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钢铁》1989,(8)
中国金属学会第五届轧钢过程节能学术会议于1989年4月25~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洪都钢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轧钢厂、高等院校、科研设计等单位的代表共79名。会议共收到论文37篇,其中会上宣读32篇,并由代表评选出3篇优秀论文。与会代表对我国近年来轧钢过程节能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认  相似文献   

2.
《钢铁》1993,(12)
中国金属学会第五届轧钢学术年会于1993年9月13~15日在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冶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各省市冶金厅局以及机械部、中汽公司等单位共19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赵林春同志主持,山西省冶金厅、太原钢铁公司、冶金部科技司、轧钢学会的有关领导同志作了发言。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其中大会宣读论文19  相似文献   

3.
《轧钢过程节能会议》于1981年9月20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有关各轧钢厂、设计、科研、高等院校等单位代表共73人出席了会议。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部钢铁司、能源办,上海市、浙江省冶金局、上海市金属学会等部门有关的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7篇,其中大会宣读7篇。与会代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方针政策的精神,深入地分析了我国轧钢过程能耗基本情况,对有关学术论文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节能措施,这对当前开展节能工作都是有益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轧钢过程节能的潜力很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属学会第三次轧钢学术年会于1987年10月7日至11日在宝钢召开,来自全国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会议以大会,小组会结合的形式就国内外轧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学术交流。分钢管、钢板和综合组开展讨论。代表们就到2000年的轧钢发展趋  相似文献   

5.
《钢铁》1982,(8)
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轧钢工艺节能学术会议于1982年5月18~23日在广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轧钢厂、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部门等46个单位,66名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部能源办,广东省、湖北省、辽宁省、上海市金属学会和上海市、广州市冶金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技术专题报告36篇,大会宣读14篇.交流了自去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一届轧钢工艺节能学术会议以来,轧钢工序节能在加强管理、改革工艺、改进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采用新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分组对轧钢工序节能的形势、规律、方向、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6.
《钢铁》1986,(11)
冶金部轧钢情报网,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联合召开的冷轧窄带钢生产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2l~25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74个各有关单位的12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共交流了68篇论文,其中有19篇被大会评为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7.
《钢铁》1986,(1)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和冶金部轧钢情报网共同组织的第六届全国初轧会议于1985年10月10~14日在太原钢铁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初轧厂、冶金院校和设计院所等54个单位共89名代表。山西省冶金厅、山西省科协、太原钢铁公司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39篇论文,大会宣读17篇,其余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介绍讨论。中心议题是总结五届初轧会议以来在初轧生产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8.
《钢铁》1988,(7)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焊管学组于1988年4月10~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焊管学术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院、设备制造厂家及各焊管厂家共75个单位的111名代表。会议共发表了包括综合评述、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分析和理论探讨等共27篇论文,反映了自第二届焊管学术年会以来焊管生产、技术、科研所取得的进步,大多具有较高水平,会议从中评选出6篇优秀论文。会议认为,近几年我国的焊管工业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9.
《钢铁》1992,(1)
由冶金部科技司、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自动化学会、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首届全国轧钢自动化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17~21日在湖南省大庸市科技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的77个单位15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8篇,其中75篇已收集在会前出版的《全国轧钢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中。会议同时还分发了《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庆祝建院十七周年学术报告论文集》、《工业计测系统入门》、《计算机集成制造》、《全国计算机控制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下册等资料。这次会议除分大小会宣读论文外,还专门组织召开了“轧钢自动化“八五”发展方向”的专题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0.
《钢铁》1988,(11)
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委会和鞍山金属学会联合筹备召开的“1988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会议”,于8月19~22日在鞍山召开。来自全国31个单位的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其中107篇会前收到的论文均已装订成册(共五册)。这些内容丰富的论文部分地反映了我国塑性加工领域中研究的新进展和具有本国特色的新技术,表明其理论的研究与实际还是密切结合的。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委会理事长、鞍山金属学会理事长、鞍钢总工程师龙春满同志到会祝贺,并  相似文献   

11.
1980年9月29日~10月4日国际轧钢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490名代表出席会议,除日本外,共邀请了21个国家和地区178名代表参加。中国金属学会派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论文113编,全部编入分两卷出版的论文集中。除三篇特约报告外,其余110篇分为  相似文献   

12.
《特殊钢》1983,(5)
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轧钢年会于1983年7月10~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轧钢改造和发展规划。会议收到论文72篇。会议讨论了轧钢技术的如下发展动向:1、连续铸锭有明显的发展;2、连续工艺进行工业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钎钢组80年度钎钢技术经验交流会于5月20~26日在成都召开,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付主任委员赵林春工程师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生产厂、矿山、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共25个,代表57名。会议收到论文19篇,会上除宣读交流钎钢专业论文16篇外,还宣读交流了风动工具、钎头等专业的论文。会议交流内容丰富,反映出我国钎钢的科研、生产都取得了新进展,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小钎杆使用寿命达150米/根,大钎杆达500米/根。理论研究也有较大进展,弄清了某些理论问题,如55SiMnMo钢正火上贝氏体的形态与常规贝氏体形态的  相似文献   

14.
《钢铁》1991,(1)
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轧钢学术年会于1990年10月20~2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冶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各省市冶金厅局以及机械部及其所厂校等79个单位15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理事长龙春满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会上宣读了冶金部殷瑞钰副部长的书面发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我国轧钢生产技术发展战略问题。会议从收到的论文中精选出45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与会代表就我国轧钢生产发展战略、科技进步以及改善品种结构诸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和热烈的讨论。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轧制技术与理论研究座谈会于1982年8月19~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轧制理论组主持,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院、企业研究所等29个单位共4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钢铁》1982,(9)
中国金属学会于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经验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金属学会三十个专业学术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委员和学术秘书,还有连续铸钢委员会筹备组的同志,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金属学会的专职、兼职干部,以及中国金属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同志,共一百一十二名代表.这次会议受到了冶金部领导的重视,黎明副部长亲临会议并讲了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也派同志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总结交流各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经验,以便改进工作.在大会上介绍经验的有:选矿、金属学及金属物理、粉末冶金、炼铁、冶金过程物理化学、轧钢、轻金属冶金、热能与热工、无损检验、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十个学术  相似文献   

17.
《钢铁》1993,(3):86-86
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冶金部科技司,上海金属学会和河北省金属学会联合组办的第六届全国板带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11月7~10日在上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的钢铁企业(厂)、科研、设计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近70个单位的18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近80篇。  相似文献   

18.
第四届全国轧钢过程节能会议于10月9日~13日在昆明市召开。会议有110名代表参加,共发表论文8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7篇。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交流了轧钢节能经验,肯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于1988年6月15~1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首届金属塑性加工润滑技术研讨会。来自冶金部、石化总公司、机械电子部和轻工部等所属工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46个单位的79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53篇。经大小会议宣读与讨论,最后评选出9篇优秀论文。会议总结和交流了我国在金属塑性加工工艺润滑领域所取得的各项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学术委员会和金属学及金属物理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第二届轴承钢学术会议"于1982年6月9日至13日在无锡举行.到会代表128名.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其中特邀报告11篇,学术论文27篇.会议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