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初夏时节,叶茂柳密,草长莺飞,中国石油冀东油田老爷庙联合站周边湿地风光景色旖旎。经过改造,这个站一举成为冀东油田原油处理中心,也是老爷庙—曹妃甸输油管道的首站。冀东油田各作业区生产的原油,已全都集中到这里进行脱水和原油稳定处理。在这个站改造过程中,冀东油田严格控制投资,充分盘活利用南堡联合站闲置多年的原油稳定装  相似文献   

2.
联合站是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进站原油含水不断上升,各采油井站将生产的原油管输到联合站后,需要同时对原油进行加药脱水处理,合理控制加药量是控制原油脱水和提高药品使用效率的关键。通过对原油脱水过程中各类参数的收集汇总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控制加药量,提高原油脱水环节自动化程度.解决人工加药种种不利因素,是未来油田联合站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尕斯联合站是尕斯库勒、油砂山、砂西等油田的原油.天然气.清污水处理中心,是上述油田的心脏。随着油田原油产量的不断上升,油田进入了中、后开发期,使联合站各系统处理负荷增大,尤其是清、污水处理系统。我们希望通过对尕斯联合站水处理区的改造,来保证油田的高产、稳产,以及满足环境保护对油田含油污水的要求.本文主要就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工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思路,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孤东原油处理系统现有联合站4座,目前原油处理生产工艺以东一联为中心处理站,其它3座联合站为卫星站.即经过其它3座联合站初步沉降处理以后的原油再进东一联进行集中处理,污水经过各联合站多级处理合格后就地回注.从长远角度考虑,对于像孤东油田等导电性较强的原油进行高频电脱水,有必要以4个联合站为依托,建立4座老化油处理站,对全厂的老化油进行集中处理,杜绝其在原油脱水工艺中进行循环,从而降低油气处理费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5.
1·工程概况塔里木油油田轮南联合站400万吨原油稳定处理装置于1997年投产,原装置主体设备是从美国德莱赛兰公司引进,该装置主要由六台离心泵和两台螺杆式压缩机等设备组成。400万吨原油稳定装置是将联合站来的原油进行原油稳定,把分离出的轻质和天然气进行压缩、分馏处理,生产  相似文献   

6.
原油密闭处理,是实现油气集输密闭流程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降低油气损耗的重要途径。最近,我们在南阳油田几座联合站设计中,初步做到了原油的密闭处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勇 《青海石油》2007,25(1):36-42
青海油田的原油产量逐年上台阶,原有油气水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适应油田发展,改(扩)建原有联合站或是新建联合站已势在必行。本文就青海油田发展趋势和油田分布特点等对原油处理场站配置(新建或改扩造)进行了论述,提出在花土沟基地上方北侧新建联合站的构想。此构想在工程实际中,通过了青海油田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的专家评审,已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油田集输联合站属于石油生产与运输环境当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是将油田不同类型油田生产的原油与油田气的收集和处理,并分别输送到矿场油库和外输站以及压气站中心。与此同时,油田集输联合站的工艺因为存在复杂化、较高的操作难度,再加上压力容器与输油管道的密集型布置,导致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对此,按照油田集输联合站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评价,会直接决定整个传输线路的安全性,本文以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原理着手,探讨模糊综合评价在油田集输联合站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三相分离器现场试验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原油处理流程烦琐 ,能耗大 ,成本高。试验表明 ,采用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优化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可以达到简化流程、降低原油处理成本的目的。经在八里庄油田里一联合站应用 ,单站年效益达 7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联合站来液含水高、乳化严重、性质复杂、导电性强和稳定性差,常规分水器油水分离效果下降,油出口含水上升,导致外输原油含水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油田联合站油水处理系统综合能耗升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高频聚结油水分离技术装置这一新型原油脱水装置,介绍了高频聚结油水分离技术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现场应用情况,并对应用效果作了分析。实践证明,高频聚结油水分离技术装置具有原油处理流程简化、处理时间大幅缩短、油水分离效果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等优点,它完全能满足高聚合物含量、高含水率、高乳化原油、高导电性等油井采出液的高效低耗原油脱水技术要求,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准东采油厂沙南油田联合站原油处理采用稀油处理工艺,随着探井稠油及吉7致密油进入系统,污水水质、水型发生变化,使污水处理工艺及药剂体系适应性变差,处理后的污水难以达标。针对沙南油田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现状、污水水质情况,筛选出适合沙南油田联合站污水处理需求的药剂体系,同时优化处理工艺、简化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沙南油田注水指标要求,提高了水质达标率,为类似情况的污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寇洪彬 《油田节能》2007,18(4):44-46
在油田生产中,来自油井的原油经过中转站、联合站的处理,通过统一出口向外输送。作为原油生产过程枢纽的中转站、联合站,对能否持续、稳定、安全的输送原油,起到了核心作用。传统的输油泵只在工频方式下工作,电能消耗大,操作工艺繁重,生产效率低;采用变频控制装置后,在节电、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文中对油田输油泵采用变频控制装置在节电、提高自动化的原理、应用及其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1 生产概述胜利油田广利联合站始建于 1983年, 担负着整个广利管理区的原油处理及外输任务, 年处理液量 200×104m3。随着广利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原油含水逐年上升, 加之设备、管线腐蚀严重, 给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净化油罐作为联合站的主要生产设备, 其功能是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现有联合站4座,原油脱水基本上采用热化学沉降、高压交直流电脱水和污油回掺工艺。孤东油田综合含水达到94%以上,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原有的脱水工艺已难以适应要求。1孤东集输系统现状孤东油田原油脱水处理工艺整体设计是以一号联合站为中心,东二、东三、东四联合站为卫  相似文献   

15.
隋忠岩 《石油教育》2007,(4):99-100
<正>联合站的工作任务是将开采的原油集中进行管线运输、油罐存储,完成对来油、输油及有关储油量的计算、盘存管理,在此过程中,联合站还要对含水的原油进行脱水工艺处理。联合站是协调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纽带,是易燃、易爆甲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集输工是联合站的主力工种,联合站对其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下面就集输技术工人的培训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联合站原油计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针对陕北油田特点而研制的联合站原油计量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工控计算机、分布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和RS485总线构成,实现联合站原油准确计量,定量稳定外输,工艺过程与生产安全在线实时监控。系统集联合站控制管理一体化,在陕北油田具有典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不断进行井网加密,如何在最大化合理利用已建联合站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投资管网建设,实现新建的计量间和联合站之间原油集输管网的合理分配,寻求以管网造价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联合站的最大年处理能力、集输半径和连接方式为约束条件,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根据粒子群算法寻优特点,结合十进制编码,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价,实现该模型的优化求解。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分别对某一星状原油集输管网优化问题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计算更为简洁,收敛速度也较优,有利于提高集输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1.工艺流程现状及分析桩西联合站1992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原油外输能力250×104t/a,设计脱水能力150×104t/a,污水处理能力20000m3/d,设计原油稳定能力120×104t/a。桩西联合站设计原油脱水工艺为大罐沉降+电化学脱水,是油田高含水脱水有代表性的站库,代表了80年代国内原油处理水平。根据测试和生产记录分析对比可知,桩西联合站由于受设备处理效率低、原油回掺处理量大、设施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稳定前原油脱水效果差、设备热量损失偏大,导致吨油处理费用、油气损耗率、耗油量等各项指标与五星级站库标准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从节能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9.
冀东油田老爷庙联合站建设工程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爷庙联合站建设工程是冀东油田目前集油、气、水处理和原油储存、外输为一体的功能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油气处理工程,工程总投资6.53亿元。老爷庙联合站的油气分离脱水工艺、原油稳定及天然气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先进,装置间充分利用了原油稳定装置和天然气处理装置的热量和冷量,总能耗为558.3MJ/t.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文章详细介绍了上述工艺流程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滨南集输二首站是滨南油田最主要的原油脱水处理站,担负着滨南油田70%的油气集输、综合处理及外输任务,是滨南油田原油生产的中心枢纽。目前东部各油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采出液含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做到高效脱水和节能降耗,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