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CNG具有易燃、易爆和易泄漏等危险性,其运行设备又处于高压状态,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加气站场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巨大的风险和破坏,因而研究CNG加气母站运行风险及模拟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对CNG加气母站的安全管理和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阐述了CNG加气母站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CNG加气母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挪威DNV公司开发的SAFETI软件,结合数学模型对某CNG加气母站进行事故后果模拟。通过构建针对性强的事故模型,对CNG加气母站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和风险程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较真实的事故影响范围曲线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可以为CNG加气母站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15日,随着CNG(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技术人员启动压缩机,位于芒市帕底工业园区的高达化工CNG加气母站顺利通气投产。据悉,高达化工芒市帕底CNG加气母站是我省第一座通气投产的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据介绍,CNG加气母站是专门为CNG汽车提供燃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石化吉林石油分公司大岭CNG加气母站冬季供气量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进行了保供增产方案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增加2台三级压缩机和2台一级变频管道增压机两种方案在生产能力、投资费用以及工艺运行效果的特点,结果表明,增加2台三级CNG压缩机的方案更适合大岭加气母站的增产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CNG汽车加气站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CNG站的安全状况和国家财产、站场员工以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因而对CNG站的安全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一种评价CNG站安全现状的新模型:即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CNG站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其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对CNG站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考虑了影响CNG站安全的16个主要因素,建立了CNG站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对安全现状建立了“优、良、中、及格、差”5个评价等级。从评价实例可以看出,此模型有实用价值,能为CNG站管理者提供新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CNG站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械/液压活塞式CNG加气子站,以拟建子站的位置、面积、日加气能力等参数为基础,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行业经验,给出了CNG加气子站主要设备(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卸气柱、压缩机、程序控制盘、储气设施、加气机、控制系统等)的选型方法,合理有效地配置CNG加气子站设备,对提高加气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液压平推式CNG子站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其管束拖车有待更新的情况,在简要介绍液压平推CNG加气子站和标准CNG子站的工作原理、特征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后叙述了将前者改为后者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造为标准子站的方案和对投资的经济分析,表明改造后可以节约运输费用46%,引入公交车加气后销量可增加20%,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防止管束车气瓶工作压力超过20 M Pa,减少设备运行故障和安全隐患,改造投资2.68年可收回,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黑沿子加气站投产初期,因为天然气气质较富,造成CNG压缩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润滑效果差造成活塞环磨损断裂,机组排气量大幅度降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黑沿子加气母站压缩机组活塞环和缸套的改造方案,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所选的改造方案适用黑沿子加气母站的具体环境,压缩机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CNG加气站使用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2005年,大港油田为改变CNG站在销售、记账和收费等过程中存在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成本费用高、管理漏洞大等缺陷,率先在全国引进了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但由于加气机、柱不具备卡机联动功能,无法实现定额定量加气,为此,作者对卡机联动、通讯功能及定额、定量加气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文章在阐述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分析、改进及该系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CNG加气站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引起CNG站最危险的事故——爆炸的原因,建立了以“爆炸事件”为顶端事件的CNG站事故树,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找出了CNG加气站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措施,为CNG站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同时提高了CNG站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压缩天然气(CNG)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清洁汽车燃料,通常以加气站的形式向各类车辆进行加注。其中,加气子站的设备较为简单,适合在没有固定天然气来源的地方建设,易于在城市中推广。CNG具有压力大、易燃易爆的特点,且站内车辆来往较为频繁,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造成周边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介绍了一种CNG加气子站事故模拟分析方法,可供CNG加气子站事故后果定量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1.
L-CNG加气站的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CNG加气站既适合对LNG汽车加气,也适合对CNG汽车加气,是一种投资省、占地少、能耗低、噪音小、充装速度快、不依赖管网、灵活方便的多功能加气站。通过对CNG常规站、子母站,LNG站及L-CNG站等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类加气站技术经济性和适应范围,着重对 L-CNG加气站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L-CNG加气站在投资和运行费方面都低于CNG常规站和子母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具备LNG气源条件并推广应用CNG汽车的地区应积极建设L-CNG加气站。有助于城市加气网点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推进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建立一种评价CNG站安全现状的新模型:即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CNG站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其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对CNG站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人、物、管理和环境4个方面考虑了影响CNG站安全的16个主要因素,建立了CNG站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对安全现状建立了"安全,欠安全,不安全"3个评价等级。并设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车用CNG(压缩天然气)的普及和推广,对CNG汽车的加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国家标准中规定车载CNG加气的最高压力为20MPa,但CNG加气机的加气压力与车载气瓶的压力之间存在着不一致,通过对加气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分析加气机与气瓶之间的压力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意见,使加气压力更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CNG母站的主要工艺流程、耗能设备及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CNG母站主要作用是为CNG子站及CNG点供用户提供槽车气源,站内压缩机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且功率较大,耗电量大,电费支出在运行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压缩机电机节能改造进行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考虑到站内槽车充装的过程使压缩机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轻载工作状态,且异步电机在轻载状态效率极低,电能损耗极大,但使用同步电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文中主要就CNG母站压缩机异步电机改造为同步电机实现的节能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何鑫 《天然气与石油》2006,24(6):56-58,70
随着CNG技术的广泛应用,天然气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CNG站将逐步使用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大港油田CNG站2005年引进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我们对卡机联动、通讯功能及定额、定量加气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改进,使系统在应用上更加快捷、高效、准确。从卡机联动系统功能、卡机联动改造分析与研究以及系统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汽车采用CNG(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各地纷纷筹建CNG加气站。文中分析了建设CNG加气站时,采用CNG液压撬装子站增压方式和CNG车载瓶组拖车储气手段的加气工艺流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案较传统的压缩机加固定储气瓶组的加气工艺流程,具有安全可靠、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较简单、施工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CNG技术的广泛应用,天然气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CNG站将逐步使用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大港油田CNG站2005年引进卡机联动及网络管理系统,我们对卡机联动、通讯功能及定额、定量加气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改进,使该系统在应用上更加快捷、高效、准确。文中从卡机联动系统功能,卡机联动改造分析与研究以及系统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魏滨 《天然气技术》2011,5(3):54-55
为研讨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电解式测定法和激光吸收光谱法3种CNG水露点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误差影响因素,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销售分公司雅安CNG加气一站和加气二站CNG水露点测定结果为例,依据3种CNG水露点测定方法的测定原理,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各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雅安CNG加气站水露点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LNG加气站与CNG加气子站合建后的安全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