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在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附录N中规定其检测范围为10~50 mm,对于6 mm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目前尚无检测执行标准,本文参照DL/T820-2002《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及JB/T4730.3-2005附录N的相关要求,对6 mm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珠光体耐热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异种接头焊接性进行分析,对镍基焊条与不锈钢焊条在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异种接头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阐述了镍基焊条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氩弧焊S32760双相不锈钢管材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分析了焊接接头腐蚀的原因,测定了焊接接头奥氏体和铁素体相比例。结果表明,氩弧焊焊后不进行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存在少量的σ相,焊缝金属的奥氏体组织比例为64%,铁素体比例为36%,母材部分奥氏体比例为52%,铁素体比例在48%。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熔合线结合良好,焊缝热影响区宽度较小。焊接接头出现孔蚀的原因与焊后冷却速度过慢、焊缝组织中奥氏体量过多及其组织中析出σ相有关。  相似文献   

4.
许贵芝 《焊管》2009,32(1):61-64
目前,俄罗斯对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进行局部热处理的方法有稳定退火和奥氏体化。介绍了稳定退火热处理工艺常用加热器及其固定安装方法,奥氏体化热处理与稳定退火加热器的区别,奥氏体化热处理常用加热设备及其安装,奥氏体化热处理的冷却方式。简要介绍了英、美等国常用奥氏体化热处理工艺。给出了不锈钢管道焊接接头局部热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对我国同类管道焊接接头的局部热处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邹坤  金东发  冯锦娟  毕大青 《焊管》2022,45(3):65-68
为解决超低温工况下高冲击韧性要求的厚壁奥氏体不锈钢根部焊道出现裂纹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从改善焊接接头设计、降低焊接热输入、控制焊道成型系数、提高焊缝铁素体含量等几个方面对焊接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降低焊缝出现结晶裂纹的倾向性;最后通过增加检测措施,确保所有受压元件及受力焊缝在整个厚度方向上全部进行无损检测,保证设备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6.
邵洪波  张西雷  薛慧 《焊管》2020,43(12):12-15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一直需要背面充氩保护,无法进行其他焊口的组对及焊接,并且浪费了大量氩气,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工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用自保护药皮焊丝替代背面内充氩的方式进行焊缝背面保护,以022Cr17Ni12Mo2奥氏体不锈钢为例介绍了背面免充氩焊接工艺,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测、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及晶间腐蚀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验证了焊接工艺的可靠性。采用奥氏体不锈钢背面免充氩工艺施工可提高焊缝的焊接质量,提升施工工效,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OG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碳酸钾设备,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生产中氯化物介质引起焊接接头产生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等缺陷。通过对焊接接头采用超低碳焊接材料,改进焊接工艺。焊后采取退火消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钝化处理 碳酸钾不锈钢设备的焊接接头耐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8-8奥氏体不锈钢与16MnR钢的焊接接头作了试验,使其保证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O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碳酸钾设备,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生产中氯化物介质引起焊接接头产生点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等缺陷。通过对焊接接头采用超低碳焊接材料,改进焊接工艺,焊后采取退火消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钝化处理等措施,提高了碳酸钾不锈钢设备的焊接接头耐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焊接方法对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焊接方法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板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接头的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比例不同,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对实际生产中SAF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使用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对ASTM A928 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在给定工艺参数下,焊缝及热影响区生成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焊接接头无脆化区生成,耐点蚀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满足要求。在研究了双相不锈钢焊接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该接头的腐蚀性能评定试验,可为焊接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埋弧焊填充的焊接工艺,对2295双相不锈钢钢管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焊丝并控制热输入和层间温度,2205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接所得焊接接头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奥氏体双相组织,其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16Cr不锈钢高频焊接参数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拉伸、弯曲试验,分析了不同高频焊接参数下1Cr17Mn6Ni5N不锈钢(以下简称16Cr不锈钢)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Cr奥氏体不锈钢高频焊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成形性能变好;焊缝中δ铁素体的含量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先增后减,同时伴随σ脆性相析出;对于壁厚3.4 mm的16Cr奥氏体不锈钢,当焊接速度为10 m/min、焊接热输入为2.9 k J/cm、并配以适当的挤压力和开口角时,焊缝成形及焊接接头硬度匹配良好,且焊缝抗拉强度接近母材抗拉强度,焊缝显微组织以奥氏体+δ铁素体为主,但由于焊缝存在大量氧化物夹杂,焊接接头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不锈钢复合钢板换热器制造实例,并经过焊接工艺评定,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如何进行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选择,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又具有良好耐蚀性的焊接接头,从而达到控制设备制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TIP TIG焊接工艺在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焊接中的应用,采用TIP TIG焊接工艺在纯Ar气体环境下对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测量并分析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均为奥氏体+铁素体,未见其他金属间化合物和析出相产生;焊缝区的铁素体含量平均为42.5%,热影响区铁素体含量的平均为47%,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均符合相关要求;点腐蚀速率未超过4.0 g/(m2·d),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较好。结果表明,采用TIP TIG焊接工艺可提高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质量,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赖新华 《焊管》2002,25(2):23-25
利用舍夫勒组织图对韶关发电厂SA213TP304H与12Cr1MoV异种钢接头的焊接组织进行了分析,制订出合理的焊接工艺,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舒欣欣  徐连勇  韩永典  马丽  张剑利 《焊管》2011,34(5):24-26,32
根据316L不锈钢的特点,开发了一种钨极氩孤焊背部免充气保护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点蚀试验和各区的电极电位分析.结果表明:316L焊接接头HAZ的显微组织靠母材一侧为粗大的奥氏体晶粒,靠焊缝一侧为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铁素体;根部焊缝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铁素体.经过72 h的点蚀试验后,上表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了解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讨论了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组织、结构特征,研究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ACFM检测对不锈钢焊缝检测的进展,分析了其优点和缺点。分析认为,超声检测是检测不锈钢焊缝的主流方法,且取得了很大进展;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检测方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检测信噪比以及缺陷定位的精确度;ACFM检测方法实现了无接触测量,对不锈钢焊缝的检测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石南辉  张立志 《焊管》2020,43(2):32-35,42
为了提高相同金相组织、不同化学成分和性能异种不锈钢的焊接质量,对具有相同类型金相组织的022Cr17Ni12Mo2和06Cr23Ni13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采用Gr-Ni钢舍夫勒图进行焊接材料的初选,重点介绍了异种奥氏体不锈钢焊材的选择及焊接工艺要点。研究结果显示,异种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重点在于焊材的选择,可按Gr-Ni钢舍夫勒图进行初选,但最终的确定还要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和性能检测。此工艺方案能为异种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焊接低碳Cr—Mo珠光体耐热钢的新型焊接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低铬奥氏体钢焊接材料(H0Cr6Ni10Mn13A焊丝和0Cr6Ni10Mn13MoTi-AR612、AR617焊条),用于焊接高温服役的低碳Cr-Mo类珠光体耐热钢。研究结果表明:填充金属采用该种焊接材科的异质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同时还可以克服采用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焊接Cr-Mo钢形成的异质接头在高温服役过程中提前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