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改进文件系统的性能,提出的文件系统既具有自适应的RAlD3和RAID5混合结构,又能根据缓存数据在缓冲区的活动性不同而分类缓存,数据被延迟刷新到磁盘来减少、合并写磁盘的次数,进一步采用自适应的文件条带策略来优化文件访问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文件系统能按需自适应地读写多媒体数据和事务处理数据,当文件系统负载低时,可以尽量积极地将文件分布到所有磁盘来最小化I/O的反馈时间;反之,在系统负载高时,将文件分布的范围小一些以便最大化文件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嵌入式处理器中寄存器堆的功耗,提出一种基于限制取指的寄存器堆延迟写回技术.对于嵌入式处理器,传统的寄存器堆延迟写回技术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文中根据处理器前端比后端快的特点,采用限制取指技术提高寄存器堆延迟写回的效果,不仅大幅度地消除了对寄存器堆不必要的写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处理器前端的功耗.FPGA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程序性能的情况下,应用该技术后,EEMBC程序对定点寄存器堆的写操作减少了35%,对ICache的访问减少了15%,且没有额外的开销.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如何彻底清除Flash型安全存储器中敏感数据这一课题,提出一种逐块清除数据块,并通过覆写关键页重建文件系统的数据清除方案KPOW,其能有效解决数据残余问题。与普通删除、强力删除、格式化3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文件删除后数据残余方面,KPOW表现更为突出;在执行效率方面,KPOW耗时较短,且与数据类型规模无关。 相似文献
5.
众核处理器中使用写掩码实现混合写回/写穿透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缓存采用写回策略,能极大地节省对片上网络和访存带宽的消耗,这对于片上众核(大于16核)的结构尤为重要.与通常多核系统中基于目录/总线的写无效或写更新协议不同,文中给出了片上实现域一致性存储模型和基于硬件锁的缓存一致性协议的方案并提出了在L1高速缓存保存写掩码的方法,用以记录本地更新缓存块的字节位置,解决了写回策略下伪共享带来的缓存一致性问题.文中还进一步提出两种优化掩码存储空间开销的新方法:通过设定程序中较少出现的、长度为1~3字节的写指令为写穿透,在L1中每4字节设置一位写掩码,将写掩码的芯片面积开销压缩到字节粒度的27.9%;设计项数为L1缓存块总数12.5%的多路写掩码缓存,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将面积开销压缩到字节粒度的17.7%.搭建的众核平台Godson-T采用域一致性存储模型,使用写掩码实现混合写回/写穿透缓存策略(临界区内写穿透,临界区外写回).实验使用splash2的3个程序和2个生物计算程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写穿透,混合写回策略在32和64线程的配置下普遍获得24%以上的性能提升,性能略优于完全写回,并且采用两种优化空间开销的新方法后性能无损失.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微处理器架构的发展,将片上SRAM组织成SPM这种软件管理的非cache结构成为众多处理器的选择。SPM结构的特点是实现简单,访问延迟低、带宽高。要有效利用有限的片上SPM空间提升程序性能,必须由用户显式进行数据的布局和传送,或者由编译器进行高效的自动访存优化。冗余读延迟写优化从循环中多个主存访问之间的关联性出发,自动进行了数据传送和缓存优化,提高了SPM上的数据重用率。经过测试,可以有效提升程序性能。 相似文献
8.
较好地利用内存作为缓存,并优化磁盘设备的请求处理,是缓解系统I/O瓶颈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驱动程序预写的方法来处理内存缓存中脏数据写回磁盘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将文件系统高速缓存中的脏数据写盘操作由磁盘设备驱动程序发起,磁盘可以在恰当的时间(设备空闲)或者恰当的位置(减少寻遣和设备旋转)完成写请求,减少缓存flush操作对当前应用的影响。模拟试验表明,谊方法能提高磁盘写操作的效率、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的I/O性能。 相似文献
9.
回调算法是一种由服务器驱动的缓存管理算法,存在\"写延迟\"和终端断接重连时需重新验证缓存的问题,为此提出利用代理技术验证缓存一致性的方法。首先,给出Client/MSS/Server结构,设计并说明各层代理的功能;其次,从客户端的数据访问操作和服务器端的写操作两方面讨论缓存一致性验证方法。利用代理管理客户端缓存和转发失效数据,既可满足终端断连的需要,也不致产生服务端的写延迟,并能够保持数据的强一致性。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使终端断接重连的查询响应时间更快,并能弥补回调算法的不足,更加适用于终端频繁移动、断接的无线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NTFS的最小侵入式隐写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高效安全的信息存储,在分析访问权限控制与加密技术等数据保护措施及现有文件隐写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NTFS文件系统的最小侵入式隐写系统。该系统可作为NTFS文件系统插件,在对底层的存储结构改动很小的情况下,隐藏用户选定的文件/文件夹。与现存数据隐藏方案相比,最小侵入式系统对文件系统的修改最小,且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种有效的GIS缓冲区生成算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文章通过运用旋转点变换公式和递归方法,对缓冲区双线圆弧矢量生成算法作了进一步改进,简化了平行线生成和尖锐角光滑校正过程,很好地解决了缓冲区边线的自相交问题。另外,对单侧线缓冲区、复杂面要素缓冲区的生成以及缓冲区重叠合并问题,均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快速高效的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4.
ZHANG Chuan-juan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8,(36)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攻击手段,也是目前惟一最重要最常见的安全威胁。在所有的软件安全漏洞中,缓冲区溢出漏洞大约占一半。该文从编程的角度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并提出在源代码阶段尽量避免缓冲区溢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组播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访问视频音频信息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原有的组播技术虽能使许多用户共同使用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流,但由于在视频点播中各用户访问有先后,则后访问的就不能再加入先访问的用户所在的组播树。这样还是要重传一遍。为了使访问时间差别不大的各用户共同使用同一棵组播树,可以引入CDN技术中的缓存功能.以便减少重传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范世通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2,31(8):59-60,74
针对现有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运行中内部机构机械冲击较大的问题,提出电磁缓冲称重式油井计量技术。该技术利用计量器翻斗翻转产生的动力,带动永磁旋转式电磁制动装置转动来达到缓冲的目的,不仅消除了由于油中含气造成的假体积而带来的测量误差,而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周期。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效嵌入式协议栈缓冲区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MYBUF高效嵌入式协议栈两级缓冲区管理机制,该机制基于内存保护模式,具有可配置性,支持静态、动态分配和回收.使用该缓冲区管理机制可使嵌入式TCP/IP协议栈各层之间实现零拷贝数据传递.在基于自主开发的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双向系统平台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管理机制完全满足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的应用需求,是一种高效、简洁、可靠的缓冲区管理机制.不失一般性,本文设计的MYBUF缓冲区管理机制可适用于其它嵌入式网络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8.
闪存具有和传统磁盘不同的特性,包括写前擦除、异地更新、读写延迟非对称等.传统的面向磁盘的缓冲区替换算法无法在闪存数据库系统中获得较好的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闪存数据库的缓冲区替换算法——APB-LRU,其特点:(1)该算法将缓冲区分为冷区和热区,用来捕获数据访问频度,前者用于存放只访问过一次的数据页,后者用于存放至少访问过两次的数据页;(2)采用了其它研究所没有的概率替换机制,即以较大的概率替换冷区中的干净页,以较小的概率替换冷区中的脏页,从而避免了冷脏页长期驻留缓冲区的情况,提高了命中率,获得了较好的整体性能;(3)设计了冷、热区比例动态变化机制,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的变化动态调整冷、热区所占缓冲区的比例,从而使得替换算法在不同的负载模式下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性能.基于不同测试数据集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APB-LRU算法具有比其它已有的算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缓冲区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静态缓冲区技术引入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然后对该技术在GIS图形显示优化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GIS常用软件ArcMap中的漫游操作为例,对其实现思路进行了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安全是当今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点,而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则是严重威胁网络安全的行为之一.详细介绍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并采用跳转指令的方法阐述了Widows环境下缓冲区溢出的实现过程,最后探讨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对于有效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