系统对原系统进行改造,对回用水做进一步深度处理.连续超滤系统由PLC控制自动运行,完成水过滤、反向过滤清洗、压空吹扫等操作,实现了水处理的连续膜过滤,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用水标准,每吨水节约成本1.52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采用物化法工艺处理发动机生产企业乳化液、涂装废水和综合废水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并且深度处理后可回用.根据不同性质的水质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选用了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较低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回用水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傅良 《中外能源》2010,15(4):91-94
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季某石化_丁业区南随塘河水质经常出现pH值碱性超标。经试验证实了其原因之一是循环水场排污水质pH值较高,加上夏天气温高,河水蒸发浓缩和河水流速缓慢,致使水处理剂有机结构打破,产生更多的碱性物质;原因之二是循环水场排污水和沿岸各排口排放的清下水均含有不少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河水中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了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影响了水中的碳酸盐平衡,从而导致pH值的升高。对原有的pH值与溶解氧的关系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关系式。建议循环水场排污水采用微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双膜法处理,处理后的回用水电导率小于300μS/em时送回循环水系统.剩余浓缩污水可排至生化装置进一步处理。对于藻类繁殖问题.建议通过磁处理法灭藻、控制营养和及时捞取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压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存在的现场问题,提出了将锅炉排污水与锅炉凝结水混合回用的新思路,通过现场实施,一方面回收了凝结水,另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低压蒸汽供热系统的腐蚀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庆气田污水回注井主要用来将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回流至地下遮挡层,回注水主要来自气井产水以及天然气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其矿化度较高,含有大量硫化物、Ca、Mg等物质,水质复杂,腐蚀性较强。先后对5口污水回注井井下管柱起出分析和腐蚀检测,发现4口井井下管柱腐蚀严重。套管腐蚀会导致回注污水窜层,甚至威胁到饮用淡水层。对回注污水水质分析显示,回注污水水型为CaCl2型,pH值较低,在5.65~6.52之间,呈酸性,污水中含有大量的H2S、CO2等酸性气体,4口严重腐蚀井单井平均H2S含量为820mg/m3,CO2含量为5%,这些酸性气体在污水中溶解,导致套管腐蚀。提出优化回注井井身结构,下入双层套管;使用非金属套管,加强套管涂层防腐技术研究;下封隔器,封隔油套环空,打入缓蚀剂以保护套管;对井下管柱定期检测、维护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惠州炼油4200kt/a延迟焦化装置引进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的工艺包,采用"两炉四塔"大型化工艺,生焦周期为18h,设计循环比为0.3,焦炭塔顶盖和底盖采用自动卸盖装置。该装置采用单井架水力除焦,冷焦水和切焦水采取一体化处理方式。切焦水补水部分采用新鲜水,净化后的含硫酸性水回用焦池作切焦水补水。由于延迟焦化装置的高压水管道和设备周期性运行,介质压力高,管件壁厚较厚,管件材质较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除焦系统管道和设备腐蚀现象,腐蚀形态主要为应力腐蚀。经分析,回用的净化水氯离子含量偏高及除焦水温相对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应对措施方面,通过限制不合格净化水和氯离子含量高的净化水排入焦池、降低净化后的酸性水和含油污水的回用水量等,可降低除焦水氯离子浓度。同时,应考虑工艺条件的改进,包括降低除焦水水温、限制管道流速以及设备材质的提高,加强设备检测等,降低除焦设备腐蚀对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超滤+反渗透的中试装置对天津分公司化工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排水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现场试验,近五个月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滤+反渗透的污水回用处理工艺,进水浊度变化范围0.5 NTU~7.0 NTU,产水浊度始终能小于0.2 NTU,进水电导变化范围2 500μS/cm~3 000μS/cm,产水电导小于100μS/cm,出水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工艺可行。通过现场试验,选择了合适的运行参数、化学清洗条件,实现了膜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张琰 《中外能源》2011,16(3):97-100
长庆石化先后建设两套70m3/h初级再生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一套60m3/h反渗透浓水回用装置和一套80m3/h凝结水除油除铁装置,采用的超滤、反渗透、陶瓷超滤等新技术,具有装置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应用"超滤+反渗透"双膜系统,其污水水质逐步改善,浊度明显下降,由过去的平均25NTU,下降为8NTU,实现了废水回用,有利于循环水系统的长周期运行,特别在减少换热设备腐蚀和黏泥生成,延长换热设备寿命、提高换热效率上有突出作用;浓水反渗透及二级除盐水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废水高等级回用,在同等工况下,2008年与2007年相比,除盐水消耗量平均减少1663t/d;应用无机陶瓷滤膜技术,又在实现废水高等级回用的同时,将其热能一并回收利用,真正达到高水高用的目的。几套装置合计投资为991万元,新增收益合计为680.2万元,投资收益比为0.69,投资回收期在2a以内。应用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分别用作循环水系统、空冷装置和工业锅炉的补充水,吨油耗水从2002年的1.08t/t,下降为2010年的0.58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