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兴通讯技术》2016,(2):61-66
提出了M-ICT时代融合业务技术的发展趋势:(1)虚拟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下一代IT基础设施的通用解决方案,其通用功能架构包括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安全等核心子系统,技术方案尚在不断完善之中;(2)容器已大规模应用于互联网,传统的电信域急需应对这种挑战,容器技术也使得平台即服务Paa S产品拓宽了发展空间;(3)基于NFV架构的云化是大势所趋,以用户体验为驱动,基于融合CDN和智能数据分析,提供智能视频服务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4)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媒体视频应用必将极大地改进用户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将会产生更多的应用形态,进一步重塑和重建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快速变化对云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出更大需求,现有架构无法支撑数据中心规模的持续增长。文章提出融合架构云数据中心的核心概念,从硬件重构+软件定义两个层面定义融合架构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阐述和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实践表明,融合架构能够真正地促进数据中心的开放融合、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和灵动成长,最终实现"数据中心即是计算机"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郑直  张云帆  朱涛 《电信快报》2014,(10):26-28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业务部署和运营管理要求更加灵活和自动化。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正是适应了数据中心发展的需求。文章从计算、存储、网络及管理等方面对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各类技术的特点,对同类技术的不同发展路线进行比较。最后针对各类技术的应用和部署给出具体建议,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兴通讯技术》2016,(5):11-16
提出了基于融合架构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云数据中心的理念,并认为利用高速互连、新型存储及内存计算、可重构等关键技术能够实现硬件重构和软件定义。应用实践表明:通过3个阶段持续演进,融合架构将引领敏捷、高效和智能的云数据中心,从而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和数据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对数据快速准确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存储逐渐成为数据中心云平台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现有存储系统通用缺陷,如软硬件紧耦合,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存储系统快速、多变的需求等,介绍软件定义存储的优势和定义,分析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和系统需求,并认识到面向两级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架构,存储系统的软硬件紧耦合设计严重地限制了存储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对存储系统快速、多变的需求。文章提出软件定义存储可以非常巧妙地发挥X86服务器的廉价优势,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向上层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可扩展的、可动态管控的、高效的数据存储服务,并与虚拟化资源池很好地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云平台存储的安全可靠性能。文章认为软件定义存储(SDS)作为一种新的存储系统架构,更适合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SDN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徐鑫  刘国燕 《电信科学》2013,(1):130-133,142
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运用到数据中心,通过智能软件对硬件资源抽象,将资源聚合成能力池,使得网络更加软件化、敏捷化,为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动态、弹性、有效使用网络的应用需求,提供自动、安全、灵活有效调度资源的能力。本文方案弥补了云计算在网络虚拟化方面的短板,使计算、存储和网络进一步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完全自动化部署、实时资源调度和快速网络故障排除,并具有随时增加新业务的潜力,加快网络创新节奏,为云计算中心运营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信息通信技术》2015,(1):29-33
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应用保证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自动伸缩,然而仍然采用传统网络技术,虚拟化程度严重不足,网络能力逐渐成为制约云计算灵活提供资源的瓶颈。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实现了控制与转发的分离,有效解决了网络资源的灵活配置问题。文章对现有SDN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技术,详细阐述SDN架构,并对控制器和转发设备进行分析说明,对理解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具有借鉴意义,对SDN在数据中心落地提供了技术依据。其引入有效解决了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多路径转发、虚拟机智能迁移等网络问题,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智能规划。  相似文献   

8.
以计算、存储和通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文章介绍信息社会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改变ICT应用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和设备主体智能的分离已经是大势所趋。分离出去的IT资源和网络融合必须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构建ICT融合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中国石油广域网向未来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承载网转变,中国石油当前广域网需要更加可视、可控、弹性化才能满足未来中国石油基于数据中心的业务模型的发展。在中国石油未来ICT多业务融合服务需求下,当前的中国石油的网络与弹性网络、智慧运维诉求形成巨大的差距,因此SDN(软件定义网络)成为未来中国石油网络演进的重大方向。引入SDN本质上是对网络架构、网络业务、网络运维、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重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通信技术》2016,(1):68-76
在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架构中,软件正在代替硬件成为网络中的功能主体,这些软件相比于硬件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也为网络编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云管理平台、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网络编排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从资源编排和业务编排两个方面对各类技术的主流实现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三者之间的混合编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