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的病害,特别是穗颈稻瘟为害更烈。近年来,由于积极推广抗病品种,对减轻稻瘟病的危害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水稻品种的抗性容易丧失,病害往往还是猖獗流行。因此,选择高效、低毒、经济效益高的杀菌剂,仍然是稻瘟病防治上必不可少的措施。我们于1984年用浙江温州农药厂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目前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目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为种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水稻病害防治主要对象为稻瘟病和纹枯病.水稻是温带地区及高湿气候国家的重要栽培作物,这种气候亦有利于各种病害发生.目前,有各种可供使用的化合物,它们在病害防治中呈现了预防、治疗、残留和内吸等各种不同的活性特征.通过这些化合物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治病害.其中,多数处理剂经叶面喷洒后可有效地防治大部份地区的主要病害.其通过与其他药剂(如杀虫剂)混和以挽救病虫对作物的危害.近年来,由于农业与社会需要,开发了内吸杀菌剂.其在水稻田中通过沉水施用,能渗入到作物内,从而引起人们极大注意.本文仅就历史沿革及近年来在稻瘟病及水稻纹枯病防治剂的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偶发性病害,它是稻瘟病再侵染频繁发生的气传性流行性病害,2014年由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瘟发生严重,田间菌源充足,达到了穗颈瘟大流行的发病菌源条件,加上病菌最佳侵入时期的水稻破口抽穗期又遇上连续阴雨与低温天气,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病菌侵入、发病和扩张蔓延,再加上种植的水稻品种又大多高感稻瘟病,决定穗颈瘟发病发生流行的三大因素叠加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病和流行,最终导致2014年水稻穗颈瘟在沿江地区暴发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及后期病害的杀菌剂。[方法]连续3年开展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轻发区用量315 g a.i./hm2,重发区用量525 g a.i./hm2,防效78.3%~80.7%;孕穗期第1次施药,间隔7 d施第2次或仅在破口期施药1次,防效无明显差异;兼治纹枯病防效75%左右,对水稻后期病害防效78%。[结论]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及后期病害具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用药一直是个大市场,因此也是国内外农药企业的必争之地。据预测,2014年全国各水稻种植区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水稻杀虫剂、杀菌剂价格或将呈现稳中有升趋势。估计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在10.2亿亩次。水稻病害以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约4.2亿亩次。在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病害中,发生规模最大、面积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其  相似文献   

7.
正稻瘟病是中晚粳稻区水稻上偶发性主要病害,尤其是水稻穗颈瘟,它是稻瘟病再侵染频繁发生的气传性流行性病害,其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水稻破口抽穗期田间菌源量、病菌最佳侵入时期的水稻破口抽穗期阴雨与低温天气、以及水稻品种感病性,2014年水稻破口抽穗期决定穗颈瘟发病发生流行的三大因素都综合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病和流行,最终导致2014年水稻穗颈瘟在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抗生物质防治病虫害,日本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防治真菌病害(如稻瘟病)开始的农用抗生物质的研究,已使其防治对象扩大到杀虫剂(包括寄生虫病害)和除草剂。这里仅择其要点予以阐述。一、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研究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仍存在着抗性菌株的出现和剧发性病害等问题,如今仍希望开发新的药剂。 1.nitropeptin 笔者发现某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kanthochromogenes 6257MC_1)产生的新物质对稻瘟  相似文献   

9.
<正>稻瘟病菌(无性型稻瘟病菌B.Couch新种)是一种严重的稻半活体寄生菌,分布在世界各地,可引发广为人知的稻瘟病。水稻是重要的大宗作物,稻瘟病菌可造成其产量损失高达50%~70%。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稻瘟病菌引发的病害大规模流行,由此每年损失的水稻足以养活6000多万人。稻瘟病菌会破坏水稻植株所有地上部分,而叶子和幼穗是最常见的被感染部分。叶部感病,植株光合作用的效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瘟病系由真菌Pyricularia cryzae(稻瘟病菌)引起,在每一个生产水稻的国家几乎都有发生,温带和潮湿气候地区的危害尤为严重。日本也常因此种病害造成水稻的显著减产。因此,对控制病害的发生,人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1915年,有机汞化合物首先用作种子处理,并于1953年起又应用于大田喷药防治稻瘟病,实际上已取得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使  相似文献   

11.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严重,而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或者选用复配剂进行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药信息》2009,(9):29-30
稻瘟病是世界性的重要水稻病害之一,该病由真菌感染所致,危害地域广泛,在大风吹动下可在同一时间席卷整个田野,摧毁水稻,甚至可能导致颗粒无收。如今,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 日本科学家在水稻中鉴别出一种基因.有望持久抗击稻瘟病。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是我国水稻上常发性、普发性和重发性的两种主要病害。随着水稻高产及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的增加、水稻轻型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自2009年以来,水稻纹枯病已连续7年发生较重,造成部分水稻田出现"冒穿到顶、枯死倒伏"现象,严重田块水稻产量损失30%~45%。而  相似文献   

14.
秦旭升  亦冰 《世界农药》2002,24(4):37-39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R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东亚水稻生产的病害。四氯苯酞(fthalide)是1971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稻瘟病的叶面杀菌剂。与三环唑或氯喹酮(pyroquilon)一样,四氯苯酞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而阻止附着胞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田后期使用三唑酮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家  廖大标 《农药》1992,31(4):49-49,51
随着杂交水稻制种的连年进行,一些病害在制种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是生育后期的谷粒黑粉病、叶尖枯病以及稻瘟病等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父母本割叶的田块,由于割叶后伤口较多,易受病菌的侵染,致使叶片茎杆和穗部病害发生加重,甚至使叶片早枯死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不仅是人们最先认识,也是各主要水稻种植地区普遍发生、危害最广的植物病害之一。英联邦真菌学研究所已经记叙了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发病的情况。早在1637年,中国就已对稻瘟病作过描述。在日本,根据K.Goto和S.Miayanaga于1788年记载稻瘟病时所称,M.Tsuchiya已在1704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及这种病害。意大利的Astolfi和Brugnatelli分别在1828年和1838年的报告中称之为“brusone”的病害,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指稻瘟病。首先采用英文“blast”一词代表这种病害的或许是Metcalf,他还指出早在1876年,稻瘟病曾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造成危害。1891年,Cavara第一次描述了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相似文献   

17.
稻瘟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穗颈瘟是一种气候性病害,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菌源、品种抗病性和水稻破口抽穗期天气是否降雨与多少,穗颈瘟一旦发生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据气象部门预报,2014年水稻中后期江苏省阴雨天气偏多,气温偏低,十分利于破口抽穗期的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的流行。因此,2014年穗期病害流行态势十分严峻。为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积极探索稻瘟酰胺等药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作物三大病害之一,特别是穗颈稻瘟危害水稻的穗部,产量损失严重,常年达两成以上,对我国平原湖区、丘陵及中山地区的水稻生产是很大的威胁。湖北省沙市农药厂成功地研制出杀菌剂克瘟唑,在小试鉴定合格,经湖北省科委和教育厅批准通过后正式投产。为了验证克瘟唑防治稻瘟病的实效,并与国内、外同类农药产品作比较,沙市农药厂和宜昌县植保站联合进行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穗颈稻瘟病的防效优于日本产三环唑和上海产克瘟灵。  相似文献   

19.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农药化学的进展,日本农业害虫的防治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水稻作物危害最严重的虫害稻螟。1951年由于推广使用六六六农药和1952年推广使用对硫磷农药,达到了有效防治的目的;在病害方面,对水稻作物危害最严重的稻瘟病,由于推广使用有机汞杀菌剂来代替波尔多液和铜杀菌剂,也达到了防治的目的。从此,日本农药使用的类型在五十年代初期很快地从无机农药转向有机农药。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5,(3)
[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准确评价化合物SYP-1545的杀菌活性。[结果]室内杀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YP-1545对供试靶标病害均有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SYP-1545对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大豆锈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