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江汉石油科技》2005,15(2):62-62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变现象,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称为震积岩(seismites)。震积岩(或地震岩,广义震积岩)主要包括地震过程中原地形成的震积岩(狭义震积岩)、地震引发海啸形成的海啸岩和地震引发重力流形成的震浊积岩(巨浊积岩,Megaturbidite)3种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2.
浊积岩油藏隐蔽性强 ,埋藏深 ,勘探开发难度大 ,前期描述工作是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通过区域地质综合分析、地震判识、精细油藏描述 ,在史南地区共发现沙三段中亚段大小浊积岩砂体 5 7个 ,落实探明储量 5 6 9× 10 4 t,动用地质储量 5 6 9× 10 4 t,建产能 16 .5× 10 4 t,并形成了一套浊积岩油藏描述技术及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3.
震积岩在岩心中的识别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岩心的管理及研究工作中,发现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岩心中具有震积岩。介绍了震积岩在岩心中的识别标志,根据地震作用过程,建立了震积序列,并分析了单井序列。分析表明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沉积期地震活动强烈且波及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浊积岩油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由于浊积岩型油藏储层分布广、变化大、埋藏深、隐蔽性强,开发难度大,因此,油藏的前期描述工作就成为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通过运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地震判识、精细油藏描述等技术,在史南地区共发现沙三中亚段大小浊积砂体75个,并对其中Ⅰ类砂体进行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浊积岩型油藏描述及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震积岩特征综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震积岩是一种灾变事件岩。文章综述了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着重介绍了震积岩的岩石类型、震积序列、鉴别标志及震积岩- 海啸岩- 震浊积岩的对比鉴别。同时, 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归纳出由震积岩- 海啸岩- 震浊积岩- 背景沉积组成的6 种地震震积序列, 并指出震积岩对于构造演化解释、沉积学及石油储层地质方面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目前研究尚少的浊积岩中的逆行沙波交错层提供了一个良好实例,对云南宁蒗泥盆纪海底扇高密度浊流沉积中的发育良好的逆行沙波交错层进行了系统描述,论述了其特征及产出环境,对成因作了理论探讨,说明它形成于沿海底水道流动的准稳定、充分湍动的高密度浊流之下的砂质底床上。文中还对浊积岩中逆行沙波交错层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压裂设计和效果分析中,主要是依据压裂裂缝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取决于裂缝模型的选取,导致分析结果差别较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历史的压裂数据中发现规律,建立的模型往往更加准确。以胜利油田浊积岩储层压裂数据为例,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是否达到工业油流的定性判别模型和压裂后日产液的定量预测模型。其中定性判别模型的建模准确率为93.18%,留一法准确率为81.82%。定量预测模型建模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97%,留一法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89%。定性与定量的模型分析结果都和实际效果比较符合,可以为压裂分析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梁南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梁南浊积岩油藏实施不稳定注水的可行性;介绍了纯47、梁23、44和38四个区块分别实施周期脉冲注水、对角井交替注水、两排井交替注水、隔井分组交替注水的实践;讨论了按注采井距和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注水周期和选择注水量的方法;并通过梁南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的实践结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东营盆地浊积岩原生油气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王55井区沙三中油藏静态油藏描述和开发动态分析,找出了该油藏主力产层和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运用静态油藏描述方法,揭示了油藏的地质特征、储层特征,预测砂体分布,结合油藏描述成果和目前开发井网和动态分析结果,编制合理的综合调整方案,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梁家楼浊积岩油藏实施不稳定注水的可行性;介绍了不同构造和井网特点的4个区块分别实施周期脉冲注水、对角井交替注水、两排井交替注水、隔井分组交替注水的试验情况;讨论了按注采井距和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注水周期和选择注水量的方法;并通过梁家楼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的试验结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深水浊积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矛盾突出,注水开发过程中易出现油水前缘不稳定,形成窜流。气为明确气水交替驱与氮气泡沫驱在平面非均质油藏的适用性及其提高采收率机制,结合油藏地质资料,设计制作了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岩心模型,开展了气水交替驱和氮气泡沫驱试验,分析了2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驱油效果,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驱替过程中不同渗透率条带的流体波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岩心模型渗透率级差较小时,气水交替驱可表现出良好的提高波及系数及降低出口端含水率的能力,但当岩心模型渗透率级差较大时,该方法控制气体流度能力降低,提高采收率效果变差。氮气泡沫驱在岩心模型渗透率级差较大时,仍可发挥泡沫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以及表面活性剂洗油的多重特性,有效抑制高渗条带中的流体窜逸,使氮气泡沫在低渗条带呈现活塞式驱替,从而实现深部调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氮气泡沫驱可有效提高深水浊积岩油藏采收率,为该类油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姚家组震积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姚家组中识别出震积岩并建立了该地区的震积序列。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有液化砂岩脉、震裂缝、微断层、不协调岩块、重荷模、似眼球状构造等。震积岩的发现有助于分析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构造演化等。地震活动对油气成藏有很大的影响:地震活动降低储集层的孔渗参数,造成一些固结致密岩石的破裂,既能提高储集性能,又能破坏盖层;因地震作用形成的垂向砂岩岩脉、小型断裂和裂缝深刻影响和改造了储集层和盖层的渗透率,从而影响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15.
浊积岩等岩性油气藏逐渐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目标。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湖相浊积岩的储层构型研究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浊积岩油藏精细描述的需求。为此,文中以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146断块沙三中亚段薄层浊积岩为例,建立滑塌浊积岩相储层构型划分方案,并分级次进行精细刻画。结果表明:1)无根型浊积岩发育期次多,规模小,扇体在垂向上局部叠置。复合扇体长580~2 000 m,宽350~1 000 m,厚2.4~5.1 m,面积0.3~1.2 km2;单一扇体长300~700 m,宽180~350 m,面积0.1~0.8 km2。2)有根型浊积岩中,浊积水道平面分布主要受底形影响,发育期次多,规模较大,侧向摆动快,垂向下切作用弱。水道复合体宽450~1 200 m,单一浊积水道宽120~450 m,厚1.6~7.2 m。最终,建立了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的构型模式,为浊积岩油藏精细描述及储层内部结构解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营凹陷浊积岩油气藏“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和含灰质”的特点,建立了浊积岩优质储层预测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利用子波分解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保幅拓频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浊积岩发育层段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保真度;②利用高精度古地形恢复技术、地震属性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对浊积岩储层有利发育区进行宏观预测;③综合使用多参数岩性反演技术、高亮体地震属性技术、甜心体地震属性技术和叠前反演技术,能够有效区分浊积砂岩与含灰质砂岩、灰质泥岩。该技术在东营凹陷及梁家楼地区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四维地震监测深水浊积岩油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哥拉海上B油田属于超深水油田,储层为中孔、高渗、深水浊积砂岩,是中轻质的边底水油藏,目前采出程度为20%,含水率约40%。应用四维地震振幅差异属性技术和四维地震有色反演波阻抗技术开展油藏开发动态研究,能够监测油藏的原始油水界面、油气界面的驱动前缘和注入井的水驱前缘,进而研究油藏内部的连通性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四维地震油藏监测,不仅优化了加密井井位,而且细化了油藏动态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油藏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厂泥盆系浊积岩和硅质岩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大厂泥盆系浊积岩主要见于中泥盆统,具明显的鲍玛序列,其组分由跳跃和悬浮两部分组成,堆积速率为(5.1~38.5)×10-4m/a。硅质岩主要见于上泥盆统,其中发现有海底火山热液活动的喷口,通过所含铁闪锌矿FeS的含量分析计算,其形成压力为0、267×108Pa,相当于2670m水深。所有特征表明它们是在深水裂谷盆地背景下,由于浊流沉积和热水沉积而形成的,是大厂热液成因超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生物礁油气藏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文本大厂泥盆系浊积岩和硅质岩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1):87-91
  相似文献   

20.
复杂沉积区地震资料质量通常较差,叠前深度偏移不仅可以改善复杂沉积区成像,同时能够提高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并压制多次波以突出深层反射。以南美洲一深水油田为例,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提取表征沉积特征的地震属性,融合几种地震属性并利用三原色谱调色技术,清晰刻画深水浊积沉积几何特征。在钻探评价井的基础上,基本搞清该深水浊积岩的平面展布特征,为优选评价井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