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概述 空管雷达系统是一种为确保飞机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而建立的雷达系统。它包括一次监视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精密进场雷达(PAR)、场面监视雷达和气象雷达。一次监视雷达包括航路监视雷达和机场监视雷达。航路监视雷达(如美国雷声公司的ASR-23SS)是一种远程搜索雷达,一般工作在L波段,主要用于区域管制,  相似文献   

3.
顾勇华 《电子技术》1991,18(8):11-12,26
低空红外扫描照相具有很高的地面分辨率,但需要在相机设计中解决大速高比时目标遗漏问题。本文介绍的低空红外扫描相机用多元并行扫描接收技术满足了大速高比的要求,它采用我所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2元碲镉汞线列探测器,用77K 液氮自动输液式致冷器致冷,一次灌液1L 能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操作简便,后勤保障容易,是一种实用型红外扫描相机。相片的一测还记有和照相有关的导航数据字符,并附有图像实时监视功能,这对准确摄取目标和目标判别非常有用。本文概述相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顾勇华 《电子技术》1991,18(9):16-17,41
三、电子系统相机主机电子系统功能框图示于图5,12元碲镉汞探测器输出的平行信号经12路前放、主放、选通、低通滤波、自动增益控制和台阶等电路后由曝光量控制,电光转换电路通过12只发光二极管转换成可见光。由操纵盒输出的照相速度高度信号经速高比电路控制曝光量、拉片速度和字符显示周期。图中照相日期、时间、高度和经纬度辅助数据经各自的编码器和读出时序控制后译码,由一个半导体数码管顺序显示。  相似文献   

5.
6.
飞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飞行平台能否保持良好的待飞状态?飞行环境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专业的飞手必须熟知各种飞行环境下对飞行器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浅谈七种环境对飞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升 《无线电》2014,(3):20-21
思想是生命的灵魂,四轴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有着与硬件同等重要的地位。飞行控制系统用于将姿态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惯性导航中的算法,计算出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再结合遥控器操控数据、给飞行器动力系统发送控制命令。四轴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存在耦合关系(俯仰和横滚直接引起机体向前、后、左、右移动),如果精确控制飞行的姿态,则采用一股控制规律就足以实现对其位置与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9.
二、综合飞行/武器控制概念综合火力/飞行控制(IFFC)系统解决空对空机炮射击,空对地机炮射击和轰炸的自动控制问题.为了解决导弹发射的自动控制问题,美国空军又提出了综合飞行/武器控制(IFWC)概念.这样就使所有武器攻击系统可以实现综合化和自动化,不但可以大大增强战斗机的武器投放能力和作战有效性,而且可以  相似文献   

10.
亚太五号卫星升空八月运行。经过近一年多次推迟发射之后,亚太地区又一颗重要的区域性通信卫星——亚太五号(Apstar 5)卫星,终于在2004年6月29日搭乘海上发射公司的一枚Zenit 3SL火箭,从停泊在赤道154°W太平洋海域的“奥德赛”(Odyssey)海上发射平台上发射升空。然而,这次发射并不顺利,星箭飞行几个小时之后,火箭上由俄罗斯制造的Block DM-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靶场试验数据分析,比较了某型号民航机、某型号战斗机、某型号直升机、某型号小型教练机四种飞行目标在UHF波段的雷达截面积及雷达对其最大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5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上天,开始了第一次飞行。“挑战者”号共载有4名机组人员。这次是美国航天飞机第6次  相似文献   

13.
伊诺斯的一小步太空飞行还在进行,又一只雄性黑猩猩闪亮登场。1960年4月3日,伊诺斯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园来到霍洛曼空军基地。伊诺斯也来自非洲喀麦隆,原来的名字是第81号,在飞行前命名名字为"伊诺斯",希伯莱语中的意思是"人"。伊诺斯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和霍洛曼航空航天医学中心训练,完成了超过1250小时的培训时间。因为伊诺斯执行轨道飞行,暴露太空失重的时间更长、飞行的轨道更高,所以培训的时间更长,科目更多,运动更激烈。它的训练包括运动指令和仿真飞船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4.
鞠挥 《光机电信息》1999,16(11):14-19
低成本,微机械控制的惯性测量传感器已经稳步进入商业市场。通过地面和飞行测试对一些传感器进入军事应用的潜在性进行了评估。高g冲击试验表明,有些传感器对低g和高g发射情况都有足够的稳定性。本文列举了过去常用来减少失效的技术和传感器动态加载方法。装有发动器的微电子-机械加速计和遥测装置的仪器,炮弹和火箭在最近进行了非常成功的飞行测试。对加速计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基于雷达的加速度测量结果和6个自由度弹道模拟形  相似文献   

15.
梁宇 《无线电》2014,(3):22-26
很早的时候我就在做飞机的体感控制,最开始做的是四旋翼飞机,后来因为四旋翼飞机飞行的稳定性、安全和成本等诸多问题,我放弃了四旋翼方案。直升飞机相对于四旋翼飞机的最大优点就是更容易在空中悬停,这对于体感控制来说很关键,更便于测试。四旋翼飞机不是不可以悬停,只是成本太高,控制难度也要明显高于直升飞机。这一期我带领大家分析和制作体感直升飞机。  相似文献   

16.
17.
《电子对抗》2007,(4):5-5
X-48B无人翼身融合体(BWB)验证机于7月20日在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内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收集稳定性和飞行控制特性方面的细节信息,特别是在飞行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设计航拍镜头时就像画家手拿画笔艺术创作一样。一般情况下,应该是飞手依据脚本和环境也就是“画框”和“颜料”,选择合适的“画笔”飞行平台,依靠自身的艺术底蕴来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而不是依据各种条条框框的飞行手册完成工作。这期关于镜头设计思路,我希望把自己以往的经验拿来和读者分享,而不是变成一种数学公式或者AE模板式的东西来阻碍艺术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9.
金欣  杜东宇  邓儒嘉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8):20220305-1-20220305-26
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受限于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只能对视域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成像。伴随着新型成像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方法的发展,集光学成像、计算技术和图像处理于一体的非视域成像技术(none-line-of-sight,NLOS)使超越视域范围成像成为可能。文中依据成像机理的差异,将现有非视域成像技术分为三类:基于相干信息的方法、基于二维强度信息的方法和基于光子飞行时间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成像方法的原理及实现。同时将基于光子飞行时间的方法作为综述重点,在包含多类型目标和室内外场景的公共数据集中,定量比较了代表性方法的成像性能,并进一步设计搭建了阵列式非共焦瞬态成像装置,单曝光采集了真实场景中的非共焦瞬态图像,分析了典型非共焦成像方法在该成像架构下的重建能力。最后讨论了非视域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