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装置的组成 临界流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主要由气源系统、喷嘴计量段、被检表检定段及微机控制采集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艺流程为:通过气源系统的空气压缩机组(或真空泵组)结合稳压容器(或缓冲容器)以及大气,作为装置的稳定气源.在计算机上按照检定流量计的需要,通过操作喷嘴开关阀门,实现喷嘴组合流量的选择与切换.  相似文献   

2.
利用建立的串级精馏实验装置,针对精馏塔间进出料时进出口压力要求、预算成本控制等具体问题提出用低温泵代替气体循环泵实现串级精馏塔物料正常运转。基于设计的低温泵装置提出了一种PLC控制方法并建立系统应用于现场装置。该系统以PLC为主控制器完成了常规信号采集和多个温度PID控制、压力PID控制,流量RS485串口通讯、上位机Modbus TCP通讯等。低温泵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友好、简单,可移植性强。通过实验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军用飞机修理厂的要求,针对飞机环境控制系统高温大流量压力调节阀测试过程中,温度高、压力高、流量大的特点,我们设计、制造了以数字计算机、电动控制阀为核心高温空气压力调节阀测试系统.本文介绍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原油计量的特点,设计了以一个以PLC为核心的原油自动计量系统,系统利用流量脉冲发信器与PLC、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原油数据的实时采集、计量与监视,文章重点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开发思路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服务     
<正>依据相关标准、规程和我公司在流量计量领域从业27年的实践经验,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包括流量输差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1.流量二次仪表(包括:流量积算仪、流量计算机、DCS、PLC、工控计算机)流量及物性值补偿计算功能的在线、离线校准采用流量计算检定软件(已通过中国计量院测试)和便携式流量积算检定系统,通过读取流量二次仪表采集的现场(或实验室标准源)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被校仪表流量计算模型、介质物性值计算模型、信号采集及输出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气体流量计检定装置的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文丘里喷嘴的负压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所嵌入的15只主标准器为临界流文丘里喷嘴,使用上位机(PC)和下位机(PLC)两级计算机技术实现压力、温度、湿度、频率、时间等参量的采集和各类开关量的控制。8路不同通径实现各类气体流量计自动检定(或校准)作业,并赋值。实际应用表明,标准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可对涡轮、涡街、旋进漩涡、罗茨、超声、膜式燃气表等气体流量计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某型号的汽车机油泵流量控制电磁阀的出厂测试需求,通过以PLC为核心,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控制,然后结合LabVIEW,实现被试阀的泄漏试验、输出流量-输入信号特性试验、阶跃响应试验,设计出一套液压测试系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气体流量计检定装置的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文丘里喷嘴的负压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所嵌入的15只主标准器为临界流文丘里喷嘴,使用上位机(Pc)和下位机(PLC)两级计算机技术实现压力、温度、湿度、频率、时间等参量的采集和各类开关量的控制。8路不同通径实现各类气体流量计自动检定(或校准)作业,并赋值。实际应用表明,标准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可对涡轮、涡街、旋进漩涡、罗茨、超声、膜式燃气表等气体流量计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服务     
<正>POSTAN北京博思达依据相关标准、规程和我公司在流量计量领域从业27年的实践经验,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包括流量输差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1.流量二次仪表(包括:流量积算仪、流量计算机、DCS、PLC、工控计算机)流量及物性值补偿计算功能的在线、离线校准采用流量计算检定软件(已通过中国计量院测试)和便携式流量积算检定系统,通过读取流量二次仪表采集的现场(或实验室标准源)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被校仪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服务     
<正>依据相关标准、规程和我公司在流量计量领域从业27年的实践经验,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包括流量输差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1.流量二次仪表(包括:流量积算仪、流量计算机、DCS、PLC、工控计算机)流量及物性值补偿计算功能的在线、离线校准采用流量计算检定软件(已通过中国计量院测试)和便携式流量积算检定系统,通过读取流量二次仪表采集的现场(或实验室标准源)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值进行计算,以确定被校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