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继峰 《压力容器》2008,25(4):53-55
阐述了材料力学性能随板厚范围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举例说明当考虑封头加工成形减薄量而增加板厚时,在相同设计温度条件下,由于板厚的增加有些材料许用应力会相应降低,导致封头成形后的最小厚度不能满足强度要求。总结了当封头设计厚度处于相应材料厚度临界值时,设计人员应适当增加最小设计厚度、工艺人员应考虑尽量减小成形减薄量,以保证封头成形后的最小厚度仍能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水平剪切波在板表面附着物厚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表面附着物厚度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波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SH波的频散效应对板表面附着物厚度变化敏感的特性,实现对表面附着物的厚度进行无损检测。建立SH波在双层结构中的波动模型,并求解出双层弹性介质中SH波的波动方程。针对工业中出现的水垢等多种附着物厚度检测实例,绘制SH波群速度随附着物厚度变化的曲线,并进一步提出SH波检测板表面附着物厚度的具体实施方法。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钢板—石灰膏涂层模拟的锅炉水垢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测定低频段和高频段的SH0模态的群速度,可以分别对较厚附着层和薄厚度附着层的厚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
机构运动参数和尺寸(图1) A_0A_(?)B.机构内死点位置A_0A_(?)B_(?) 机构外死点位置φ_0=∠A_iA_0A_a 曲柄的死点位置角,由曲柄内死点位置A_。A_1转至外死点位置A_。A(?)  相似文献   

4.
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重要的受压元件之一,管板的合理设计对降低设备费用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管板的强度计算又是管板合理设计中很关键的一步。为此,应正确理解管板名义厚度、管板有效厚度和管板最小厚度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热压机是人造板和亚麻板生产的重要机械装备之一,各种人造板和亚麻板的净厚度要靠厚度规定型。但由于结构的原因,国产热压机厚度规使用时间最长3个月就变形。为解决此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对厚度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1厚度规的结构、变形现象及原因11厚度规结...  相似文献   

6.
针对轮辋厚度参数的在线检测,提出了基于双相机的轮辋厚度参数检测方法,其中图像配准是影响该参数计算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轮对轮廓线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配准板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方法,设计了图像配准步骤,采用仿射变换作为图像配准中的变换模型。为保证配准精度,在综合考虑配准板上特征点的数量和特征点的分布的基础上设计了配准板。通过图像配准实验,提取了配准板特征点坐标,求解了仿射变换矩阵。实验表明,该方法的配准精度为2个像素。  相似文献   

7.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核辐射厚度自动测量系统。这个测量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冷轧钢、铜、铝等金属带及非金属带的厚度。对于冷轧钢带(板)的厚度测量范围是01~6.0毫米。测量精度是±0.005毫米或±0.5%。此仪表系统采用放射源镅—241。测量原理是根据被测物对放射源放出的低能γ射线的吸  相似文献   

8.
系统转动惯量增大时,望远镜系统的跟踪性能下降,稳定裕量减小,过渡过程时间增长,大角度调转时间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提高系统性能.通过对望远镜大型结构件四通在两种不同厚度焊接加强筋板时的分析和性能比较,得出将加强筋板厚度由10mm减小为6mm,四通的结构强度有所下降但在允许范围内;一阶谐振频率有所增加;四通质量和转动惯量数值分别减少(18~16)%.厚度的变化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压力容器厚度的选取,以及厚度变化对强度的影响。阐述了当图样设计厚度处于相应材料厚度范围临界值时,材料许用应力随板厚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并举例说明当制造工艺人员考虑加工成型减薄量而增加板厚时,材料强度会降低,设计人员必须增加最小厚度值以保证受压元件成型后的最小厚度仍能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原理,推导出均布载荷作用下变厚度圆薄板轴对称弯曲的变分列式,应用计算代数系统Mathematica编制程序,计算得到不同板厚参数下的挠度方程和最大挠度因子。结果表明,里茨法的计算过程易于实现程序化,计算精度高,在求解变厚度圆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时是有效的。与等厚度板相比较,变厚度板在弯曲刚度、抗屈曲和振动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变厚度圆薄板的厚度通常仅是半径的函数,并且受到的载荷关于板轴线对称,求解板的变形、内力、应力等即形成变厚度圆薄板轴对称弯曲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和解决机器人滚边后的质量问题(压合缝隙和翻边厚度),提出了滚边后板件的压合缝隙测量方法,其次,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在常见的滚边参数中选择设置不同的滚边参数,形成多组正交试验模型,并计算出每一组模型滚边后的铝合金滚边板件的压合缝隙和翻边高度,并用正交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得到的多组压合缝隙和翻边高度进行数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滚边后外板翻边边缘有被滚轮压薄;各参数对滚边后压合缝隙大小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不同;各参数对滚边后中间高度的影响不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铝合金靶板厚度对靶板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的影响,对直径8 mm球形破片侵彻不同厚度铝合金靶板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靶板侵彻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下靶板厚度对破片侵彻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靶板厚度在3 mm~10 mm范围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值幅度随破片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靶板厚度与靶板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的关系,选择合适厚度靶板对破片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溢恩 《压力容器》1994,11(1):60-64
为了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原三部“设计规定”修改后,上升为国家标准“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之后,在压力容器设计时,关于厚度附加量的组成有所改变。 GB150—89参照ASME规范以及等效采用ASME的日本JISB8243规范,将厚度附加量C的组成减少为两部分,即C=C_1 C_2,其中C_1为钢板或钢管厚度负偏差;C_2为腐蚀裕量。设计时不再考虑原三部“设计规定”中的C_3,C_3为加工成形减薄量。即图样上注明的厚度,不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双管板换热器管板结构的多样性,其管板厚度设计方法目前国内没有标准可依。针对某U型管及固定管壳式换热器双管板结构,根据SW6软件相应模块进行管板厚度近似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对管板结构进行热应力分析和优化设计,进一步讨论了聚液壳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双管板换热器管板厚度采用SW6软件近似计算是安全的,但结果过于保守。有限元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管板厚度,为双管板换热器管板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阶梯变厚度齿轮的横向弯曲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轮毂、腹板、轮缘的齿轮结构特点,将其简化为一阶梯变厚度环板,应用Mindlin中厚板理论推导了他横向弯曲振动的频率方程,求得了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并通过大量算例分析了影响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是齿轮的厚径比和轮毂与腹板的厚度之比,在中厚板理论适用范围内(厚径比小于0.5)及轮毂与腹板厚度比小于2的情况下,本文理论计算可以获得很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带材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中,并利用单片机加以实现。实践证明,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目前国内中小型轧机厚度控制的技术改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轴对称壳谐振子绕其中心轴旋转时,其振型相对壳体将发生移动,称为环向振型的进动。振型的进动角(?)与壳体转过的角(?)有一恒定的关系(图1),可写成(?)=K(?)_1(1>K>0)(1)K 称为振型的进动因子。作者在文献中,对等厚度轴对称壳振型的进动情况作了详细分析。由于实际加工条件的局限和出于某些特殊要求的考虑,实用中的壳体总是变厚度的。本文主要研究变厚度轴对称壳谐振子旋转时环向振型的进动情况,给出圆柱壳和半球壳的具体结论。同时还讨论了半球谐振陀螺中采用n=2(四波腹)环向振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步法在二次冷轧钢板表面电镀金属铬层和氧化铬层得到了镀铬钢板,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镀铬钢板的铁溶出量,应用电化学方法测试镀铬钢板的极化曲线,采用湿热试验、盐雾试验和贴滤纸法评价了镀铬钢板的耐蚀性能,采用落锤法评定了镀铬钢板与油漆的结合强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氧化铬层厚度一定时随着镀铬层厚度(单位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侧柱支撑方式固定肱骨距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此类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一名63岁老年女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右侧肱骨及左侧胫腓骨的CT平扫的影像学资料存储为DICOM格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重建肱骨、腓骨及骨水泥模型。利用逆向扫描及重建建立肱骨近端钛合金锁定板模型,按照肱骨距缺失的骨折形式截骨,并按照不同工况组装模型。将模型分为A、B、C三组即单纯钛合金锁定板组、钛合金锁定板联合自体腓骨植骨组、钛合金锁定板联合骨水泥组。并按螺钉数量不同分组(AE组、ACE组、全螺钉组)。利用Workbench 2021 R1做力学分析,设置各模型弹性模量、泊松比、接触方式后,计算肱骨模型的最大位移及钛合金锁定板的最大等效应力。结果 A组中A1肱骨最大位移为4.6936 mm, A2肱骨最大位移为4.6065 mm, A3肱骨最大位移为4.5814 mm; A组中A1钛合金锁定板最大等效应力为238.69 MPa, A2钛合金锁定板最大等效应力为246.85 MPa, A3钛合金锁定板最大等效应力为247.33 MPa。B组中B1肱骨最大位移...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使用溶胶—凝胶法在 Si( 0 0 1 )基片上制备不同厚度的铁电铌酸锶钡薄膜的过程 ,使用 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拉曼散射光谱等方法研究薄膜的微结构与薄膜厚度之间的关系 ,薄膜的厚度一直能够达到 5 μm。实验发现 ,随着厚度的增加 ,SBN60薄膜在 ( 0 0 1 )方向的优先取向性越来越好。在逐层生长的过程中 ,处于底层的膜层能够起到缓冲层的作用 ,以逐渐改善薄膜与基片之间的晶格失配 ,从而使得晶体的结晶取向性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