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铖 《昆钢科技》2002,(4):31-33
介绍了加热炉节能降耗的技术和措施及今后加热炉节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莱钢轧钢加热炉技术改造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学新 《山东冶金》1990,12(2):35-38
  相似文献   

3.
4.
5.
当前,我国轧钢加热炉的实际负载率较低,不仅带来了生产中的大量燃料浪费,也使炉子本身制造的一次投入以及投产后的维修管理费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加热炉的设计能力以及辅助设施的出力设计得偏大有关。本文以合理确定轧钢加热炉设计能力为纽带,把轧钢工艺特点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工特性以及炉子供热系统的电能利用特性有机地联系起来。给出了确定轧钢加热炉额定生产能力和最大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它们应分别作为炉体结构参数和炉子供热及供料系统的设计依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杨安林 《四川冶金》2004,26(3):26-28
从工艺角度分析新建2#加热炉设备功能调试、试生产过程中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新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轧厂线材车间,原有加热炉规模小、设备陈旧,采用人工烧炉。因此,炉况较恶劣、加热质量差、燃耗高、炉龄低,这已成为阻碍生产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1995年线材车间进行改造,加热炉需易地再建,为改变落后面貌,决定同时上加热炉温度控制项目。l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通过外出考察,总结了其它兄弟厂使用情况,从实用性、经济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多方面考虑,最后选择了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另外,在设计中增加了远方手操器,以供现场工况需要手动控制时使用。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IDCS示意图…  相似文献   

9.
10.
11.
轧钢加热炉滑轨新结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阳  陶军  李胜利 《冶金能源》2005,24(2):41-43
介绍了一种用于轧钢厂连续式加热炉中的新型滑轨。该滑轨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传统的设计理念,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传统滑轨的遮蔽吸热作用而引起的钢坯加热温度不均匀问题,并详细阐述了这种滑轨的设计思想、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滑轨设计结构新颖、节能效果显著,现场施工简单,使用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文武 《冶金能源》2005,24(3):45-46,52
为了减少燃重油轧钢加热炉有害排放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采用了乳化重油燃烧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可起到节能降耗、改善环境及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热炉新型热滑轨的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利  徐博  陶军 《冶金能源》2006,25(1):26-28
孔洞式热滑轨是为消除钢坯在加热时产生的黑印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滑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孔洞式滑轨在炉内受热时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孔洞大小和滑轨高度变化与改善加热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水钢高线厂加热炉的改造、转炉煤气在加热炉中的应用 ,以及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喆  刘坤 《冶金能源》2012,(2):28-31
利用大型软件CFX4.4建立了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分析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对蓄热式加热炉温度分布的影响,得出高温低氧空气燃烧加热效果更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于登科 《冶金能源》2006,25(6):58-60
结合邢钢四高线蓄热式加热炉的自动化设计情况,简要介绍蓄热式加热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凌峰 《南方金属》2001,(6):25-28
加热炉是制约轧钢厂提高生产作业率,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蓄热式加热炉通过完善,可靠的控制系统减少加热炉的故障率,提高产品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广钢高线改造工程中蓄热式加热炉的控制功能以及控制设备的组成,分析了此套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探讨研究一种新型的温度控制方法,将模糊控制与传统的PID控制相结合,用于蓄热式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使用MATLAB对此控制器进行仿真,与常规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他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和实时性,而且抗干扰能力强,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钢坯在线测温技术对钢坯在加热炉整个加热过程中不同断面、不同层面及炉温进行实时检测,从炉气温度分布、钢坯长度方向上温度分布、钢坯断面温差、钢坯在炉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优化了原有的加热制度,降低了加热炉的能耗及钢坯的氧化烧损。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型软件CFX4. 4建立了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和浓度场的数学模型 ,并确定了合理的喷嘴布置及喷嘴倾斜角度 ,以确保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加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