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机械镀锌、锌-铝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活化剂和促进剂的种类及用量,研制开发了机械镀锌-镍合金工艺.利用该工艺在钢基表面上得到了不同配比的锌-镍以及锌-铝-镍合金镀层.对这些镀层进行5%NaCl溶液喷雾加速腐蚀试验以及全浸加速腐蚀试验,并与机械镀锌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锌-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皆好于机械镀锌层,并且随着镍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锌-铝-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比镀锌层提高7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性能良好的含铬的锌合金镀层,在机械镀锌和机械镀Zn-Al合金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活化剂和促进剂的种类及用量,开发了机械镀Zn-Cr及Zn-Al-Cr合金工艺。利用该工艺在钢基表面获得了Zn-Cr及Zn-Al-Cr合金镀层。对这些镀层进行了5%NaCl溶液喷雾腐蚀试验,并与机械镀锌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Zn-Cr及Zn-Al-Cr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皆好于机械镀锌层。  相似文献   

3.
机械镀铜及铜合金工艺及其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械镀锌和机械镀铝-锌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活化剂和促进剂的种类及用量,研制开发了机械镀铜及铜合金工艺.利用该工艺在钢基表面上得到了铜以及铜-锌、铜-锌-铝、铜-镍等合金镀层.这些铜及铜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皆好于机械镀锌层,尤以铜-镍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最高,提高15倍左右;在铜-锌中加入2%~3%的铝可以进一步将铜-锌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4.
以机械镀铝-锌合金工艺为基础,研究开发新型的机械镀铜及铜合金工艺,并对该系列镀层的性能进行研究.铜及铜合金镀层厚度均匀,镀层附着力良好,镀层的耐蚀性能皆优于机械镀锌层,尤以铜-镍和铜-锌-铝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机械镀和湿法超声机械镀的方法获得两种机械镀锌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配备的能谱仪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和镀层的组成,并分别用贴滤纸法和划格试验分别对镀层的孔隙率和结合力进行表征,采用表面硬度计测量了镀层的硬度,利用中性盐雾试验测试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机械镀锌层相比,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表面质量明显改善,相同厚度的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机械镀锌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防护镀层。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对机械镀锌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镀锌工艺,在镀层形成过程中添加某种稀土盐获得机械镀锌层。测定了镀层的电化学腐蚀参数、镀层孔隙率、元素谱线及镀层断面形貌。讨论了稀土含量对镀锌层电化学腐蚀性能、孔隙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能显著改善机械镀锌镀层的耐蚀性能和提高镀层的致密性;镀层耐蚀性随稀土添加量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稀土加入量为2%时,锌镀层耐蚀性最好,致密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机械镀锌层的物理结构特征不同于热浸锌层及电镀锌层,其金相试样的制备是镀层组织、结构研究的关键。根据机械镀锌层的镀层特性,介绍了镀层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取样、镶嵌、磨制、抛光和化学侵蚀等关键操作,并指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点。实践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机械镀锌层金相制备方法,可快速制备高质量的金相试样。  相似文献   

8.
复合机械镀Al-Zn工艺及镀层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了复合机械镀Al-Zn工艺的研究,该工艺可形成任意组成比的Al-Zn合金镀层。并进一步对镀层性能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镀层,同普通机械镀锌层相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电镀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收集了国内外著名的十家厂商的产品,剖析它所用的是什么镀层及镀层的厚度,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防护-耐磨性镀层、如硬铬、乳白铬及乳白铬/硬铬和铜锡合金/硬铬;另一类是防护性镀层,如锌镀层及镉镀层,并分别论述了各种镀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此后,又对煤矿机械制逄业中电镀技术的进展作了探讨,特别论述了像同质异构三层微裂纹铬、镀锌/磷化/涂膜、电镀锌镍合金及化学镀镍等表面处理新技术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机壳面极大多数用镀铬螺钉装配,对镀层的防锈性能要求较高,通常采用Cu/Ni/Cr多层电镀。多层电镀工序多,周期长,成本高,镀层的厚度不易控制,螺钉在装配时发生超差或过紧现象,给生产和产品质量上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就有必要改进原有的工艺方法。众所周知,钢铁基体上镀锌是阳极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锌与锌基合金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广泛使用的防护性镀层是镀锌层.在铁基体上镀锌,属于阳极性镀层,因而能有效的防护钢铁的腐蚀.它占总电镀量的5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主要是氰化物镀锌,约占95%.到90年代氰化镀锌仅占20%,碱性锌酸盐镀锌占30%,氯化物镀锌占50%.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及无氰镀锌工艺的改进,使无氰镀锌有了飞速发展.另外,氰化镀锌工艺也从高氰向中氰和低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随着镀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锌镀层不仅用于钢铁零件的防护,而且愈来愈注重其外观色泽的改善,以增加装饰效果.各种镀锌光亮剂的不断涌现和镀后处理工艺的配合应用,使锌镀层进入了防护装饰性镀层的行列.尽管锌镀层经过钝化后,防护性能大大提高,但对要求较高的镀件,只进行钝化是不够的.为了保护光亮的锌镀层,延长其寿命,可在锌层表面罩透明涂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声振动的机械镀锌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工艺,即利用超声振动系统为冲击介质提供动力,将金属粉冲击到工件表面形成镀锌层。阐述了新工艺的原理和设备结构,并用自行开发的设备进行镀锌。表征了镀锌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及其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采用湿法超声振动法机械镀,可在工件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镀锌层。镀层是锌粒镶嵌、填充形成致密的堆积体,表面均匀、平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电镀锌-铁合金镀层的过程中施加机械研磨作用,制得机械研磨电镀锌-铁合金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并采用电化学试验研究了镀层在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普通锌-铁合金镀层相比,机械研磨电镀锌-铁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致密,晶粒达到了纳米晶尺寸,耐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前言钢铁件镀锌是为了防止钢铁腐蚀的一种需要设计工艺,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锌镀层的腐蚀行为与金属锌的腐蚀行为是一致的,持这种意见的人往往认为有关电镀层的腐蚀理论,试验方法等等都已是成熟了的无须再作探讨。其实,这种看法未必全面。还有些人把镀锌零件出厂后数月或数年被腐蚀,完全归咎于镀锌工艺本身,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未敢苟同。因为镀锌件之被腐蚀,虽然与镀件基体材料、表面状态、镀前处理、电  相似文献   

16.
正0前言现有的锡-锌-钴三元合金电镀工艺大多先预镀铜,经光亮镀镍,再镀代铬层,不仅成本高而且污染严重。有人做过实验,采用电镀锌后镀代铬的工艺,但是镀锌层很容易被代铬镀液腐蚀,而且代铬镀层会被镀锌层置换,造成代铬镀层变色等缺陷。义乌市都得益电镀材料商行研发的环保型氯化物镀锌后  相似文献   

17.
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和脉冲电镀锌-镍合金组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考察了镁合金化学镀N i-P合金和电镀锌-镍合金组合镀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组合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采用电化学测试系统对组合镀层进行了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镀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腐蚀介质中,电镀锌-镍合金层首先发生腐蚀,之后发生化学镀镍层的腐蚀,电镀锌-镍合金层不仅对化学镀镍底层的腐蚀起到机械保护作用,还作为牺牲阳极起到电化学保护作用,因此延缓了腐蚀介质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湿法超声机械镀是一种基于超声加工的特种加工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声频电振荡信号产生的机械振动进行机械镀,可获得优良的镀层,镀层的耐腐蚀性较好。为了探究影响湿法超声机械镀镀锌层性能的因素,从锌粉粒径、冲击介质以及强化时间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锌粉粒径的减小,镀锌层的致密性、耐腐蚀性显著增加;随着玻璃珠尺寸的减小,镀锌层表面的粗糙度降低,致密性比较好;随着强化时间的增加,镀层表面质量提高,耐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9.
发电机导电螺栓机械加工后外表面需电镀银以增强导电能力。螺栓的材质一般是钢铁基体。常规钢铁件镀银工艺为除油~除锈一活化~预镀碱钢一镀银。生产中我们发现此工艺镀银后,零件表面易出现锈蚀现象。为此,通过实验研究,我们采用镀锌层作为过渡层,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常规镀银工艺产生锈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导电螺栓镀银因配合尺寸的要求,镀层一般较薄,在10-2()m。常规的镀银工艺中,镀铜层和镀银层相对铁基体均为阴极性镀层,不能对铁基体起到电化学保护作用。阳极性镀锌层作为过渡层,在电化学保.护中,锌层起牺牲阳…  相似文献   

20.
由于锌镀层经钝化后是钢铁制品的良好防腐蚀镀层,同时锌又是一种廉价的金属,因此该镀层作为钢铁件保护性镀层被广泛采用。从美国无氰镀锌工艺发展来看,其中无氰无铵酸性氯化钾镀锌体系的发展最为突出。如1980年无氰镀锌达到60~70%,其中酸性氯化钾型镀锌就占40~50%。从一般资料报导,国内比较成熟的氯化钾(钠)型镀锌配方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