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以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光俊  张晓亮 《建筑科学》2004,20(Z1):265-268
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h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以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某一住宅建筑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空调运行模式的各因素对住宅采暖空调能耗影响的数量关系,并得出了在敏感性上,容忍温度强于空调控制温度,室内人员作息对耗冷量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3种不同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下,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IES-VE对温州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空调运行模式对温州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调运行模式由连续模式改变为间歇式,采暖能耗降低33.5%,制冷能耗减小53.2%,采暖空调总能耗降低43.5%,引入自然通风可将制冷能耗进一步降低27.6%,采暖空调总能耗降低50.5%。间歇式空调模式下,采暖空调能耗的降低与空调运行时间的减少并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海地区的住宅空调能耗受"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使用模式影响较大,传统能耗模拟软件中采用的固定作息法无法对人员行为的随机性进行描述,研究该地区住宅空调能耗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与模拟。本研究基于DeST能耗模拟软件中马尔可夫链的人员移动模型和动作概率触发模型的人行为模块,通过由实际调研采集到的人行为数据计算住户的移动模型和开关空调的动作概率模型,并对住宅空调能耗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说明人行为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上海地区住宅居民夏季空调行为,解释目前该地区住宅空调能耗水平整体较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以上海市某户居住建筑为样本,通过实测与能耗模拟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夏季该住户的空调行为模式,结果表明人员行为模式对居住建筑空调能耗影响大,居住建筑能耗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晚间及夜间;能耗模拟中外部环境温度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空调的模拟计算负荷与实际负荷偏差增大;能耗模拟所依据的居民用能行为方式问卷对模拟结果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因年龄、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等的不同,居住建筑中不同成员的逐时在室可能性存在较大区别,使得不同类型人群对同一建筑具有不同的室内热环境感受,进而导致不同的采暖空调行为及能耗。本文对长沙地区3类不同人群的逐时在室可能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引入人员在室可能性系数,对现有的建筑室内长期热环境和能耗指标进行了修正,进而以长沙地区典型住宅为例,对4种典型结构家庭的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群的在室可能性在白天存在较大差异,人员在室可能性越高,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重要程度愈加明显,采暖空调能耗亦越大,针对不同家庭人员结构的住宅,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应有所侧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室内舒适需求水平与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大小密切相关,为此既有建筑差异化的室内热舒适需求现状,是零能耗建筑室内热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调查寒冷地区-西安既有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水平现状,归纳室内热环境差异化特征,剖析居民热适应机理,提出热舒适度分级依据。结果表明既有集中供暖商品住宅、分散采暖拆迁安置住宅、农村分散间歇采暖住宅的室内热湿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差异化的室内热环境具有热适应能力,主观心理适应以及着装、活动量等行为调节是热适应的重要方式;经济条件和建筑采暖方式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热舒适度分级的重要依据;既有居住建筑现存在三级不同的热舒适度水平,舒适温度区间分别为19. 2~22. 7℃,14. 8~20. 6℃,9. 4~13. 9℃。  相似文献   

9.
外墙外保温系统适宜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暖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很大部分为砖混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墙体不保温,造成了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年年攀高。而外墙对室内温度影响大,是节能改造的关键之一。文中采用DeST-h软件对兰州市某小区的一栋典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不同构造和厚度的外墙保温体系和未保温墙体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不同外保温体系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最适宜的外保温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杭州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的室内热舒适条件较少,因此该地区的居民形成了特有的热适应行为来提高自身的舒适性.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模拟分析的方法,对居住建筑的空调采暖时间、设定温度和开窗习惯进行分析,阐明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节能潜力.该模拟结果有助于指导杭州市居民的热适应性行为,减少空调能耗并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住宅空调方案寿命周期能耗和资源消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某高层住宅为例,按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地的气候和建筑热工条件,对5种常见住宅空调设计方案的生产能耗和资源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运行能耗调查数据,对3种常见住宅空调方案的寿命周期能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户式空调和集中空调方案的生产能耗、寿命周期能耗和资源消耗均显著高于分体空调方案。对于所研究的情况,水冷式集中空调方案的寿命周期能耗是分体空调方案的6.6倍,认为分散式空调仍然是目前最节能环保的住宅空调方式,盲目推广集中式空调会使我国住宅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厦门农村住宅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采取实地调研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农宅住户实际用电特征将厦门农村住宅分为6种基本类型,从中归纳出3种不同的空间原型作为计算机模拟的模型,通过De ST-h模拟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典型农村住宅基本能耗,分析其建筑能耗的特点。结果表明,农宅的用能方式导致不同的建筑形态其能耗也不同,通过典型气象年的运算发现,空调冷负荷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3种计算模式的空调开启时间和运行时间均不同,3种计算模型的空调能耗占比分别是81.5%、84.6%、96.8%。  相似文献   

13.
住宅供暖空调能耗计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简毅文  江亿 《暖通空调》2005,35(2):11-14
基于深圳地区的气象条件,模拟计算了两组不同住宅在五种计算模式下的建筑全年供暖空调能耗,分析比较了不同的计算模式对住宅热性能评价的反映状况。结果表明计算模式对住宅热性能的评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适宜居住的角度讲,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居住建筑都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保证冬夏两季的室内热舒适环境。冬夏两季室内维持的温度与室外的温度有很大的差别,这个温差导致能量以热的形式流出或流入室内,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主要就是用来补充这个能量损失的。在相同的室内外温差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的多少。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好,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就少,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少;反之,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流现或流入室内的热量就多,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多。我国现行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去设计,新建的居住建筑就能比具有传统围护结构的同类建筑节约25%-35%的采暖,空调能耗,而且节能的潜力还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5.
采暖空调总能耗是建筑运行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当今建筑节能减排主要控制的指标。建筑体形系数以及朝向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以武汉地区居住建筑一典型板式住宅为例,采用能耗模拟软件PKPM,分析了在不同体形系数和建筑朝向下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研究表明,建筑体形系数和朝向对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并得出武汉地区板式居住建筑南偏东10°为最佳朝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简毅文  白贞  刘建 《暖通空调》2012,42(1):12-16
以北京市两栋装有分户热计量装置的新建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楼内的113个住户进行冬季供暖耗热量、热水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度等相关数据的定期采集,并在供暖季对其中9个住户的房间进行室温的连续测试。统计结果表明,住户的供暖耗热量高于北京现行节能标准的要求,但围护结构并不是影响住户供暖能耗大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典型住户室内热环境的模拟计算及分析对比发现,房间通风状况、邻室室温状况、房间遮阳状况以及客厅与阳台门的开关状况等人的行为因素对住户的供暖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合住宅建筑低能耗发展的行业背景,详细分析上海地区住宅建筑的能耗特点差异;以上海地区典型中高层住宅为例,剖析了典型中高层住宅的能耗水平、特点和现有节能设计标准的不足;基于负荷分析,提出了上海地区住宅建筑低能耗的节能技术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8.
拉萨市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恩  刘加平  杨柳 《工业建筑》2012,42(2):27-3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拉萨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能耗都有了大规模的提高。通过两次冬季现场调研,拉萨市现有集合式居住建筑的室内温度分布,室内热环境评价等现有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特点被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市现有居住建筑大多自发采用直接受益式太阳能利用系统,但其冬季室内热环境仍然普遍不理想。考虑到拉萨市已经被列为采暖区,当地的冬季采暖能耗面临巨大增幅的可能。以拉萨市最常见的直接受益式居住建筑为基础,建立热环境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软件分析了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各项被动式设计基本要素。最终结果给当地的居住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