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压裂改造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拟,进而优化了该区进行压裂改造的裂缝参数。结果显示,在储层有效渗透率分别为0.05、0.1、0.2和0.3mD时,一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45和30m;二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90、75和75m;三类油井的裂缝长度分别为120、120、90和90m;水井压裂在上述对应有效渗透率下的裂缝长度分别为60、45、45和30m;裂缝导流能力为20~30μm2.cm。油水井优化裂缝参数条件下的产量预测表明在该区进行整体压裂改造具有巨大潜力,为后期该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该区进行的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了优化的裂缝参数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玛北油田玛131井区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特征,综合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法和手段,优化了水平井井网、人工缝网、水平段长度等关键开发参数,形成了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优化设计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宜采用类五点法井网,合理的裂缝穿透比为0.4,人工裂缝半长为140~160m,合理井距为350~400m;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为1600m左右;人工裂缝方向应垂直于水平段方向,合理的裂缝间距为80~100m,最优的裂缝导流能力为40um2·cm;在裂缝总长度一定时,采用两端裂缝长、中间裂缝短的不等长裂缝压裂时,采出程度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该区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同类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准东裂缝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水力压裂增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裂缝分类,把水力压裂和油藏工程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依据裂缝特点,建立了裂缝性储层的压裂优化参数设计标准和优化组合配套工艺技术标准,这两个标准给准东裂缝油田开发后期的增产挖潜,提供了压裂优化设计依据、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以A油田为目标,通过设计优化注采井井距、压裂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半长等参数,研究压裂+自喷生产一体化管柱、连续混配压裂液和高性能支撑剂等多级压裂工艺,应用双安全控制系统,在海上低渗透油田首次成功实施了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先导试验取得了首次突破"千方液、百方砂"的压裂规模,压裂后自喷产量达到120 m~3/d,为海上低渗油田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以A油田为目标,通过设计优化注采井井距、压裂裂缝条数、裂缝间距、裂缝半长等参数,研究压裂+自喷生产一体化管柱、连续混配压裂液和高性能支撑剂等多级压裂工艺,应用双安全控制系统,在海上低渗透油田首次成功实施了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先导试验取得了首次突破“千方液、百方砂”的压裂规模,压裂后自喷产量达到120m3/d,为海上低渗油田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考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压力敏感性,以及裂缝导流能力失效性的压裂井数学模型,实现了该模型的数值求解。在防止地层出砂的前提下,对渤海湾某油田进行了压裂充填参数设计。研究表明,与不压裂相比,在该区块实施压裂充填改造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参数优化结果为该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腰英台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层多且薄、微裂缝发育以及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压裂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裂缝极易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张开程度不一的多支缝,难以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导致压裂液过量滤失和压裂早期砂堵,制约了该区油藏的有效开发。针对储层特征应用“前置粉陶”降滤工艺技术,结合腰英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在前置液中以变砂比的小陶粒段塞式充填依次堵住不同缝宽的多支裂缝和张开的微裂缝,以保证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同时配套斜线式/多段塞组合加砂压裂技术、裂缝强制闭合技术、覆膜砂提高加砂规模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压裂过程中低砂比砂堵的难题,保证了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压裂开发。  相似文献   

8.
公山庙油田沙溪庙组储层天然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地应力状态、施工资料和微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该区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形态。研究表明该区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形态主要受地应力状态控制,压裂过程中形成的裂缝以水平裂缝为主;天然裂缝对压裂裂缝形态有重要影响;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沟通天然裂缝,形成了复杂的裂缝形态,有效地提高了储层改造体积,实现了对Ⅲ类致密油储层的有效改造。  相似文献   

9.
坪北特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晓源  任茂 《钻采工艺》2006,29(5):43-45
针对坪北油田低孔、低压、特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岩性油藏特点,通过压裂工艺技术与油藏工程的结合,开展了整体压裂技术研究。根据储层地应力大小和方向确定开发井网,并依据井网及储层特点,对水力裂缝、裂缝导流能力、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压裂方式、加砂程序进行优选,实现了水力裂缝系统与开发井网的优化匹配。经过八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应用整体压裂技术可以提高油田总体开发效益,为坪北特低渗油田的正常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开发中常常对储层进行整体压裂来提高产能,但是压裂之后也会产生单井产量递减快,水窜等问题,对油田稳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全面准确认识裂缝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区块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根据多种裂缝识别方法,对天然裂缝和动态裂缝进行识别,并建立模型,为油藏后期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时压裂和注水井压裂时的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正方形五点注采系统注水井压裂时,裂缝方位不同开发效果不同,裂缝方位与注水井排平行时驱替效果较好;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最佳值;对注水井和采油井同时压裂时,采出程度高,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几乎是同条件注水井压裂时的两倍。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应合理的设计人工裂缝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海洋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参数,针对日Z25-1油田目前地质、开发特征,应用Ecl i pse软件建立压裂水平井机理模型,对低渗透压裂水平井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日Z25-1油田水平井的水平段最优长度为400 m ;水平段最优位置为储层中部;最优压裂裂缝条数为4;最优裂缝半长为90 m。研究结果为类似油田压裂水平井参数优选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双河油田压裂方案优化中,综合应用了油田地质、油藏工程、经济评价、压裂施工参数及压裂施工方式选择,以及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油藏数值模拟,为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评价压裂改造的可实施性。应用油藏数据模拟,模拟不同缝长下的压后累积产量,确定最佳支撑缝长,然后裂缝模拟软件设计实现最佳支撑缝长所需的施工规模及裂缝尺寸。经现场实施,监测的裂缝尺寸和历史拟合的裂缝尺寸与设计的裂缝尺寸基本符合,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腰英台油田不仅具有低孔、低渗透、层多而薄、微裂缝发育以及应力敏感性强的特点,还表现出明显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和压裂早期砂堵,制约了该区油藏的有效开发。结合腰英台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压裂改造实践,利用储层裂缝开启机理和压力降分析成果,通过分层地应力剖面研究及全三维压裂模拟、配套射孔优化、限流压裂、暂堵、双转向控缝和前置段塞等工艺的施实,较好地解决了该类储层压裂易早期砂堵的矛盾。现场应用60井次,有效率达80%,累积增产原油5×10^4t。  相似文献   

15.
张鹏翼  刘瑛 《吐哈油气》2005,10(2):156-157
丘陵油田是一个低孔低渗的裂缝性砂岩油藏。开发这种油田,必须先搞清楚天然裂缝,才能有效地进行压裂和注水作业。归根结底,一定要搞清楚地应力场。弄清现今应力场,有助于压裂的工程设计,预计注水水流方向,评价压裂和注水效果。为下一步的油田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塞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单井产能和采收率逐渐降低,为了老油田的持续发展,充分挖掘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致密油藏的资源潜力,已成为安塞油田后期开发改造的主攻方向。借鉴北美致密储层的开发经验,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特性,按照"体积压裂"理念,在传统压裂方式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开展了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攻关试验。通过混合水压裂,迫使天然裂缝张开,在主裂缝形成的同时,天然裂缝不断扩张,伴随脆性岩石的剪切滑移,实现对天然裂缝、岩石层理的贯通,形成较大的缝网系统,更大程度地扩大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现场实践对比表明,改造后裂缝体积增加40%,油井单井产油量提升30%。该技术为实现安塞油田致密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葡萄花油田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老井出现低液面,低流压、采液和采油指数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率增大,这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作为中、低渗透油层,改造挖潜措施之一的重复压裂改造技术,面临着如何保证中、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难题,而重复压裂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是裂缝清洗,葡萄花油田由于大部分井都属于重复压裂,有的层甚至已经是三次、四次压裂,压裂效果逐年变差。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证,认为该油田压前裂缝酸洗是经济有效的,文中较系统地分析葡萄花油田重复压裂裂缝酸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反九点注采井网油井见水时间解析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推导给出了均匀各向同性储层反九点方式注采井网见水时间的解析公式,并对其进行了油田实例的验证.然后针对人工压裂储层对以上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应用于低渗透油田人工裂缝的诊断.油田实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大地电位法裂缝监测及井间示踪剂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为油田开发中预测见水时间这一指标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亦可用于反算人工压裂井裂缝半长等重要参数,从而合理控制压裂规模,指导压裂设计.  相似文献   

19.
腰英台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条件差,层内、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天然裂缝发育,压裂施工难度大,施工成功率低。2012年在腰东地区进行水平井评价,共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4井次(31段),施工成功率54.3%,加砂符合率低。本文通过开展前期压裂施工情况及难点分析,找出的主要问题是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压裂时容易形成多裂缝,压裂液滤失大导致早期砂堵。为此针对性地开展了水平井完井及压裂方式优化研究、多裂缝控制技术研究和压裂液体系优化研究,形成了适合于裂缝发育储层水平井压裂技术系列,成功解决了腰英台油田裂缝发育储层水平井压裂施工成功率低的问题。增产效果较好,为腰英台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乌尔禾油田S6层为低渗透储层,由于投产初期未考虑注水,故转注的井都进行过压裂改造。受压裂裂缝影响,该区单方向水窜严重,通过弱凝胶调驱试验的实施,使水窜得到了控制,减缓了含水上升速度,同时减缓了油田的递减。为乌尔禾油藏后期的调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