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Fe3+和Ce3+掺杂对TiO2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启斌  李忠  奚红霞  赵祯霞 《化工学报》2005,56(9):1666-167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纤维上涂层TiO2光催化剂,并掺杂Fe3+和Ce3+修饰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间歇式光催化降解气相苯实验,结果表明掺杂Fe3+和Ce3+均可以提高TiO2光催化剂的活性,其中0.2% Fe3+/TiO2光催化剂活性最好.借助XRD、SEM和XPS等表征手段来分析修饰前后的催化剂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研究表面性质的变化对于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载体玻璃纤维表面均匀分布了粒径为40~60 nm的锐钛型TiO2微粒,0.2%Fe3+和Ce3+掺杂后催化剂表面Ti3+浓度增大,表面羟基浓度减小.催化剂表面的Ti3+会与被吸附氧气反应形成Ti4+并同时产生活性组分O-2,氧化剂O-2在光催化降解苯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Fe3+掺杂介孔TiO2催化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醇溶液所形成的柱状胶束为模板剂,钛酸四丁酯为原料,经水解沉淀、晶化、沉降、抽滤、干燥及焙烧工艺制备出了介孔TiO2固体催化剂。通过离子掺杂方法,用Fe(NO3)3溶液对介孔TiO2掺杂,经搅拌、煮沸、晶化、蒸发、干燥及焙烧工艺,制备出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Fe3+/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考察pH、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催化剂Fe3+/TiO2物质的量比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有Fe3+的催化剂Fe3+/TiO2有利于太阳光催化甲基橙的效果,当甲基橙浓度为10 mg·L-1、Fe3+与TiO2物质的量比为0.000 5、催化剂用量为0.8 g·L-1、过氧化氢为0.55 mol·L-1、 pH=3并且太阳光直接照射20 min,脱色率达到96%。根据Lang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近似推导出不同物质的量比Fe3+/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方程,并得出Fe3+与TiO2物质的量比为0.000 5时的Fe3+/TiO2催化剂,有最大宏观速率常数值,K0为0.162 35 min-1。  相似文献   

3.
Mn2+-SiO2-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定国  孙荣  冯雪风 《工业催化》2005,13(11):50-53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Mn2+掺杂TiO2催化剂的基础上,掺入SiO2纳米粉体,制备了一种新的Mn2+SiO2TiO2纳米薄膜。以甲醛为降解对象,探讨该种新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并与单纯TiO2薄膜、Mn2+-TiO2薄膜和SiO2-TiO2薄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0 ℃焙烧,掺杂m(Mn2+)∶m(SiO2)∶m(TiO2)=1.0∶12∶100 时,Mn2+-SiO2-TiO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150 min后甲醛降解率达88%,是单纯 TiO2薄膜的1.8倍。该薄膜稳定性较好,经重复7次使用,最大降解率只下降7%,表明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分别用Ag+、Cu2+、Fe3+、La3+、Ce3+和Eu3+等离子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经XRD和UV-Vis对薄膜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XRD结果证明,掺镧TiO2薄膜与未掺杂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基本一致,实验条件下主要为锐钛矿型,且掺入La3+离子使得TiO2薄膜的晶粒变小。UV-Vis吸收光谱说明当λ>380 nm时,其吸光度低于0.15。薄膜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表明,La3+或Fe3+掺杂薄膜的光催化降解率远高于未掺杂TiO2薄膜,而Ce3+或Cu2+离子掺杂薄膜与未掺杂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相似,掺Ag+或Eu3+离子则降低了活性。当最佳掺杂量La3+为0.6%或Fe3+为1.5%时,光催化降解率分别高达92%和82%。  相似文献   

5.
镧、碳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镧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掺杂离子给体,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纯TiO2和不同掺杂浓度的镧、碳掺杂和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共掺杂催化剂为锐钛矿型,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感光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分别以甲基橙、罗丹明B和4-氯酚为降解物,氙灯、太阳光和自然光为光源,进行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共掺杂催化剂活性高于未掺杂和单掺杂催化剂.降解结果显示,当共掺杂催化剂含0.5% La3+(摩尔比)、焙烧温度在500℃时具有最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共掺杂TiO2具备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原因可能是碳掺杂降低了TiO2禁带宽度,而镧掺杂同时维持了体系的电荷平衡.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低含量Ni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粉体,考察了催化剂在甲基橙水溶液中的重复使用性能,并用XRD、XPS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掺杂Ni物质的量分数为0.3%和焙烧温度400 ℃时,制备的Ni/TiO2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水溶液的活性高于纯TiO2的光催化降解活性。Ni/TiO2光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重复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急剧下降,重复使用性能较差。Ni掺杂使TiO2上产生具有较低结合能的低价钛离子如Ti3+,使表面缺陷(或氧空位)增加。比表面积和氧空位增加可能是Ni掺杂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Ni流失可能是Ni/TiO2在水溶液体系中重复使用性能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Zn/TiO2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并采用紫外漫反射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的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最佳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1.5%;催化剂的紫外漫反射微分曲线的峰值变化与其活性变化一致,1.5%(物质的量分数) Zn/TiO2的微分峰值最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少量Zn高度分散在TiO2晶格中。Zn掺杂物质的量分数1.5%时,添加2 g·L-1的Zn/TiO2催化剂,甲基橙降解的最佳条件:pH=3,浓度15 mg·L-1,降解率最高达98.6%。  相似文献   

8.
掺杂铁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周林  郭秀生 《工业催化》2004,12(4):38-41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和不同掺铁量的TiO2纳米粒子。通过纯TiO2和掺铁TiO2分别作光催化剂时甲基橙溶液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试验发现,溶胶-凝胶法掺杂铁离子可以有效地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而水热法掺杂铁使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降低。Fe/TiO2摩尔比为0.01%~0.1%,随掺杂量的增大,TiO2光催化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镍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露  郭秀生  周林 《工业催化》2005,13(12):58-6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以及不同掺镍量的TiO2纳米粒子(原料中Ni∶TiO2的摩尔分数为1%、3%、5%、7%、9%)。用紫外光照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掺镍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用n(Ni)∶n(TiO2)=5%的Ni(NO3)2溶液进行镍掺杂时,制得的TiO2催化剂光催化效率最高,但与纯TiO2相比,镍掺杂会减弱TiO2的光催化效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未掺杂的TiO2以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型混合存在,镍掺杂后TiO2的晶型几乎全为锐钛矿。镍掺杂后会减小TiO2粒子的尺寸,增大其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TiO2粉末进行改性,制得蒙脱土/TiO2、Ag/TiO2和SO42-/TiO2催化剂。以亚甲基水蓝溶液的脱色率为指标,采用XRD、SEM和XPS等手段分析考察了3种改性催化剂的活性及抗无机离子的干扰能力。结果显示,三种改性光催化剂在溶液中的活性顺序为:蒙脱土/TiO2>SO42-/TiO2>Ag/TiO2>TiO2。其中,蒙脱土/TiO2活性提高最大,在温度30 ℃和催化剂用量1.0 g·L-1条件下,1 h内使 5.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达90%以上,Ag/TiO2的抗无机离子干扰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镧和钴掺杂纳米TiO2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Co^2+/TiO2、La^3+/TiO2+,Co^2+,La^3+/TiO2光催化剂。通过考察掺杂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所得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得出La^3+/TiO2中La^3+的适宜掺杂量为1.0%,Co^2+,La^3+/TiO2中,当La^3+的掺杂量为1.0%时,Co^2+的适宜掺杂量为0.2%,相应的脱色效率为99.83%、98.79%。当掺杂量适当时,四种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次序为:La^3+/TiO2〉Co^2+,La^3+/TiO2〉TiO2〉Co^2+/Ti02o 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光催化剂均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2.
《化工进展》2009,28(11)
采用浸渍和液相沉积联合的方法制备了铈锰铂改性的4A分子筛/TinO2复合催化剂.利用SEM、XRD和ICP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并在自制的催化剂评价装置上测试其对于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4A分子筛/TiO_2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4A分子筛相比显著提高,铂改性的复合催化剂能进一步促进乙烯产生,铈-锰改性的复合催化荆比铈或锰单独改性的复合催化剂效果更好.复合催化剂中TiO_2可能是通过吸收4A分子筛上受热激发产生的电子,增加复合催化剂上的氧空穴进而促进乙烯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负载型光催化剂TiO_2/Al_2O_3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γ Al2O3小球为载体,以钛酸正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为浸涂液,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了TiO2/Al2O3光催化剂,用XRD对催化剂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可溶性偶氮染料酸性媒介红B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当TiO2的负载量为8.79%时,TiO2/Al2O3对酸性媒介红B的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酸性媒介红B的光催化氧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室温下,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微波辐射干法制备了铈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TiO2-Ce,并测试了TiO2-Ce对甲基橙溶液的微波、紫外和微波-紫外条件下的降解率。着重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微波干燥功率、微波干燥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铈掺杂量等因素对TiO2-Ce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用量5.6 mL,掺杂硝酸铈与钛酸丁酯物质的量比n(Ce)∶n(Ti)=0.075,功率210 W的微波条件下干燥20 min,高温箱式电阻炉550 ℃焙烧2.0 h,制得的TiO2-Ce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微波、紫外和微波-紫外降解条件下,TiO2-Ce对甲基橙降解率分别为4.78%、93.82%和99.12%。表明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微波辅射具有强化TiO2-Ce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作用。同时用XRD、IR、BET和SEM对TiO2-Ce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TiO2中掺入铈后制得的催化剂具有粒径均匀以及半孔宽(2.485 2 nm)、孔容(0.314 5 mL·g-1)、平均孔径(6.627 nm)和比表面积(94.934 m2·g-1)均较大等特点,这也是TiO2-Ce催化剂拥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r)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系列Mn2+掺杂的ZnIn2S4多孔光催化剂.通过XHD、FESEM、UV-Vis、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Mn2+浓度对多孔ZnIn2S4光催剂的形貌结构和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2+掺杂影响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其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掺杂的光催化剂MOx/TiO2(M=Cr、Mn、Fe、CO、Ni、Cu).以乙酸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渡金属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都有所提高.掺杂量有一个最佳值,在最佳掺杂量时,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提高程度与对应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焓有很好的一致性,还发现光催化性能与过渡金属离子稳定氧化态的电子亲和势与离子半径的比值间呈现火山型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7.
镧和铁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Fe3+/TiO2、La3+/TiO2、Fe3+-La3+/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掺杂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制备纯TiO2、Fe3+/TiO2和La3+/TiO2的适宜焙烧温度分别为673,673和773 K,适宜焙烧时间为120min(TiO2)、180min(La3+/TiO2)。La3+/TiO2中La3+的适宜掺杂量为1.0%,Fe3+/TiO2中Fe3+的适宜掺杂量为0.04%,Fe3+-La3+/TiO2中,当La3+的掺杂量为1.0%时,Fe3+的适宜掺杂量为0.02%,相应的脱色率为99.83%,99.51%,98.73%。当掺杂量适当时,4种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次序为:La3+/TiO2>Fe3+/TiO2>Fe3+-La3+/TiO2>TiO2。根据XRD结果,由谢乐公式估算出所得光催化剂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8.
Nd2O3/TiO2光催化剂的光生羟基自由基和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钕和钛酸四正丁酯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d2O3/TiO2纳米光催化剂,并通过XRD和BET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对苯二甲酸作为探针分子,结合化学荧光技术研究了光催化剂表面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并以甲基橙为光催化降解反应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活性.测定了甲基橙在TiO2和Nd2O3/TiO2(1.0%)光催化剂上的吸附常数.结果表明:Nd2O3掺杂使TiO2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速率越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越高.Nd2O3掺杂有利于反应底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Nd2O3的最佳掺入量为Nd/Ti(摩尔比)=1.0%.  相似文献   

19.
Ce掺杂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燕  郑经堂  石建稳 《应用化工》2006,35(8):591-593,609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铈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和UV-VIS对其进行表征,且在紫外光下,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和不同Ce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的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粒的生长,并使TiO2纳米粒子的光谱响应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掺杂Ce的摩尔分数为0.05%时,TiO2纳米粒子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太阳光照射下CdS/TiO_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沉积法两种方法将CdS修饰在Degussa P25TiO2上,制备得到CdS/TiO2复合纳米粉体,借助XRD、UV-vis漫反射、ED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选择亚甲基蓝(MB)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了太阳光照射条件下CdS/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光催化剂投加量为2g/L时,持续光照60min后,CdS/TiO2对MB的降解率较P25TiO2提高11%~15%;光照120min后,MB降解率最高,达90%以上。阳光照射下CdS/TiO2对MB的光降解反应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动力学结果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是P25TiO2的1.1~1.4倍。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的CdS/TiO复合体的光催化活性优于溶胶-凝胶法,与XRD、UV-vis漫反射、EDS等表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