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拉施精密陶瓷公司已制成一种新的高级陶瓷材料,其抗热冲击能力和抗高温氧化性优于纯氧化铝。这种材料由氧化铝和碳化硅制成。在烧成后碳化硅生成一种使氧化铝更耐热冲击的晶格。这种陶瓷可注塑成零  相似文献   

2.
《稀有金属》2002,26(1):53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型陶瓷 ,与现有产品相比 ,这种陶瓷耐热温度提高了 1倍 ,强度提高了 4倍。他们将氧化铝和氧化钴等陶瓷微粒和强度比较低的磷酸盐或钒酸盐微粒混合在一起 ,烧制出了这种新陶瓷品种。由于新型陶瓷中含有磷酸盐微粒 ,其耐热温度达到 180 0~ 2 0 0 0℃ ,强度达到 2 0 0~ 30 0MPa ,分别比现有的产品提高 1倍和 4倍。另外 ,通过改变配方 ,还能够改变新型陶瓷的耐热性能、强度及机械加工的难易程度。这种新型陶瓷可用钻头钻孔 ,易于机器加工 ,因此它的出现将使以陶瓷为元件的耐热电子零部件、绝缘材料、真空零…  相似文献   

3.
<正> 日本东洋金属公司最近用非稀土类元素试制一种在绝对温度90度(零下183℃)时电阻为零的超导陶瓷。据报道,这种超导陶瓷是将氧化铝、氧化亚铜及数种金属氧化物,用4∶4∶2的比例混合成糊膏  相似文献   

4.
美国纽约洲 Blasch 精密陶瓷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工业性生产耐高温、耐腐蚀的陶瓷构件的新工艺方法。这种具有专利权的注模法可以制备出边缘完好、形状复杂、大或小型陶瓷构件,同时,不用机加工就可获得标准公差为±0.025mm/总长(mm)的精度。内部互相联结的孔隙尺寸可以得到控制,并且孔隙率可达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Mo-TiC金属陶瓷,研究不同TiC含量的Mo-TiC陶瓷在1 200℃下的氧化行为,并测定该陶瓷氧化前后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随TiC含量增加,Mo-TiC金属陶瓷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增强,Mo-40%TiC和Mo-60%TiC在1 200℃下氧化60 min后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3.91%和4.79%。氧化从陶瓷基体表面缺陷和晶界处开始,逐步向内部侵蚀。陶瓷中的钼被氧化生成易挥发的MoO3,TiC被氧化生成TiO2,TiO2颗粒在陶瓷表面形成连结紧密的片层状组织,延缓氧化行为向基体内部侵蚀,而且随TiC含量提高,这种效果愈明显。Mo-TiC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随TiC含量增加而降低,氧化后抗弯强度明显下降。Mo-40%TiC在氧化前抗弯强度为502 MPa,而在氧化之后降到160 MPa。Mo-TiC陶瓷氧化后的抗弯强度随TiC含量增加而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粉末冶金陶瓷模工艺中的陶瓷料浆的涂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陶瓷料浆与蜡模的接触角随粉液比的增加按抛物线规律变化,粉液比在0.8~1.2范围内时接触角较小。增加粘接剂的浓度,接触角略有减小,但最小接触角仍在60°以上;在蜡模表面涂上一层表面活性剂后,接触角大幅度减少,最小接触角在40°左右,陶瓷料浆能较好地润湿蜡模表面;采用研究的陶瓷料浆,得到了内表面光洁、轮廓清晰的用于制备增压器涡轮的陶瓷模。  相似文献   

7.
1序言和歌山厂4号高炉的热风炉自1974年修理后已连续工作了大约ZI年。但是,最近燃烧室下部的陶瓷燃烧器砖有所损坏。4号高炉仅有3座热风炉,必须在短时停炉期间内对其修理。因此,开发了一种快速修理热风炉陶瓷燃烧器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仅在48h内就修理好了2个陶瓷燃烧器。2  相似文献   

8.
日本NKK公司研制出一种氮化硅陶瓷,这种陶瓷的断裂韧性达11.3MPam,弯曲强度在100kg/mm~2以上,维泊尔模量为26.1。该公司为了减少陶瓷的脆性,增加可靠性,采取控制陶瓷显微结构的研究方法。经过NKK公司的工艺处理的陶瓷产品具有针状显微结构,这样,就抑制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9.
以6-6-3青铜粉为基体,加入Si C、Si3N4、B4C多元陶瓷作为颗粒增强相,利用粉末冶金法通过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Si C、Si3N4、B4C多元陶瓷/铜基复合材料,在MRH-3型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Si C、Si3N4、B4C多元陶瓷增强相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摩擦系数以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 C、Si3N4、B4C多元陶瓷/铜复合材料在耐热性能、耐磨性能、抗弯强度等方面性能优异;多元陶瓷质量分数分别为15%、25%、35%的多元陶瓷/铜基复合材料中,硬度、抗弯强度以及耐磨性能均随着陶瓷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基本稳定在0.49左右,受温度影响波动不大;陶瓷颗粒的加入对材料的导热性能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自焙碳块陶瓷砌体复合炉缸在鞍钢7号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晓煜  薛向欣 《钢铁》1997,32(6):15-19
评这了鞍钢7号高炉应用自焙碳块陶瓷体复合炉缸的发展过程,生产实践表明,这种复合炉缸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使铁水温度提高8~18℃,生铁硅含量降低约0.1%,开炉半年后完成自焙过程,一年半年后炉缸形成稳定温度场,1150℃等温红均匀分布在陶瓷砌体内或内侧,陶瓷砌体和碳砖接触处,温度均匀且小于800℃,此炉缸设计合理,成本低,砌筑方便,预计寿命可达8~10年。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成形后进行热等静压致密化,热等静压时采用碳钢作包套,采用铜箔作隔层,实验研究了热等静压主要工艺参数对ITO陶瓷靶材致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靶材的相对密度在大约1000℃处有一峰值;相对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当保温温度较低时,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密度;当保温温度较高时,延长保温时间反而使密度降低,分析了ITO在高温下的分解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致密化的作用,还解释了ITO复合粉末部分脱氧使ITO陶瓷半导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日本钢管公司和旭玻璃公司共同研制了一种用来调节高炉风口管道内热风流量的陶瓷阀。这种陶瓷阀在钢铁工业中足首次应用。它具有耐热性好、强度高和耐用等优点,将其用于一座有约40个风口的典型高炉进行调节热风流量和改善其分布,能够使高炉的操作稳定,并提高操作效率。这种新型陶瓷调节阀能改善高矿边缘还原气体的循环,同时阀门的构造型式(包括一个连接陶瓷阀用的特殊接头和一个金属传动轴)还利于减少  相似文献   

13.
C/SiC复合陶瓷与铌合金的活性钎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g-Cu-Tj活性钎料对C/SiC复合陶瓷与Nb合金进行了真空钎焊.结果表明,适合该陶瓷钎焊的Ag-Cu-Ti钎料的Ti含量以2.5%~3.0%(质量分数)为宜;但Ag-Cu-Ti2.5钎料直接钎焊陶瓷与金属,焊缝及陶瓷一侧有裂纹和孔洞等缺陷;钎料中引入Mo颗粒后有效缓解了残余应力,实现了陶瓷与金属的气密连接.界面反应产物主要是TiC,TiSi,Cu4Tu,Cu3Ti.  相似文献   

14.
热等静压用陶瓷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末冶金陶瓷模是一种适用于制备开头复杂零部件的接近成品形状的成形工艺技术,本工作对这种工艺中陶瓷模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陶瓷模的涂覆方法,脱蜡新技术和烧结工艺等。采用研究的制模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增压器涡轮陶瓷模。  相似文献   

15.
新型耐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研制成功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最近研制出可耐受1700℃高温的陶瓷复合新材料。这种新材料可用于超音速客机和发电汽轮机制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陶瓷换热器     
美国柯尔斯陶瓷制品公司引进煤气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坚实的陶瓷换热器,用于煤气加热的热处理和锻造炉。有两种规格,热容量达0.504×10~6kcal/h。这种陶瓷换热器由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抗热冲击性能的拌合氧化陶瓷体组成。根据克利夫兰的东俄亥俄煤气公司在三家热处理工厂进行现场试验得出的数据,可以节能34~48%,并显著提高了炉子的产量,在高温操作条件下非常坚实耐用。一般金属换热器在870℃以上温度下工作时,必须增加辅助设备,成本过高。陶瓷换热器可以在高达1370℃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矿尾矿烧制陶瓷墙地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龙  王庆德 《黄金学报》2000,2(3):207-211
本文详细分析了金矿尾的组分构成并与常用陶瓷原料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这种尾矿经验杂后可以作为陶瓷墙地砖生产中的优质长石代用原料,尾矿经螺旋溜槽分级(重选)、弱磁选、强磁选、浮选等工艺、有效降低了尾矿中的铁、硫含量,制成合作的长石粉原料,并用该原料作为陶瓷墙地砖坯料在生产线上进行了一次低温快烧试验,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Ti、B和C粉末为原料,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不同组份的TiC-TiB2复相陶瓷,通过试验研究了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HS反应产物纯净,TiC-TiB2复相陶瓷中只有TiC和TiB2两相存在;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复相陶瓷中TiC颗粒尺寸变小,而TiB2颗粒有异常长大现象;TiC-TiB2复相陶瓷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横向断裂强度均随TiB2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当TiB2与TiC的重量比为60%时,该复相陶瓷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576MPa和5.45MPa·m1/2,而相对密度达到99.4%.  相似文献   

19.
设在瑞典的桑德维克公司推出一种先进的陶瓷切削刀具。这种陶瓷刀具是以特殊组份的氮化硅为基体,且具有韧性和高耐磨性的切削表面。 与常规的碳化物陶瓷相比,该刀具的主要优点是具有高的切削速度(达800m/min)。氮化硅体材  相似文献   

20.
东京工学院的水谷等人研制成一种用作高温燃料电池障壁材料的新型超离子导电陶瓷,并着手改进这种陶瓷使之适于实际应用。 该燃料电池系采用机动车和工厂排出的高温废气。这些工厂如炼铁厂从节约能源出发迫切需要研制燃料电池。此种超离子导电陶瓷具有高效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