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国内最新的沉积学、地层学理论--层序地层学,对我省二叠系含煤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成序地层格架,对各准层序的古地理(沉积环境的演化、空间配置)进行分析,并用层序学的理论研究我省二叠系含煤地层的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2.
玛湖凹陷北斜坡百口泉组油藏开发过程中油水分布规律复杂,开发过程中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存在诸多矛盾。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开展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并建立统一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呈现为基准面上升及湖侵的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MSC1、MSC2、MSC3等3个中期旋回,其中MSC2旋回厚度最大,为最有利含油层段,垂向上多层含油,T_1b_2~2、T_1b_2~1为主力油层。玛北地区百口泉组层序发育与演化明显受控于构造作用,自盆地边缘向盆地方向存在外坡折、中坡折和内坡折三个坡折带。通过建立统一的三叠系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为油藏开发层系划分和储层砂体对比提供依据,指导剩余油挖潜和加密井部署。  相似文献   

3.
惠州凹陷是目前珠江口盆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通过对本区构造演化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相研究,证实了惠州25鼻状构造带是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位置,能够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本次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将珠江组晚期-韩江组早期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本区处于凹陷缓坡高位区,主要以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为主,未见低位域沉积。该时期主要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物源来自西北部古珠江三角洲,海侵体系域三角洲退积砂体是本区最有可能形成岩性圈闭的沉积载体,受到大套海相泥岩包裹,自东向西部鼻状构造带上倾方向形成岩性尖灭。在落实岩性圈闭有利位置及有利层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属性特征,挑选出与储层岩性变化相关性最强的均方根振幅及波形分类两种敏感属性参数,建立地震属性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的关系,落实砂体上倾尖灭点的位置,同时基于地震分辨率不足造成的实际砂体尖灭点与地震尖灭点的不同,建立正演地质模型,进行模拟,最终落实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4.
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勘探区侏罗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在前人对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车排子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构造区带,分析了勘探前景,指导了这一地区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为盆地侏罗系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在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等多套地层有规模性油气藏发现,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车2井区侏罗系地层分布在一个继承性古隆起上,侏罗系齐古组岩性变化快,发育多个薄互层砂体,从而形成多个岩性油气藏。侏罗系目的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砂体展布特征刻画不清,导致钻井成功率不高。车2井区齐古组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水体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井区东部;井区西部地层剥蚀严重,缺失齐古组地层。以车2井区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钻井、测井及生产资料,通过波阻抗反演技术和均方根振幅属性的提取以及井震结合的方法,预测了该区储层薄砂体的几何形态、分布范围、厚度及物性变化等参数,确定了有利砂体的展布范围,摸清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井区连井对比及单井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赣西长-西向斜煤田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长西向斜的煤系地层属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基于萍乡长西向斜含煤地层岩芯、测并等资料,结合乐平煤系岩石特征、煤质特征、沙泥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该煤田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和聚煤规律,对莲花长-西向斜乃至萍乡乐平煤系找煤方向及成煤预测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含煤岩系主要为中二叠统童子岩组,通过煤岩层研究和对比,认为童子岩组本身为一个完整的层序,可分为3个体系域、2个三级层序(S3、S4)及9个四级层序地层单元(Z1—Z9)。体系域、小层序组和小层序之间的转换面是聚煤的主要层位(即主要可采煤层主要发育在Z2、Z4、Z7四级层序中),含煤地层可编号43层煤,其中可采煤层20层,根据层序地层分析和含煤岩系沉积特点,将含煤地层分为三个岩性段,5个煤组,相对应5个聚煤期和6个成因单元。该区的聚煤作用主要受到沉积环境、古地形和古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从井田野外地质工作及收集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入手,分析该井田成煤的地质背景;研究井田的构造形态、产状及规模;探讨阶梯状断裂展布规律、形成机制及控制煤层的赋存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井田野外地质工作及收集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入手,分析该井田成煤的地质背景;研究井田的构造形态、产状及规模;探讨阶梯状断裂展布规律、形成机制及控制煤层的赋存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从矿区野外地质工作及收集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入手,简述了该矿区区域构造概况;研究缓倾角断裂展布规律、形成机制,分析控制煤层的赋存和分布情况,为煤矿下一步寻找可采煤层赋存的部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断裂构造发育对煤层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及安全生产影响的重要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钻孔及矿井揭露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龙永煤田陈村矿区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对提高煤矿地质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皮里青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皮里青矿区煤层受构造的影响产生结构和厚度变化,总结得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中段主要含煤层段的地层特征,查明了矿区可采煤层的层数和厚度等。在总结该矿区构造特征和变化规律后,可以预测该矿区煤层厚度和结构变化的规律,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采掘效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三交矿区煤层厚度影响着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壳质组、丝质组及无机组分,对煤层瓦斯生成、吸附的影响,盖层厚度、水文地质条件是煤层瓦斯保存的必要条件.三交矿区的特点反映了煤层瓦斯完善的储存空间,沉积期后的构造变动是煤层瓦斯分布的基础格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盘江北缘郎岱地区泥盆系罗富组页岩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部分进展,但受限于勘探程度和研究手段,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采集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典型露头剖面样品,采用有机碳、岩石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从古盐度、古生产力、古气候、海域封闭性等方面对罗富组页岩形成环境进行重点分析,探讨优质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模式。研究表明,郎岱地区中泥盆统罗富组优质页岩以硅质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罗富组顶部,具有高TOC、高硅质、低黏土特征;优质页岩形成于温暖潮湿、相对缺氧、低盐度—正常盐度、中—高等古生产力环境中;裂陷槽断陷活动的强弱是优质页岩形成的根本原因,影响了相对海平面变化和优质页岩内硅质含量的高低以及不同成因硅质的占比,具有“裂陷槽控优质页岩”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新生界,中生界由于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对地层认识较欠缺。本次研究在借鉴冀中坳陷中生界地层层序划分,通过孔南地区古生物化石鉴定、沉积韵律旋回性对比、精细层位标定识别不整合面、井震结合地层对比等技术手段,首次开展中生界顶底界限研究,建立起中生界层组精细划分与对比标准,并开展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化石组合具有典型侏罗系化石组合特征,古生物化石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证实中生界顶为大套安山岩之下一组砂泥岩韵律层的底,其底界为石千峰群之上的含砾砂岩段底界。孔南地区中生界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葛渔城组、杨村组及苏桥组,葛渔城组与苏桥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杨村组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砂体展布主要受北部、东部及西南部3个方向的物源控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岩溶含水系统演化规律,对合理利用岩溶水资源及岩溶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以Fracture To Karst程序为基础,耦合地下水渗流模型和溶蚀动力学模型,构建裂隙岩溶含水系统二维剖面演化模型,模拟不同补给条件下裂隙岩溶含水系统的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演化过程中,两种系统的水位逐渐下降,泉排泄点减少,最终在侵蚀基准面处形成大泉;系统的差异溶蚀形成优势裂隙,袭夺河流补给水流和降雨补给水流,最终形成岩溶管道,降雨补给系统的溶蚀集中在潜水面附近,河流补给系统的溶蚀则向深层裂隙拓展。不同补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泉发育模式,降雨补给系统,泉由汇向源发育,而河流补给系统,泉由源向汇发育。研究成果为预测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和构建合理的演化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曾超 《能源与节能》2023,(8):23-25+29
煤层特征分析及煤层对比是研究煤层赋存规律的重要内容,决定了煤炭勘查及煤矿开发难度。从煤层结构、煤层对比、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对高硐煤矿进行煤层分析,研究煤岩性质及煤岩层在空间位置上的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纳雍县高硐煤矿4号、 32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复杂煤层;其余煤层大部可采,为简单煤层。  相似文献   

18.
东濮凹陷西斜坡W块属于极复杂断块,目前构造形成与演化认识不清楚,从而制约着微构造研究。然而,从其内部沉积发育演化规律上看,发现复杂构造的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W块的两个井区(A井区和B井区),在沙三段沉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W块地层表现为粗砂岩—中砂岩的特征,随着构造应力的转换,W块地层沉积逐步过渡到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的特征,并且在不同亚段沉积时期古水流活动区域也在变化。沙三中4—中5沉积时期,B井区发育稳定的砂泥互层旋回,而A井区砂体发育较差;至沙三中2沉积时期,A井区砂体发育开始变好,B井区砂体发育开始变差。构造活动控制同期沉积作用的进行,古河道的迁移演化反映该沉积时期构造应力的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判断构造应力活动的时间,从而确定断层形成期次,总结断层的发育规律,有利于剩余油的挖潜。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石炭系油气资源丰富,目前石炭系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地区,缺乏对川西北石炭系的研究。因此,为明确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合野外剖面观察实测、实钻井地质资料、系统取样和分析化验等方法,系统地对川西北石炭系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进行精细解剖,建立了石炭系沉积演化模式,优选出有利的储集相带。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西北部石炭系继承了泥盆纪期间的古地理背景,发育典型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南东至北西依次发育潮坪—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等沉积环境,进一步可识别出台内滩、台坪、台地边缘滩等微相类型。其中潮坪、台地边缘滩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岩性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位于马角坝断裂以东一带,厚度较大,靠近生烃中心,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0.
煤层简介     
正植物遗体经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层状固体可燃矿产。它赋存于含煤岩系之中,位于顶底板岩石之间。煤层的层数、厚度、产状和埋藏深度等,受古构造、古地理及古气候条件制约。煤层赋存状况是确定煤田经济价值和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煤层结构:a)简单结构。这类煤层不含夹矸层,但可能有较小的矿物质透镜体和结核;b)复杂结构。这类煤层中含有较稳定的夹矸层。夹石也称夹矸,常见的是粘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