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的(火用)经济分析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冷分离方法是回收油田伴生气NGL(Natural Gas Liquid)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天然气深冷分离装置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建立了NGL装置的(火用)经济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火用)经济平衡方程和辅助方程.利用两组运行工况下的实测数据,对某NGL装置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实际应用表明,对NGL装置进行(火用)经济分析,能更全面地反映装置的用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测算了:(1)热分离机和透平膨胀机法NGL回收装置的(火用)平衡.结果指出除了等熵效率略有差异外,两者主要差别在于功(透平膨胀机)和热(热分离机)的回收方面.由于实况偏离设计条件,导致热分离机装置(火用)效率远低于透平膨胀法,显然,热机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2)天然气处理与克劳斯法硫回收过程的(火用)平衡,并指出气体处理过程中用能的不合理环节——净化含硫尾气的化学溶剂法过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化工过程热力经济分析模型,提出了构造(火用)价约束方程的原则并构造了几类装置的(火用)价约束方程。对大型乙烯分离流程进行了热力经济分析。就不同边界(火用)价对热力经济分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热力经济分析,仅与流程结构和输入(火用)价比有关,如输入(火用)价比相当,本方法可对处于不同经济环境的同类流程进行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回收边远小油田放空天然气的撬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戈壁沙漠中的小油田在采油时,常常将与石油伴生的天然气排往放空火炬烧掉。回收利用这些放空天然气.不仅可以防止宝贵资源的浪费和燃烧气体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还能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章结合实例介绍了采用撬装设计回收放空天然气中的NGL组分,并对回收NGL后的天然气进行压缩,然后用高压集装管束拖车运往用户的装置的设计特点、工艺流程、撬板设计、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撬装设计装置是回收边远小油田放空天然气的可靠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进军戈壁、沙漠以回收利用仍在大量放空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5.
(火用)分析法是以不可逆性原理为理论依据,按照能质平衡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能量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华北油田任北轻烃回收装置的(火用)分析,探讨此类装置进行(火用)分析的一般方法,并具体讨论了该装置的(火用)分析结果,以便准确判别其用能水平及节能潜力,并为改进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丙烷脱沥青装置进行了能量和火用平衡计算 ,对用能三环节和操作单元进行了能量和火用分析 ,找出了用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节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炼厂100万t/t重催装置的换热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并对网络用能状况作出了评价。文中工艺参数采自1995年7月13日装置标定数据  相似文献   

8.
胜利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三环节”和“两箱”组合分析方法,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计算,并对该装置的用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装置在能量转换环节和能量回收环节有很大潜力,指出了降低再生器及能量回收系统能耗、优化换热网络以及低温热利用是催化装置节能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延迟焦化装置的用能分析及优化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延迟焦化过程的用能特点及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结构理论,对国内某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了能量平衡和火用平衡计算及其分析,为该装置的用能状况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找出了装置的用能瓶颈,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了装置的节能方向,提出了相应的用能优化改进措施。通过采取减小循环比、优化分馏塔取热、优化换热网络和利用装置低温热等措施,使装置能耗降低了19.1%。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装置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反映了工艺装置的用能特点及变化规律;根据用能分析模型,装置节能改进的顺序和思路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改进工艺,降低过程工艺总用能;减少工艺设备用能的(火用)损,提高待回收能的品位;提高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率;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装置外围能耗。据此思路,本文把石油化工装置节能改进的途径和措施进行分类归纳,从而提出装置节能的潜力所在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1.
委内瑞拉在其西部海上建造了JlaJuana2(PCTJ-2)和JiaJuana3(PCTJ-3)两套压缩装置,它们通过天然汽油再循环的方法来提高天然气凝析液(NGL)的回收率。文中就天然汽油再循环和脱乙烷塔凝析液再循环进行了比较。确认天然汽油再循环法是提高NGL回收率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萨中原油提馏装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原油装置。自投产以来,耗能高,虽进行了次改造,效果均不理想。采用工艺用能三环节分析法,对提馏装置的工艺过程用能进行分析,指导工艺改进,实施后取得较好的节能效益。根据对萨中提馏工艺过程用能分析,采取了如下实际改进措施;更中热炉火嘴采用高效节能燃烧器;更换加热炉火嘴采用高铲节能燃烧器;萨中提馏装置中原有16台换热器,冷油走管程,热油走壳程,热损失大,后将14组2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模拟策略与用能分析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某1.0 Mt/a 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II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模拟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分馏塔模型,模拟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利用火用分析法对催化裂化主分馏塔进行用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提高高温位取热量同时减小低温位取热量,可以有效降低分馏过程火用损。在保证产品分布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调整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各中段取热比例,过程 火用效率可以提高25.7%。  相似文献   

14.
用物理溶剂脱除天然气中的硫醇会导致溶剂中烃的共吸收。一旦烃在物理溶剂中共吸收,它们就不能有效回收到主要过程流体中,因为物理溶剂通常在低压下再生。如果天然气液体产物(NGL)很有价值,选择一种气体处理方法来减少NGL的损耗是有必要的。一般的方法是从需脱除硫醇的上游气体中将其脱除,这样硫醇分布在NGL产品中。另一种可选的方法是用分子筛来脱除天然气中的硫醇,以减少NGL的损耗。在一分子筛装置中,采用温度摆动吸附,让硫醇流经无物理溶剂的胺装置(如MDEA),并利用加氢处理工艺将硫醇转化成H2S。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中A、B、C处是可放置加氢处理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以某炼厂100万t/a重油催化装置的换热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并对网络的用能状况作出了评价。文中工艺参数采自1995-07-13装置标定数据。  相似文献   

16.
用三项式取代二项式,是油气井产能试井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现场上,有许多油气井产能试井结果不服从二项式方程,因此提出了用三项式方程代替二项式方程,以便更精确地确定渗流阻力系数和临界产量这一新的重要参数,从而更合理地确定油气井的工作制度。但根据现有的产能试井资料,三项式方程不能得到直接应用。为此,对三项式方程进行数学推导,提出了应用三项式确定气井产能方程的计算方法,并在实例中,对气井产能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冷媒水的利用率,对现有装置提出相应的利用方案,并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各方案的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冷媒水替代重整再接触系统氨压机,以及利用冷媒水进行加氢脱硫干气轻烃分离,乙苯装置干气脱丙烯系统深冷分离,苯乙烯装置尾气压缩机入口深冷分离等方案,可解决加氢脱硫干气带烃、苯乙烯装置尾气压缩机超负荷等问题,并为企业增效2 827万元/a。  相似文献   

18.
炼厂节能的深入开展,要求科学地认识工艺过程用能原理,系统地分析评价用能状况,确定节能改进的方向和途径。以此为目标,本文对过程第二定律分析理论在当前炼厂节能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导出了实用的过程(火用)平衡方程及(火用)耗方程,进而阐明了过程用能原理;(2)提出了沿能量变化的线索分析过程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用能过程三个环节的模型和在简捷计算基础上的实用分析程式;(3)归纳了指导过程节能改进的基本原则及所展示的炼厂节能方向。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和规划原则可用于现有炼厂的节能改进及新设计炼厂的节能考虑。  相似文献   

19.
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转换波时距方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转换波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精度。现今应用较多的转换波时距方程中有双曲线方程(本文称为单参数方程)、双平方根方程(或称双参数方程)及高阶非双曲方程。本文从纵波大炮检距方程出发,针对转换波传播特点,推导出了能反映介质垂向非均质性的转换波三参数时距方程,其中三参数分别指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垂向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为了比较单参数方程、双参数方程和三参数方程的精度,利用这三种方程分别对合成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转换波三参数方程的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方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议开发如下四方面的工作。1、NGL 回收装置用注甲醇的方法来控制水化物的堵塞问题;2、脱硫溶剂开发过程中的一些补充工作;3、克劳斯硫回收工艺的深化;4、天然气净化厂的能量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