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文一 《建筑》1999,(9):21-22
一、“建筑与环境”导读1.环境问题与建筑目前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也就是称之为“问题”、急需“整治”和“保护”的“环境”,主要指的就是人类所直接依赖的自然资源状况。以这种“环境”概念为基准,“建筑”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以及由此构成的形态。“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建筑与环境”课题的出发点。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不少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建筑理论、方法与实践。这方面的探索尝试建立“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最优配置,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别于普遍流行的“国际式”建筑定势…  相似文献   

2.
迈向知识时代的建筑与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筑与环境"导读1.环境问题与建筑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有霉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等等现象表明,人类所直接依赖的自然资源(能量资源和物质资源)状况是指数级恶化的趋向。目前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可持续绿色建筑的国际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苦果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针对资源与环境,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性,资源基础的完整性,使自然资源、能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建筑与人的环境健康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认识上有了革命性突破。80年代初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第14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华沙宣言》中,明确地向世人指出建筑物的不适当设计与用社会对人类造成直接损坏或潜在隐患,号召建筑师们把建筑学科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空间综合艺术的科学加以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0 前言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异常和环境的污染,对人类高度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的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翁亮 《上海住宅》2004,(11):35-37
现代建筑利用工业技术为人类建造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对资源的破坏也十分明显。全球50%的能源消耗于建筑,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绿色主义”的兴起,并开始与建筑学结合,人们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了建造节能建筑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建筑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极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对人类存在着消极、破坏和有害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正随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日趋严重。人类污染了环境,被污染了的环境反过来又危害人类,最终制约了社会的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产生,将满足人们对住宅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其“绿色”的本质是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即为自然环境,是和人类息息相关的。人类生存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为环境,也就是建筑。生态建筑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探讨未来人类社会将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未来的生态问题。生态建筑不仅仅要体现现代的美学构造和技术,还应该体现出建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不断增加环境负荷。提出发展“绿色建筑”,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建筑物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手段。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改变和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过程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和评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把绿色生命的概念赋予建筑是为了让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机理,使建筑与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与环境管理1.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与危害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 ,建筑物及相关的人类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产生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从消极面看就是环境危害。半数以上的环境问题源于规划和设计阶段 ,而建造过程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具体影响见表 1:表 1 建筑物各阶段环境症状明细各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编码规划与设计阶段   (略 )建造阶段能耗大 ( 1)建筑垃圾污染 ( 2 )施工噪音污染 ( 3)大气污染 ( 4 )水污染 ( 5 )材料污染 ( 6 )施工组织不合理 ,劳动资源浪费 ( 7)建筑技术落后 ,生产效率低 ( 8)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改革以来我国思想界出现一股文化热,曾几何时,这股热潮也刮到建筑界。将建筑置于文化的范畴来考察是一种思想进步,这摆脱了把建筑看成“庇护所”、“机器”、“空间”、“环境”之类、单纯从建筑本身来认识建筑的传统思想方法,在建筑与人类社会、历史,当然也就是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中研究建筑,不仅能更为深刻地揭示建筑的本质及其在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位置,促使建筑更好地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且也使建筑师们高瞻远瞩,增强了自豪感与使命感,对于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15.
范林 《山东建筑》2003,(4):28-30
“技术发展的冲击,导致了依赖人工气候的与照明的建筑环境的出现。这种做法对于某些特殊问题是可以的,但建筑设计应当是在自然条件下创造适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环境的过程。”——《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建筑垃圾现状调查和污染环境的危害分析,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结合钢结构建筑“轻、快、好、省”四大优异特性,提出:新型工业化钢结构建筑不仅考虑工程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其不仅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时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标,可创建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各种资源能循环使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新模式;发挥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可构建循环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可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破解“建筑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的困局,减少建设工地扬尘,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将建筑污染关进绿色建筑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新型建筑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理玉 《建筑》2000,(4):39-40
当前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并大力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人类如何营造自己栖息、生存的居住环境 ,对新世纪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 ,部分著名的建筑学家认为 2 1世纪建筑将推出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建筑、健康型建筑、特色建筑等类型的建筑。一、新世纪绿色环保建筑将大行其道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类的消耗又太大 ,接下来人可能会不得…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当今社会,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在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高度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的建造行为很大程度伴随着资源环境的破坏。日本研究表明,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所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等。在能源方面,建筑业也是个耗能大  相似文献   

19.
《中州建设》2012,(19):28-28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有数据显示:建筑全过程对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方面:能源为50%,水资源为42%,原材料为50%,耕地为48%;污染方面:空气污染为50%,温室气体排放为42%,水污染为50%,固体废物为48%,氟氯化物为50%。可以看出,建筑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和排放。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理玉 《建筑安全》2000,15(4):34-35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重视并大力开发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品。在新世纪 ,人们将进一步考虑如何营造自己栖息、生存的居住环境 ,并对新世纪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 ,部分著名的建筑学家认为21世纪建筑将推出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建筑、健康型建筑、特色建筑等类型的建筑。1 新世纪绿色环保建筑将大行其道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的消耗又太大 ,人类可能会不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