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开发建立新的食品中金属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新兴的绿色环保分离富集技术-浊点萃取及其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中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浊点萃取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本文讨论了浊点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溶液pH值、平衡时间、温度以及络合物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富集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后,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最后对浊点萃取技术在食品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浊点萃取技术是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相分离现象的新型液-液萃取技术,具有环境污染小、萃取效率高、富集倍数高、操作简单和可与各种仪器联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食品、环境中的重金属及中药成分等检测的分离分析预处理。浊点萃取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浊点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的类型、平衡温度、平衡时间以及p H值等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浊点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多种仪器联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物质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建立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富集检测红葡萄酒中铜、锌、镉3种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用量、静止时间、硼砂缓冲液用量、Triton X-114用量、萃取液p H值和离心时间等萃取条件对3种金属离子富集效果的影响。分析仪器狭缝宽度、空气乙炔燃烧比和燃烧高度对3种金属离子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浊点萃取的适宜条件为:PAN用量0.50 m L,Triton X-114用量0.50 m L,萃取液p H 7.0,缓冲液用量1.00 m L,静置时间25 min,离心时间5 min。优化的原子吸收测定条件为:狭缝宽度0.7 H,空气乙炔燃烧比2.0∶17.0,燃烧高度0.01 mm。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红葡萄酒中铜、锌、镉金属离子的检测限为(0.02±0.001)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6.70,加标回收率在95.50%~104.00%之间。建立了用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联用检测红葡萄酒中铜、锌、镉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此方法简单、准确、方便,适合样品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赵明 《食品安全导刊》2023,(26):181-183
近年来,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引起了广泛关注。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在人体中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因此对食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阐明该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重要作用,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发展,食品的安全情况已经成为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添加剂,还可能出现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情况,所以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测方式,确定其实际情况。本文综合分析食品重金属检测情况,首先介绍了新型萃取技术-原子吸收光谱的主要分类,并阐述了新型萃取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内容的总结与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食品的安全性,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中重金属的质量控制和过度污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食品工业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领域的污染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且,生活中的一些污染因素侵入到人体之后也会间接侵害人类健康。根据这种情况,原子吸收光谱法被广泛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与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相比,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在检测过程中更加灵敏和精确,因此,此食品检测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过程中的使用甚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若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将会对人类饮食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甚至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而,提升食品重金属检测的精确性和科学性,规避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食品流入市场,是当下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而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当下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的重要分支,在检测食品重金属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效用。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类型,然后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重金属铅(Pb)为测定对象,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检测方法测定食品中痕量的重金属,即流动注射(FI)空气混合法在线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联用测定食品中痕量的重金属。样品溶液、络合剂和空气分别通过3条管子同时进样,金属离子和络合剂在线混合反应,其络合物流经编结反应器(KR)并吸附在其内壁,通入一段空气流,防止前后溶液混和并提高富集效果,用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后送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与传统的流动注射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系统相比,此方法减少了样品的富集时间,达到了更好地吸附效果,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该方法应用于沙丁鱼中重金属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更加注重餐桌上的安全。食品重金属检测是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种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重金属检测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文章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比较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精确、科学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含量,以防重金属高含量食品进入市场,已成为食品检测部门面临的首要工作.现阶段,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常用的检测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针对食品重金属检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由汞、镉、铅、铬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引起的污染,随食品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多种疾病。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各类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加,发展便捷高效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的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样品前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检测技术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原理、应用实例和优缺点。同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消解技术和重金属富集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各类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纺织品中微量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汗液浸泡-浊点萃取(CPE)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纺织品中微量镍,探讨了影响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因素。在最佳条件下,镍的富集倍率为20倍,检出限为0.5 ng/mL(n=11),回收率为98.0%~102.5%,RSD小于2.8%(n=5),镍含量在1.0~500.0 ng/mL时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3.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CPE-FAAS)测定蜂蜜中痕量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以8-羟基喹啉为络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为萃取剂的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PE-FAAS)测定蜂蜜中痕量Mn(Ⅱ)的方法。研究了pH值,平衡时间,离子强度,萃取剂用量,以及络合剂用量和共存离子干扰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为100~700 ng/mL,检出限为5.74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68%(n=11),回收率为97.3%~98.6%。  相似文献   

14.
合成色素作为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但是合成色素的超范围添加和非法添加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有必要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由于食品基质较为复杂,一般在进行分析检测前需要通过前处理进行样品的提取富集。本文主要对色素的传统富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和萃取柱萃取等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重点综述了新型材料在富集色素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二维材料、有机金属框架及磁性复合材料,为合成色素检测前处理阶段吸附剂的选择提供了系统性知识,同时对未来合成色素吸附剂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荔枝和桂圆肉中的Pb和Cd。采用浊点萃取-热喷雾火焰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样品进行分析,考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浓度、溶液pH值、TritonX-100浓度、加热时间、水浴温度、干扰离子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试验条件下,即pH5.0、温度100℃、萃取时间15min、TritonX-100体积分数0.3%、DDTC质量浓度0.02g/100mL、进样速率0.3mL/min,该方法对Pb和Cd的富集倍数分别为30倍和26倍;方法的检出限对Pb和Cd分别为2ng/mL和0.1n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3.6%。利用该方法对荔枝和桂圆中的铅和镉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粮食重金属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粮食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首先对当前我国粮食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综述了重金属元素前处理的方法,包括消解法、固相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并分常规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着重总结了各种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在粮食安全中的应用。其中常规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快速检测技术有电化学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以及免疫检测技术,为保障人民群众粮食安全,积极发展粮食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前处理消解技术和色谱联用技术以及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ultrasound-assisted surfactant-enhanced emulsification microextraction (UASEM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cobalt prior to its determination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 the UASEME technique, chloroform was used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sodium dodecyl sulfate was adopted as emulsifier, and ultrasound was applied to assist emulsification. There is no need of using organic dispersive solvent which is typically required in conventional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method. Several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such as the kind and volume of the extraction solvent,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surfactant, pH of sampl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the chelating agent, and extr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iz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linearity of calibration curve was in the range of 0.1–5 ng m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2) of 0.9992. An enrichment factor of 58 was achieved with a sample volume of 5.0 mL.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for Co was 15.6 ng L?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4.3 % at 1.0 ng mL?1 concentration level of Co.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analysis of th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GBW07605 tea leaf and GBW10015 spinach. 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e trace cobalt in food and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建立快速协同浊点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浸出苯酚的方法。以直链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为萃取剂,正辛醇作浊点的诱导协同剂,与无水硫酸钠共同作用将聚乙二醇6000浊点温度降至室温(约20 ℃),整个实验过程仅需3 min,并对影响苯酚萃取率的因素(聚乙二醇6000、无水硫酸钠和正辛醇的用量、溶液p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溶液pH6.0、0.2 g/mL聚乙二醇6000 8.0 mL、无水硫酸钠3.0 g及正辛醇5.0 mL的萃取效果最佳。苯酚在0.02~1.6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为0.9998,检出限为0.0064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49%(n=8)。对于50 mL的样品溶液,苯酚萃取率可达89.8%,加标回收率为90.5%~109.5%。5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只有样品2检出苯酚0.0310 μg/mL,但未超标,其它4种塑料包装材料均未检出。该方法简便、快速、省时、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浸出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lenium in selenium-enriched rice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detection after cloud point extraction.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lenium in selenium-enriched rice was achieved by sequentially extracting with water and cyclohexane. Under the optimised condition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0.08 μg L−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2.1% (c = 10.0 μg L−1, n = 11), and the enrichment factor for selenium was 82. Recoveries of inorganic selenium in the selenium-enriched rice samples were between 90.3% and 106.0%.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lenium as well as total selenium in selenium-enriched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