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特性、计算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及现场实测,讨论了电抗器噪声的产生机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特性、衰减和干涉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电抗器噪声主要由铁芯饼间的电磁力产生,其声功率级随额定容量的增大而增加,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电抗器声压级分布复杂,衰减较慢,存在明显声波干涉现象,其大小随运行电压增加而增大,但与运行负荷无关;电抗器噪声计算应考虑声波干涉,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其噪声控制主要采用隔声罩,最高降噪量可达20 d B。该研究可为超、特高压变电站的规划设计及噪声控制、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电抗器声场分布特性及计算方法,在振动和声压测量的基础上,采用Soundplan噪声软件和BEM数值法对电抗器声场进行了重构,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相对准确的电抗器声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电抗器本体表面振动因结构差异具有不对称性,其声场分布复杂,干涉现象明显;Soundplan噪声预测软件无法考虑声波干涉,计算结果与实测声场差别较大,而BEM数值法能较好仿真电抗器随距离增加而波浪衰减的过程,且能重构声场中任意点的声压,并计算声功率级;防火墙对电抗器声波干涉影响较大,地面反射影响相对较小,对防火墙进行吸声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电抗器声波干涉。  相似文献   

3.
《高压电器》2021,57(2)
为评估和分析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隔声罩降噪效果,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周围声场进行测试,明确100 Hz是电抗器噪声能量的主要成份,在比较分析隔声性能的3个指标后,依据相关标准,对并联电抗器隔声罩进行插入损失和噪声衰减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200 Hz及以上频率的损失值明显大于100 Hz的损失值,同时加装隔声罩后的噪声源强衰减量在14~18 dB(A)之间,且隔声罩与电抗器本体的振动频率特性一致,这说明对并联电抗器加装隔声罩只是降低了周围声场的声压值,并没有消除隔声罩外因100 Hz噪声产生的干涉现象,建议在工程中采用针对100 Hz频率的吸声材料布置在隔声罩内,以在源强处削弱声场分布中100 Hz频率的能量,由此减小因干涉而造成的"达标扰民"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振动特性及声功率级确定方法,在分析电抗器本体振动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声压、声强和振动法测量并讨论了电抗器的声功率级特性,明确了电抗器的振动频谱及分布规律,提出了电抗器噪声预测计算的声源参数。结果表明,电抗器本体振动以100 Hz基频为主,各面的振动分布差别较大,振动加速度与运行电压线性相关;声压法测量得到电抗器声功率级为96.4~101.2 dB,相比声强法大2~6 dB,可作为变电站噪声计算的声源参数。  相似文献   

5.
文中针对变电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及其控制要求,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文中采用改进声强法实测了湖北省内15座变电站37组共111台50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声功率级,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电抗器最大声功率级逐步增大.由于设备额定容量与额定电压...  相似文献   

6.
《高压电器》2017,(6):13-18
为了掌握特高压交流GIS变电站的噪声特性,以1 000 kV特高压芜湖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对站内主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以及站界噪声声压级进行了测量,分析了站内主要噪声源的频谱分布、噪声水平以及噪声传播与衰减特性。结果表明,主变压器噪声与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较为接近且以中低频为主,均在70 dB(A)左右。冷却风扇噪声对主变压器噪声影响较大。主变压器与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传播过程中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干涉现象,其中以100、200 Hz噪声干涉最为显著。站界噪声受站内声源位置的影响较大,距离噪声源越近,站界噪声越明显。分析结果对于典型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噪声预测及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噪声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兵  裴春明  倪园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2013,39(6):1447-1453
为掌握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测量了站内变压器与电抗器的噪声水平及其频谱特性、衰减特性以及与功率负荷之间的关系。测量试验在正常运行及大负荷调试期间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进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变压器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受冷却风扇影响较大,且与功率负荷近似正相关。电抗器噪声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为100Hz的1/3倍频带上,与功率负荷关系较小。变压器和电抗器噪声随距离增加而较慢衰减,因此变压器和电抗器应远离声环境敏感区域。另外,通过该研究,确定了正常负荷下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的A计权声功率级分别约为103dB和97dB,并获得了声源的1/3倍频带声功率级参数,为变电站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与噪声问题,对某特高压变电站三台并联电抗器振动与噪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振动与噪声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优化现场运行电抗器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问题日渐突出,现有变电站通过对高压并联电抗器加装隔声装置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但隔声装置可能造成高压并联电抗器散热不足,使内部绝缘系统性能劣化,影响特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本文结合华东某超高压变电站实际应用案例,对加装隔声装置后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影响和散热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undPLAN软件对山东某变电站进行噪声预测,利用实测值反向计算主变压器声功率级,分别根据反推声源和推荐声源建立模型,并将配电装置、电抗器等其他电力设备等效为声场障碍物进行建模,通过反推声源预测结果、推荐声源预测结果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模型环境参数及声场障碍物不变的情况下,测点反推声源预测结果比推荐声源预测更接近于实测值,推荐声源值不适用于远声场或有障碍物声场的噪声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声强法在工作现场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部分进行了声功率级测量。介绍了声强测量理论、声强测量仪器以及所选定的初始测量条件(测量点数、测量距离等)。按照国际标ISO/DIS9614对测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声强法特别适合于像电厂这类在发电机附近有强噪声干扰源存在的情况下对发电机进行较高精度的声功率级测量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构思一种声音调节器,用于对室内居住房间或公众区域内的声音进行调控,尤其针对位于耳朵高度所在周围的声音做出调节。优先设计音调器(或结合空调)通过送风射出气流改变媒介(如空气疏密)参数,调节区域空间之间的声音传播(例改变声音传播方向),达成增强或弱化某区域空间内声音的功能。结合自然界的风形成原理与声音传播规律,可构想采用送风调节声音的方式应用到室内居住环境乃至人类生活声音环境的调控。本文主要阐述声音调节器及音调技术方面的构思,讨论其工作原理、机构设计、实验验证、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3.
声强法在变电站变压器声功率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压器的声功率值是预测或评估变电站噪声影响的重要参数,方便、准确地测量其声功率值对变电站噪声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采用声强法测量变电站变压器的声功率值,测试结果证明,与传统的声压测试法和声功率测试法相比,该方法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方便、准确地测量全户外式变电站变压器的声功率级。  相似文献   

14.
泡沫金属的吸声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泡沫金属吸声性能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泡沫金属的结构特性、吸声机理、影响其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款便携式心音采集分析设备,并能定位出第一心音(S1)与第二心音(S2).以Measurement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实现对先天性心脏病人心音信号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工作.采用双阈值分段定位法来定位S1与S2.系统较好的完成对病人心音信号的采集、存储、回显和播放功能.对心音杂音滤波效果明显,滤波后的包络能够较好定位S1与S2.通过该系统完成先心病的普查工作,比起专家亲自去边远山区现场听诊,更方便快捷,为未来心音听诊设备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学珍 《电气开关》2003,41(1):37-38
本文从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出现异常声音的现象,分析其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进行近场声全息测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文中指出全息测量面到声源重建面的距离应在最小波长范围内,并且与系统的动态范围和空间分辨率有关,传声器之间的间距应不大于最小波长的二分之一,传声器阵所扫描的全息测量面的尺寸至少为最大波长的一倍以上。参考传声器须放置在非相干声源附近,数目不应小于非相干声源的数目。测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波数域滤波,提高信噪比,改善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混响室法检测标准声源声功率级的方法,并对用混响室法检测标准声源声功率级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阵列技术用于设备的故障诊断研究中。针对设备中多滚动轴承诊断中故障的定性与定位问题,开展了基于2D-MUSIC算法L型声阵列的轴承故障定位理论仿真研究,旨在进行阵列参数的优化。根据滚动轴承声学信号特性,进行L型麦克风阵列下利用2D-MUSIC算法对双声源信号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变信噪比、阵元间距以及阵元数量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优声阵列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两个信号源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阵列参数可以提高其故障定位分辨率并对声源定位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对于有轨机车多轴承驱动系统轴承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实时诊断技术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