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随着城镇的加速扩大,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得小城镇的面貌不断转换、雷同,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城镇功能和地域特色的消失,使得人们已无法对个性缺乏的整个城镇乃至不同类型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同时,城镇传统特色的消失,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 一、小城镇景观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现实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小城镇建设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景观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整体建设缺乏统一性和整体规划建设意识、缺乏特色景观、小城镇形象趋同、形象单调、内涵缺乏等"病症"由此滋生.  相似文献   

2.
周枫  陆慧敏 《小城镇建设》2011,(5):88-90,100
街道景观是体现小城镇人文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外部空间环境,是小城镇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新时期城镇化与现代化快速发展,特色型小城镇需要坚持保持原有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本文以绍兴下管镇商业街改造为例通过对街道建筑、环境、道路、空间景观等方面的改造,使之既保持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城镇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构建系统科学的整治评价体系是保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绩效的基础。本文从特色风貌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绩效,引入城市意象理论,结合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10个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口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区域风貌方面改善绩效显著,但边界的构造维护方面相对较弱。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提出小城镇环境整治优化策略:小城镇特色风貌构建应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乡土景观在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城镇化阶段,在全球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影响下,小城镇乡土景观逐渐衰退或被同化.笔者归纳了乡土景观具有的四大特点: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将乡土景观涵盖的内容进行分类.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了在小城镇规划中保护乡土景观的途径:增加乡土景观保护的专项规划内容,对特色乡土景观的认定与保护,对乡土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边坡治理与景观特色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沿江城镇边坡治理中的景观建设是三峡景观特色构成的重要因素,但现行的三峡库区边坡治理,仅考虑了安全因素,而忽略了景观特色因素,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三峡的景观,影响了重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三峡及重庆精神文化的建设。本文提出了三峡景观区城镇边坡治理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并从边坡绿化的植被特色、人文特色、景观特色和综合特色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三峡库区城镇边坡绿化应体现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城镇在建设中景观特色的缺失,提出优化小城镇景观特色过程中坚持有机融合、为人所用、地域特色、与时俱进"四个基本原则",并分析其实施中思维方式的转换与设计方式的拓展.提出了提升安徽小城镇景观特色具体路由和运作机制的五大层面.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对山地城市重庆而言,道路及市政设施边坡的绿化则是呈现特色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重庆边坡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并从边坡园林绿化的植被特色、人文特色、景观特色和综合特色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重庆城区边坡园林绿化应体现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当代小城镇街道和广场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小城镇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其主要景观要素的街道和广场设计,自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小城镇分布地域广阔,历史文化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传统村镇是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的聚居群落,它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既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又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秦皇岛市的地域特色与乡村景观现状进行了概括与评估.从休闲旅游型乡村景观的特性、影响因素、发展原则、规划与步骤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发展模式、发展定位与发展深度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提出在秦皇岛市休闲旅游型乡村景观营建中需巧妙地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尊重现有自然与人文资源,以长远角度出发从景观、产业、旅游三方面合...  相似文献   

10.
现代小城镇的建设应体现景观与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将景观效应与使用功能、历史文化、生态作用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塑造特色城镇。本文根据小城镇绿化景观的现状,对现代小城镇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导思想、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景观作为自然环境载体与文化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地域人文地理特征和精神文化。基于文化景观视角对陕南小城镇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人工建构、人文内涵等层面解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揭示其与小城镇特色的内在关联,从而构建包含自然山水格局、镇区空间风貌和历史文化风俗等基本要素的小城镇特色分析框架。结合勉县典型案例进行特色分析与评估,识别小城镇特色基本类型。进一步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理念和原则,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特色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灿  朱曙峰 《浙江建筑》2007,24(4):10-11
通过勾仁大道景观设计,说明了道路的个性化景观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周边建筑和地形等元素的有机协调来实现,同时也可表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通过这种表现,更有利于创造既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从而体现道路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嘉绒藏区灾后重建中景观与生态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后重建应注重生态的维护与改善对城镇发展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延续民族地区的传统文脉,同时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自然,合理布局.嘉绒藏区由于地处川藏的过渡地带,对生态的维护与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以嘉绒藏区小金县长坪村、双桥村灾后重建规划为例,从村寨总体轮廓景观、节点景观、人文建筑和绿化景观设计等方面做了探讨,尝试从当地传统藏寨和藏居中汲取创作灵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嘉绒藏区景观体系,从而试图探寻一条适宜于嘉绒藏区灾后重建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缔造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娟 《城乡建设》2009,(7):63-64
城市景观与建筑形式、规划道路等要素共同构筑着不同风格的人居环境。地形起伏,池水荡漾,翠竹山石,树荫稀疏等构景元素,从形态、色彩、质感、层次、体量等方面表现出独有景观风格和人文特色。如果再赋予特有的文化内涵加以表现,如诗情画意、社会历史传说等因素,则需要在景观设计时,加以着重考虑,融合文化于景观,表现出景观文化,并落实于具体营建过程,才能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表现出特有的景观风格,创造出富于文化内涵的人居环境,实现缔造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梦想。  相似文献   

15.
创造有独特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意境是万达度假酒店产品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西双版纳文华度假酒店的景观规划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和传承当地文脉基础上,根据当地独特的热带雨林的自然条件及傣族的人文资源,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传说故事、建筑特色、材料工艺等纳入到景观设计可利用资源的范畴,通过清晰的文化脉络和艺术的空间规划手法,营造出了云水禅心、雨林天堂的文化意境景观。  相似文献   

16.
从地域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溪流景观地域性特色的因素,探讨了基于场地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周边环境彰显溪流景观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从而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溪流景观。  相似文献   

17.
王晶  袁犁 《山西建筑》2011,37(10):4-6
以小城镇失落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景观空间的景观、特色和功能是影响小城镇景观空间的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落原因,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的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尝试从城乡景观生态一体化、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形象、产业转型的要求和居民对绿地的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构建大环境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合理规划绿化景观空间结构,塑造符合小城镇自身特色的城市形象,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措施.以期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内容、重点和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作为小城镇建设一个重要部分的绿地系统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融合下的小城镇,是我国众多小城镇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们是在某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或多或少受到外界强加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景观形象。本文正是基于对此类小城镇——广东省赤坎古镇的特色形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景观形象延续和提升的策略,使此类古镇在新时期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并对传统小城镇景观形象的保护和更新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八景"是对某一地区风物、历史、人文等要素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明、清时期形成的磁州八景、八景诗、八景图,是磁州当地风土地貌和人文特色的体现,文章通过分析磁州八景、八景诗、八景图的景观要素,为进一步挖掘当地特色景观文化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