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选矿工作者,对相继发现的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磷矿石,特别是对世界上认为较难选的中低品位沉积型硅(钙)—钙(硅)质磷块岩矿石,进行了多种选矿方法的试验研究。经实验室试验和扩大试验证实:采用S—808~*这类碳酸盐矿物抑制剂直接浮选磷矿物的方法和焙烧—浮选联合法,来选别其品位不等、脉石矿物含量有别、结构构造特性各异的中低品位硅(钙)—钙(硅)质型磷块岩矿石,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指标。与国外类似磷矿石选别结果相比,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工艺技术已有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硅钙质胶磷矿的浮选,多数利用S_(808)(粗菲磺化物)作碳酸盐脉石的抑制剂。但对S_(808)的污染问题尚有争议。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木素磺酸钙作碳酸盐抑制剂,选别硅钙质胶磷矿的试验研究结果。 以陕西省茶店磷矿南北两翼混合矿样为试验矿样,进行了小型闭路试验和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木素磺酸钙可以有效地抑制碳酸盐脉石,与使用S_(808)时所得选别指标大体相近。 (一)矿石性质 茶店磷矿属中低品位沉积磷块岩矿床。矿石可划分为鲕状、假鲕状灰质磷块岩,致密条带状的灰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锰质磷块岩等自然类型。嵌布粒度细,碳酸盐含量高,是该矿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四川某地磷矿是一特大型的中低品位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平均品位23.60%,含MgO6.16%。矿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硫铁矿和水、电等资源,是发展磷肥生产的可靠基地。近几年我们先后采用正—反浮选和反浮选对主矿层全层矿石进行了实验室选矿试验,和正—反浮选扩大试验,取得较好选矿指标,证明该矿石是较好选的磷块岩块石,为矿区工业评价提供了可靠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宜昌镁硅含量较高的难选胶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镁、阳离子捕收剂反浮硅的双反浮选工艺进行了选别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矿石性质,分别采用单一反浮选、双反浮选和正反浮选3种流程选别云南会泽磷矿,结果表明3种工艺均能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为云南会泽磷矿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反浮选碳酸盐—脱泥—反浮选硅酸盐的双反浮选工艺对海口磷矿Ⅰ、Ⅱ采区原生矿进行了选别试验。第二段反浮选用新研制的SL-20阳离子捕收剂获得了较理想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7.
宜昌磷矿属特大型浅海—滨海沉积磷块岩矿床,具有地理、交通、资源、能源四大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磷业基地。为加速开发该矿,先后进行了浮选、反浮选、擦洗—光电选、光电—反浮选、化学选矿及重介质选矿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分选情况 由于矿石中P_2O_597%分布在磷块岩中,84%的镁分布在白云石中,79%的硅和85%的铝分布在页岩中,铁一半以上分布在磷块岩中,有害杂质大部在脉石条带中,适合重介质选别。  相似文献   

8.
瓮福磷矿a层矿为沉积型硅钙质磷块岩,b层矿为典型的沉积型钙(镁)质磷块岩,前者选矿工艺复杂、选矿成本高、回收率低,后者已连续生产12年.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a层矿,本研究对a、b混合矿进行了选矿小实验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一次反浮选选矿工艺和药剂制度进行(a b)混合选矿是可行的,而且药剂用量比单独选别b层矿时的药剂耗量少,回收率高,混合精矿达部标优质Ⅱ类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特性,选用正反浮选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究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用量,确定最佳药剂制度。在最佳药剂制度下采用正浮选脱硅(1粗2精2扫)—反浮选脱镁(1次浮选)—精选Ⅰ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1次扫选的流程,最终获得了P_2O_5品位28.76%、回收率82.59%的合格精矿。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效分选贫杂难选微细粒胶磷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焙烧、浮选和磁选的联合选别流程来选别叶果列夫(EropbeB)矿床的磷块岩及在矿物组成上与其类似的矿石,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国外,利用磷块岩矿物的焙烧来除去有机化合物和分离碳酸盐(主要为方解石)。在我国(指苏联),焙烧与浮选相结合首先用于叶果列夫磷块岩的选别。在温度为750—950℃时,焙烧强化了以后的矿石浮选,并在本质上改善了所得精矿的质量,这样的精矿变得适合于加工成水溶性磷肥。  相似文献   

11.
湖北保康磷矿白竹矿区属沉积型磷块岩,它储量大、矿层厚,是我国八大磷矿基地之一,我院采用单一反浮选和反正浮选对白竹磷矿矿石进行连续试验,获得较好结果并通过部级鉴定。试验矿样多元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反浮选工艺在胶磷矿选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云南某磷矿的性质,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处理胶磷矿,在酸性条件下先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再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除硅酸盐杂质。结果表明:经过双反浮选可得到精矿w(P2O5)30%、w(MgO)0.4%,磷回收率大于72%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磷矿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我国磷矿资源相当丰富,但大多属于难选的中低品位的磷块岩。因此,研究这类中低品位磷块岩的选矿富集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响应毛主席“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适应当前大打矿山之仗,开发利用中低品位磷块岩的需要,我们以解决湖北荆襄硅—钙质磷块岩浮选的技术难关为目标,相应地开展了浮选药剂的研究工作。我院曾用普通浮选介质对中低品位磷块岩做过多次浮选试验,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对磷肥生产的基本原料磷矿石的需要量与日剧增。据统计,我国磷矿中绝大部分是属颗粒微细的沉积磷块岩,就品位(P_2O_5含量)而言,80%以上为中低品位的细粒嵌布的胶质磷矿,均需进行选矿加工。 按矿石可选性难易,大致是细粒嵌布者难于粗粒嵌布者;磷块岩难于磷灰石;钙质磷块岩难于硅质磷块岩;而钙—硅质磷块岩为最难选。我国磷块岩的主要部分恰恰是最难选的颗粒微细中低品位的钙—硅质磷块岩,湖北王集胶磷矿就属此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荆襄磷矿矿务局王集矿的矿石储量很大,其中三层矿是属于比较典型的中低品位的硅——钙质沉积磷块岩,是胶磷矿中难选的一种。在对该矿的选矿中间试验中,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的直接浮选工艺流程,其药剂为:调整剂为碳酸钠,抑制剂为S808、捕收剂为纸  相似文献   

16.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大多属中低品位磷块岩,其中又以钙硅质磷块岩为主,曾采用浮选法对此类磷矿石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已获一定成效。为使读者概括了解国外类似磷矿的加工技术,下面概略介绍以色列奥兰磷矿、美国西部磷矿和苏联喀拉套磷矿的生产实际情况,这三个矿具有代表性,从这里亦可看到国外磷选工艺的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作为磷肥生产基本原科的磷精矿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度增长,以适应发展农业的需要。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是占已知储量80%以上的磷矿,属于难选的中低品位硅—钙质磷块岩。这类矿石,必须经过选矿以排除矿石中伴生的碳酸盐矿物和硅质,提高精矿中P_2O_5的含量,才能使磷矿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因此,中低品位硅—钙质磷块岩的选矿研究,是“开发矿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云南某磷矿浮选工艺流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选原矿性质,经过试验确定:云南昆阳磷矿及晋宁磷矿单独选别可采用单一反浮选及常温正反浮选流程,昆阳、晋宁混合矿可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流程.三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正反浮选流程最适合选别以2:1比例组成的昆阳、晋宁矿混合矿.  相似文献   

19.
胡集磷矿是我国典型的中低品位硅钙质磷块岩矿石。各单位对其研究时间长、方案多,为其它化学矿山所不及。对所做工作进行归纳分析,既可合理评价矿区的开发工艺,也可从中找出—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借鉴。 一、矿石选矿特性 矿区由北向南有三个主矿段:王集、大峪口、放马山。整个矿层中一层、三层矿具有工业价值,矿石特性如下: 1.含磷低,一层矿P_2O_520~25%,三层矿15~20%;含镁高,铁铝含量低。 2.矿床古老,岩化作用强,磷块岩胶结紧密难于破碎。鲕粒中包裹细粒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细磨才能单体解离。一层矿以条带状磷块岩为主,三层矿磷矿物不均匀嵌  相似文献   

20.
宜昌磷矿中磷层(Ph2)中低品位磷块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磷块岩的工业类型为选矿加工级碳酸盐型磷矿石,主要矿物成分胶磷矿与白云石均为中粗粒嵌布,在粉磨过程中比较容易解离。粉磨之后白云石在细粒级粉体中富集,适于采用反浮选脱镁工艺进行加工,矿石工艺类型为反浮选型白云质磷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