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嗓声的种类和噪声的传播途径图1为液压电梯的总体结构和噪声、振动的种类和降低措施。从液压动力装置的泵、控制阀产生的压力脉动是液压特有的现象.这种脉动通过油液传播到油管和缸,使它们也振动,造成笼架积机械室、升降室的隔邻区发出噪声.泵、电功机的运转产生的振动,控制阀、输送管的液压振动通过机械室周围的区域和传播而发生噪声。从泵、电动机和控制阀产生的噪声,视泵等的容量而定,容量大的超过80dB(A),这些噪声通过空气传播到笼架和起居室。  相似文献   

2.
某增压直喷发动机冷机起动过程中,发动机怠速时在机舱外和驾驶室内均能听到发动机处有明显的“哒哒”噪声。针对这一问题,对发动机及零部件单体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确认故障原因为发动机起动时,燃油系统迅速建立起高压燃油,导致高压油管共振,从而发出“哒哒”噪声。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对高压油管的单体模态、发动机模态、油管管型、油管壁厚,以及油管增加阻尼和支架等方案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机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试验,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1.柱塞泵或马达的噪声 (1)液压泵噪声过高的主要原因:当空气被泵吸入油液中后,易在高压区产生气蚀现象,并发出气蚀噪声。进入空气的原因:泵的滤油器、进油管堵塞或油液黏度过高;泵轴端油封损坏,或进油管密封不良;油箱油位过低,使液压泵进油管直接吸空。  相似文献   

4.
管路     
液压装置中的各种元件(如液压泵、各种控制阀和执行元件等)是用管道和各种管件(管接头、法兰等)连接起来的。因此,管道和管件是液压装置中传导工作液体的重要元件。即使液压装置中的元件都是优良的,如果管路设计和安装不当,依然会产生振动、噪声、泄漏和发热等不良现象,使液压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液力偶合器在考核试验中油泵油管在管接头处断裂的故障,从管接头加工缺陷、管接头受力过载、油泵振动过大等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油管断裂主要原因是油泵振动偏大,在改进了油泵支承结构后,油泵的振动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解决了油管断裂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1.故障现象 机器刚起动时,行走、振动一切正常,过了一会儿,逐渐感到无力,同时驱动泵出现振动和噪声。大约半小时后就不能行走了,此时驱动泵的噪声越来越大,目前驱动马达油管感觉有窜动现象。机器熄火后重新起动时,在平道上行走一段时间后又会重复上述现象,且每次的行走时间越来越短。 2.故障分析 根据该机的工作原理,分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补油泵齿轮磨损,溢流阀调整不当;油量不够,滤清器堵塞或管路不通畅,造成吸油阻力大;行走系统的驱动泵和马达、伺服阀有故障或损坏;振动控制阀泄漏。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查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吸油管对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离心供油系统的影响,在不考虑润滑油可压缩性、相同油池高度和同一曲轴转速的条件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VOF两相流模型,分析了吸油管入口直径、结构形状对吸油管内油面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油管入口直径、结构形状存在一个最优值,取最优值时,吸油管中润滑油油面达到最大值,从而保证供油系统提供足够的供油量。  相似文献   

8.
TY320型履带式推土机推土铲液压升降回路,由动力元件(液压泵2)、控制元件(推土铲升降控制阀5、随动阀26、快速下降阀8等)、执行元件(推土铲升降液压缸9)和辅助元件(油箱1、24和滤油器、油管等)4部分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燃油系统漏油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和信号分析提取到与普遍认为的高压油管振动原因不符的故障信息,提出了高压油管在喷油过程中曲率弹性变形即波登效应是引起内燃机高压油管振动的原因。论述了高压油管在喷油过程中燃油的压力和油管变形的关系;提出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之间的振动引起接头密封锥面的微动磨损使接头的密封被破坏,是导致燃油系统漏油故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控制阀振动和噪声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秀伟  郑红丽 《阀门》2006,(3):35-36,43
从机械振动、水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和固体粒子等方面对控制阀的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结构和设计中防止振动和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高压油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振动疲劳特性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仿真获取高压油管内部燃油脉冲压力,并建立高压油管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振动特性仿真分析,能更准确地预测高压油管的振动疲劳寿命。结合发动机振动激励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简称PSD)信号、材料S-N曲线和传递函数结果,通过疲劳损伤累积模型进行了两种高压油管模型的振动疲劳寿命预测,对比分析了考虑燃油脉冲压力对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为后期高压油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王刚  张杰  吴建华 《压缩机技术》2012,(5):10-12,27
在不考虑润滑油可压缩性的条件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旋转压缩机供油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吸油管入口大小对供油量的影响,并揭示了吸油管内压力分布及影响供油量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当吸油管入口太小时,由于节流效应,供油系统供油量明显不足;当吸油管入口太大时,虽然节流效应已不明显,但是吸油管内壁面无法形成高压区,供油量反而减小.吸油管入口大小存在一个最优值,此时节流效应不明显,又能在吸油管内壁面形成高压区,从而使供油系统达到最大供油量.  相似文献   

13.
连续油管滚筒是连续管作业机的核心设备,在连续管作业机作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增大连续油管滚筒的容量,对大容量连续油管滚筒进行研究.在传统圆形滚筒主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容量计算和有限元振动模态分析,设计椭圆形滚筒来增大连续油管滚筒的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道路运输较为严格的条件限制下,采用椭圆形滚筒是增大连续油管滚筒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所做研究为大容量连续油管滚筒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液压泵的特点和总效率的比较,从节能的角度考虑,给出了选用方法。以液流经过环形间隙时的流量公式为依据,分析了控制阀工作时的泄漏和能量损失,提出了控制阀设计的注意事项。对于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给出了设计和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种气蚀初生诊断新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气蚀一直是液压元件中经常发生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随着液压系统向高压、高速及微型化方向发展以及随着高水基介质(5/95)、水-乙二醇、油包水等水基介质的运用,气蚀问题更为突出。气蚀不仅使元件振动及噪声增加、系统刚性下降,而且会导致元件材料受到侵蚀。气蚀最易发生的地方是液压泵入口处及控制阀的节流口附近。我们在对液压元件产生气蚀的机理进行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广泛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液压元件气蚀初生的方法和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振动能量回收式液压减振系统,包括:4个减振器、1个蓄能器、1个储油罐和若干液压元件。减振器由氮气腔、活塞、活塞杆、减振器壳、伸张阀、压缩阀、进油管和出油管等组成;蓄能器设置了限压阀和回油管。油液在储液罐、减振器、蓄能器和液压元件之间循环流动。来自储油罐的油液在悬架压缩时从压缩阀进入减振器,在悬架伸张时从伸张阀离开减振器,油液在流经压缩阀和伸张阀时产生磨擦热,从而消耗振动能量起到减振作用。增压后的油进入蓄能器并在需要时经由电磁单向阀进入液压元件,协同从储油罐经过加压后进入液压元件的油液促使液压元件完成其动作,从而将振动能量转化为液压元件的输出功率。液压元件完成动作后油液回到储油罐。该系统能回收部分振动能量,从而降低油耗;产生的高压油液可以用于制动系统、转向助力、液压离合操纵机构等;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该振动能量回收式液压减振系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CN102152778A),应用实例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1 2 0101078.4)。  相似文献   

17.
正1.调试前的检查调试前必须先掌握液压系统液压泵、换向阀、溢流阀、节流阀、液压缸、马达等元件的性能、结构、控制原理及相关的技术参数,方可进行调试。(1)检查液压泵先检查液压泵与原动机连接是否牢固,再检查液压泵进、出油管安装是否正确。若进、出油管装反,可能造成液压系统无法形成压力。此外,还应检查胶管是否破损、接头是否紧固,以防从吸油管处吸入空气。液压泵初次使用时,应向液压泵内灌入液压油。  相似文献   

18.
装有调谐器管的汽车转向高压油管是衰减系统流体噪声的重要部件,调谐器管参数直接影响高压油管降噪效果。以某轿车转向系统高压油管为研究对象,制作布置2支及3支调谐器管的两组测试样件,利用整车测试法采集驾驶室内噪声频谱及转向高压油管末端振动加速度数据,结果表明,两组样件中,与直径7.2mm相比调谐器管直径为6.4mm的转向高压油管噪声值及振动加速度更低;调谐器管长度延长或缩短均会造成噪声值及振动加速度值的变化,调校过程中应采用多种长度样件匹配测试确定最优方案;对于布置2支调谐器管样件,与布置于转向机侧相比调谐器布置于中间的噪声值及振动加速度值更低。  相似文献   

19.
高压油管是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中连接喷油泵与喷油器的重要零部件,它作为发动机工作时的"大动脉",承担着给发动机输送高压燃油的任务。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高压油管不仅要承受发动机自身的振动,还要承受高压燃油的高频脉冲,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它的寿命不仅影响整机的可靠性,而且其发生故障后,泄漏的燃油与排气管等高温部件接触后还可能引发火灾,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本文针对高压油管故障分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新开发乘用车四缸柴油机过程中,柴油机运行时油轨进油管产生峰值高的低频噪声传到了驾驶室内,降低了驾乘人员的主观舒适度。用声源定位测试分析520Hz附近噪声源为油轨进油管。通过模态计算和试验,油轨进油管固定夹至油轨间管路存在频率520Hz附近一阶模态。由于管路较长,固定位置为塑料进气歧管,导致油管一阶520Hz附近模态被高压燃油脉动激励,振动产生较大噪声。在油管520Hz附近模态振动位移最大处,安装减振橡胶阻尼块以抑制油管振动。通过对方案优化,使整车状态的怠速工况顶部噪声450-550Hz噪声降低5.9dB(A),加速工况520Hz附近共振带消失,主观评价该噪声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