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现有浆纱伸长率测试方法"测长比较法"和"线速度比较法"的局限性,提出并实践了伸长率间接测试的新方法。经纱上浆后由于伸长的原因,线密度减少,采取定长截取后称量,比较一定长度的经纱上浆后的质量变化,并考虑上浆率对纱线线密度的影响,建立相关计算公式,设计并制作定长装置,间接测出浆纱伸长率,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以作为现有浆纱伸长率测试方法的有益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浆纱伸长率是影响布机织造效率的一个重要工艺指标。生产实践中,由于经纱上浆过程纱线的拉伸情况不易界定,经常因为概念错误而导致伸长率的结果无法指导生产。本文通过对浆纱生产的工艺过程分析,确定了浆纱过程中的原长纱、伸长纱等,阐述了浆纱伸长率的计算表达;文中分析了生产中习惯采用的回丝计长、回丝称重法所表达的伸长率错误之处,对现有伸长率公式错误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说明浆纱的机控伸长率已在生产实际当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常纺织厂的生产能力由织机开口的效率决定,而开口效率取决于上浆织轴的质量。对原纱进行上浆加工时,纱线会受到拉伸,这是生产高质量上浆织轴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力引起的拉伸导致纱线伸长,以及纱线和纤维横截面减小,从而影响纤维强度。较高织造水平所需的高质量浆纱要求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如果断裂伸长率低于一定限度,织机上的经纱断头就将增加。为得到较高的断裂伸长率,浆纱时纱线拉伸率应尽可能小,特别是湿区的纱线拉伸率应越小越好。对不同线密度的棉纱、聚酯/棉混纺纱的纱线拉伸率、浆纱拉伸率和原纱伸长率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以降低织机上的经纱断头。  相似文献   

4.
如果浆纱后纱线没有足够的总伸长,则织造时的张力常导致纱线断头,造成停车,因此良好的上浆过程只是损失了纱线的部分初始张力.本文将常规的浆纱设备与带有张力装置的新型浆纱设备加以比较.新型浆纱设备中有不同的张力区,这样经过上浆的纱线有较高的伸长率,同时保证分绞顺利.  相似文献   

5.
探讨JD-L浆料性能和浆纱性能。对比测试了JD-L浆料与普通变性淀粉浆料的浆液、浆膜性能,以JD-L替代PVA作为新配方与原配方浆纱质量、织造效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JD-L浆料浆液对纯棉粗纱黏附性较好,浆膜具有一定的断裂强度和较好的断裂伸长率;JD-L浆料取代PVA作为新配方进行浆纱,上浆率较原配方下降21.15%~54.18%,同时浆纱耐磨伸长满足织造需要,浆纱织机效率可达到90%以上。认为:JD-L能够实现纯棉织物经纱低上浆率上浆,实现无PVA上浆,保证织机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改造后的国产浆纱机上进行上浆试验 ,初步探索了毛纱热熔上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热熔上浆后浆纱强力增加 ,耐磨性改善 ,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 ,毛羽减少 ,有利于提高毛纱的上机织造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线控制浆纱质量的操作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对上浆过程中浆纱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上浆过程中控制在线质量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探索。值车工通过检查浆液浓度变化情况、查看浆纱毛羽贴伏效果、估算上浆率偏差情况、分析判断被覆上浆效果,对压浆辊压力、浆液粘度、浆纱速度等工艺参数适时微调,使浆纱质量得到及时的在线控制。浆纱质量测试结果表明,浆纱值车工对浆纱质量进行在线检测,及时微调工艺参数,保证了浆纱质量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细号高密集聚纺织物的上浆经验。对比了集聚纺纱与环锭纺纱的主要质量指标,针对集聚纺纱表面光洁、毛羽少、强力高、结构紧密、不易上浆、在干区断头多、撞筘、好轴率低、织机效率不稳定等问题,浆纱采取"合理控制张力、中浓度、中黏度、中压力、大回潮、小伸长、低上浆"的工艺路线,使细号高密集聚纺织物好轴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织机效率由85%提高到92%以上,上浆率降低20%~30%,浆料成本节约30%左右。认为集聚纺纱上浆关键在于重浸透、求被覆,合理控制浆纱张力,保证浆纱回潮。  相似文献   

9.
预湿上浆原理及其对浆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传统上浆方式和预湿上浆方式的原理进行了对比,测试了采用传统上浆工艺和预湿上浆工艺浆纱的毛羽指数、耐磨次数、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预湿上浆明显改善了浆纱质量,并且节约了浆料用量,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浆纱工序的节能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浆纱工序节能的技术管理措施.阐述了高压上浆、合理设定上浆率和浆纱回潮率在节能上浆中的作用,介绍了压出回潮率的控制范围及上浆率和浆纱回潮率的控制方法,并提出浆纱理想回潮率的计算方法,指出浆纱工序的节能减排要将设备和工艺相结合,并对浆纱操作、计划安排和用浆管理各方面加强控制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浆纱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浆纱机上完善各类参数的在线检测,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从而能够应用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完成对浆纱过程中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的在线测控,这是改造旧浆纱机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浆纱机各参量的检测方法,传感器选择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高比例涤棉纱线上浆过程中,改性明胶浆料浆纱耐磨性、浆膜的断裂伸长率不够理想等缺点,通过制备带有醛基的功能性水性聚氨酯,与改性明胶进行共聚改性,制得水性聚氨酯改性明胶浆料。使用核磁氢谱以及红外光谱对浆料进行结构表征,对改性明胶浆料SX-3和水性聚氨酯改性明胶浆料进行浆料性能测试和上浆试验,并对浆纱进行SEM表征。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改性明胶浆料的浆膜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浆纱耐磨性明显增加,用于高比例涤棉纱的上浆性能优于改性前的明胶浆料。认为:用水性聚氨酯改性明胶是提高明胶浆料对高比例涤棉纱浆纱性能的有效途径,能够满足高比例涤棉纱的浆纱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特细号集聚纱品种浆纱工艺要点。整经工序控制好经纱张力,防止纱线产生扭结现象;浆纱工序以"中浓低黏、中压力、小上浆、适当提高回潮率"为工艺路线,以达到保被覆、求渗透,确保集聚纱伸长满足织造要求。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织机效率达87%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9.8%以上。认为:特细号集聚纱上浆关键在于合理控制整经和浆纱工序的纱线张力,保证纱线不发生扭结现象和维持一定的伸长。  相似文献   

14.
总结不含PVA的淀粉浆上浆中在机械方面可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了不含PVA的淀粉浆上浆中存在的难点和解决办法。提出采用不含PVA的淀粉浆上浆首先应保证浆液含固率和黏度的稳定性;上浆中多浸多压,高压上浆,提高浆液对纱线的黏附力,从根本上预防落浆;上浆后进行湿分绞、分层预烘,保持浆膜完整、毛羽贴伏;烘燥主要控制烘筒温度,提高浆纱回潮率,保持浆膜柔韧性;浆纱出烘房后可利用上蜡来增加纱线光滑性和耐磨性;合理调控全机浆纱张力和伸长,充分保持纱线和浆膜的弹性。认为无PVA上浆对企业设备管理要求较高,只有以严格细致的基础管理工作为前提,才能较好地实现无PVA上浆。  相似文献   

15.
赵其明  陆华程 《纺织学报》2008,29(10):39-42
针对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不能利用浆纱压出回潮率和上浆率直接求得这一问题,探讨依据上浆率与浆纱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预测预湿上浆工艺中浆纱上浆率的方法。利用带预湿装置的小样上浆系统,采用质量分数为8%~11%的浆液分别对纯棉纱进行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实验,并测试浆纱试样的上浆率,再依据建立的浆纱上浆率与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对预湿上浆中的浆纱上浆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已知浆液质量分数,可依据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压出回潮率近似值和浆液浓度降低系数的经验值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上浆率。  相似文献   

16.
预湿上浆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现 《纺织导报》2006,(3):35-38
预湿上浆作为一种能节省浆料、提高浆纱质量、利于环保的绿色浆纱新技术,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已渐为大家所认识,近些年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对现有的几种预湿上浆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对预湿效果、经纱伸长及浆纱质量的影响和各自的适用范围,可为纺织厂选用预湿方式或纺机厂设计浆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麻/棉混纺纱浆纱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浆纱工序是生产汉麻/棉混纺纱织物的关键工序,针对汉麻/棉混纺纱毛羽多、弹性差等特点,通过对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上浆率、回潮率以及原纱与浆纱的毛羽、耐磨、断裂强力等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适于汉麻/棉混纺纱上浆工艺的配方.  相似文献   

18.
经纱上浆是织造准备中的重要工序.探索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进行上浆,选取常见的18.2 tex纯棉、涤棉和涤纶3种纱线进行浆纱,通过设置不同含固率的对比实验,将超声波上浆方法与传统上浆方法得到的浆纱各项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了超声波作用对浆纱上浆率、物理机械性能、耐磨性、毛羽贴服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可以很好地辅助上浆,在相同含固率情况下可显著提高浆纱上浆率和浆纱断裂强力,更好地保持纱线的延伸性,提高浆纱耐磨次数,降低浆纱表面毛羽;同时,利用超声波可以实现低温上浆.  相似文献   

19.
天丝纤维纱的上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丝纤维强力高、毛羽多、湿模量高、天然环保和吸湿膨胀等特性,制定了3种浆料配方,分别进行浆纱试验,同时对浆纱性能及相关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上浆率,回潮率,以及原纱与浆纱的毛羽、耐磨、断裂强力等对比分析,确定出了适合天丝纱上浆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色织厂在浆纱机上进行织轴上浆,是适应色织行业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较好方法。用织轴上浆不仅解决了花色品种迅速翻改的要求,而且对质量较差的疵轴也可进行上浆,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损失。我们自行研制的织轴轴座,适应性强,装拆方便,织轴退绕过程中运转平稳,片纱张力和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