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具有Z型异质结构的WO3/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RD、XPS、SEM等表征测试了材料的组成、形貌等,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及对盐酸四环素(TC)的降解能力,并研究了WO3/g-C3N4的降解机理.与WO3、g-C3N4相比,WO3/g-C3N4复合材料降解效果明显提高,其中WCN-3(WO3/g-C3N4-3)的催化能力最优.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增强可归因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 PL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光生电子-空穴复合被显著抑制,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参与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超氧基自由基(·O-2)和空穴(h+).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磨法制备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CdLa2S4/g-C3N4(CLS/CN)复合光催化剂。以罗丹明B作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探究了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LS/CN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均优于纯的CdLa2S4和g-C3N4,其中CLS/CN-2的光催化活性最好,在可见光照射35 min后对RhB降解效率达到96.6%。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具有强界面相互作用的异质结结构,有利于CdLa2S4和g-C3N4之间的光诱导电荷转移,并有效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循环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合成ZnO质量分数不同的ZnO/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分析样品的结构、形态、化学组成和光学性能等. 将制备好的样品固定到微流控芯片中,降解不同的染料(亚甲基蓝、中性红、孔雀石绿、罗丹明B),评价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 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在ZnO/g-C3N4复合物中,ZnO、g-C3N4间存在相互作用,ZnO/g-C3N4复合物对可见光的利用更为充分;与g-C3N4相比,在ZnO/g-C3N4复合物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明显被抑制.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6 % ZnO/g-C3N4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在光照强度为60 klx,液体流速为20 μL/min时,其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效率为98.9%.多次循环后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表明,样品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TiO2含量对TiO2@H+/g-C3N4异质结光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首先将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用硫酸处理,得到酸洗氮化碳(H+/g-C3N4),然后通过煅烧法在H+/g-C3N4表面负载TiO2得到TiO2@H+/g-C3N4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仪和比表面仪对TiO2@H+/gC3N4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探讨了TiO2@H+/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产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辅助水热法以及光还原法将Ag纳米颗粒与CuWO4/g-C3N4光催化剂复合,并使用XRD、SEM、TEM、FT-IR、XPS、DRS和PL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和光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Ag/CuWO4/g-C3N4光催化剂在氙灯照射下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实验,考察了Ag纳米粒子担载的二元复合材对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g/Cu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TTCH)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5%,降解速率是CuWO4/g-C3N4的1.39倍。Ag担载的CuWO4/g-C3N4复合材料通过Ag表面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和电子聚集能力促进电子空穴分离,提升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iOI微米花球,用研磨法制备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BiOI/g-C3N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光电化学测试等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并研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BiOI/g-C3N4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OI/g-C3N4-9复合样品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效果,在20 min内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5%。光催化降解性能的提高主要由于形成的异质结能够有效增强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循环实验表明BiOI/g-C3N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孙垒垒    谷心悦    郑小妮    赖嘉豪    杨静    崔世海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3):069-76
通过煅烧法合成g-C3N4纳米片并在其表面负载Bi4MoO9纳米粒子(NPs),制备了Bi4MoO9/g-C3N4(BMC)异质结光催化剂. 采用TEM、SEM、DRS、PL等方法对BMC样品进行表征. 以磺胺二甲基嘧啶(SMT)为目标降解物,考察BMC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BMC-50(Bi4MoO9质量分数为50.0%)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BMC-50投加量为0.5 g·L-1时,SMT溶液在光照180 min后降解率可达94.0%,是单一Bi4MoO9降解能力的17.7倍. 复合材料中Bi4MoO9与g-C3N4间异质结构的构建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CuCl2·2H2O、SC(NH22和g-C3N4纳米片作为前驱体,在室温下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CuS nanotube/g-C3N4异质结。对碱源、g-C3N4加入顺序和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CuS nanotube/g-C3N4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源是合成的关键因素。以Na2S·9H2O为碱源兼硫源,制备的CuS nanotube/g-C3N4异质结的光吸收边带明显红移,禁带宽度(Eg)和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光电流响应值为0.095 6 μA/cm2,相对于bulk g-C3N4提高了约3.1倍。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45 min内RhB降解率约达100%,其降解速率相对于bulk g-C3N4提高了约47.6倍,这些结果说明CuS nanotube/g-C3N4具有较高的光电催化活性。并提出了CuS nanotube/g-C3N4异质结在光催化过程中载流子迁移转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反蛋白石型TiO2光子晶体,对其氢化处理后得到黑TiO2光子晶体(H-IO TiO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确定了H-IO TiO2表面存在大量Ti3+和O空位缺陷,导致吸收光谱的红移。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采用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来评价。发现染料罗丹明B(RhB)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动力学,H-IO TiO2表现出最强的光催化活性(速率常数0.033 min-1),分别是是未热处理催化剂TiO2(速率常数0.014 min-1)和空气热处理催化剂(速率常数0.028 min-1)活性的2.4和1.2倍。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H-IO TiO2在光照下能够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化基团,特别是·O-2和·OH自由基;证实了H-IO TiO2表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g-C3N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引入一种Ni金属配合物对g-C3N4进行改性.利用水热法合成基于1,3-二-(4′-(5′-四唑基)苯氧基)苯甲酸的Ni配合物Ni-L,将Ni-L负载到g-C3N4上,得到Ni-L/g-C3N4复合材料.对Ni-L/g-C3N4进行XRD、SEM表征,对不同负载量的复合物进行荧光性能表征.通过探究复合光催化剂的不同Ni-L负载量以及不同pH条件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当pH=2时,50 mg负载量为50%的Ni-L/g-C3N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50 mg/L的甲基橙溶液,光照时间为90 min时,降解效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H3PMo12O40(PMo12)/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降解。利用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定,并在紫外光照射下分析光催化剂对DNBP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废水的初始pH值、催化剂用量及重复利用率等对DNBP废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时间为5 h, pH值为5.10,用量为1.00 g/L的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较单纯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提高,降解率达到98.36%,COD去除率达到53.18%,且POM/TiO2复合催化剂回收利用3次仍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2.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对环境温和的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纯g-C3N4因比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分离难等缺点影响了其光催化性能,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对g-C3N4进行改性使其光催化性能得到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合成方法和改性策略出发,综述了近年来g-C3N4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g-C3N4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降解污染物、产H2及产H2O2等领域的应用发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g-C3N4光催化剂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最后,对g-C3N4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O4/CuCo2S4复合催化剂,利用SEM、XRD、EDS对0.25-Fe3O4/CuCo2S4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催化剂活化PMS降解染料废水的效能。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加入200 mg/L PMS、125 mg/L催化剂,20 mg/L RhB在40 min内去除率达到99.5%。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Fe3O4/CuCo2S4活化PMS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等活性物质均参与了RhB降解过程。回收实验表明,4次循环使用后Rh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4.2%,表明Fe3O4/CuCo2S4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和优异的催化活性,易于回收。Fe3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大比表面积和优异产氢性能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将单氰胺和甲醛溶液溶入二氧化硅(SiO2)溶胶,形成单氰胺、甲醛和SiO2凝胶组成的杂化前驱体,并将该杂化前驱体在通气条件下煅烧以制备介孔g-C3N4(命名为VCN),在密闭条件下煅烧以制备介孔g-C3N4(命名为ACN);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介孔g-C3N4的形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介孔g-C3N4的产氢性能。结果表明:VCN在获得大比表面积(约312 m2/g)的同时,拓宽了光吸收范围(约760 nm),提高了光致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加入40 mg甲醛的VCN(VCN-40)具有最佳的产氢速率,为2826μmol/(h·g),比通气条件下未加入甲醛的g-C3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能良好的类石墨相-碳化氮二维纳米材料(g-C3N4),经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后,g-C3N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合,得到HSA/g-C3N4复合材料。利用Aβ与HSA的结合作用,将HSA/g-C3N4与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孵育,形成Aβ/HSA/g-C3N4。同时将巯基修饰的Aβ适体固定在金电极表面,通过适体与靶标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将Aβ/HSA/g-C3N4捕获到电极上。在共反应剂K2S2O8存在下,该传感器实现了对Aβ的ECL灵敏检测。研究表明,在10 fmol·L-1到100 nmol·L-1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降解盐酸四环素(TCH)废水,以氢氧化钠、乙醇和水为溶剂,以平板微孔钛膜为钛源和基膜,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原位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线的钛基电催化膜(TiO2 NWs/Ti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TiO2 NWs/Ti膜电极的形貌、晶型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以TiO2 NWs/Ti膜为阳极构建电催化膜反应器(ECMR)处理盐酸四环素废水。结果表明:原位生长的催化剂锐钛矿TiO2纳米线直径约为40 nm,均匀生长在Ti膜上;负载TiO2纳米线可以显著提高Ti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催化活性,在常温常压下,当盐酸四环素废水质量浓度为50 mg/L、停留时间为10 min、电流密度为0.8 mA/cm2、pH值为7.0、Na2SO4质量浓度为15 g/L、溶液体积为100 mL时,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9.5%,TOC去除率可以达到70.5%,明显高于Ti膜构建ECMR(40.2%和12.8%),且经过10次重复使用,催化性能基本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催化活性高、抗磨耗性能强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通过冷-碱腐蚀处理手段和高温黏附技术,制备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2光催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UV-Vis等设备,对样品进行表征. 以汽车尾气为降解对象,采用搓揉试验机和自制的环境测试系统,分别测试复合材料的抗磨耗性能与光催化效能. 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够较好地附着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相对于纯纳米TiO2具有更强的透光能力和光催化降解能力. 该复合材料对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有显著的降解效果,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高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具有较好的抗磨耗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醇解溶剂热法制备金属Cu修饰的系列多级花状TiO2光催化剂(X%Cu/TiO2),并以可见光光催化硝基苯还原制苯胺为模型反应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3.3%Cu/TiO2光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见光催化3 h硝基苯的转化率达到83%.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多级介孔结构增加了催化剂比表面积,促进了硝基苯吸附、扩散及其与催化剂的接触;金属Cu的引入降低了催化剂的带宽,增强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能力,进而提升了其光催化性能.此外,3.3%Cu/TiO2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潜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Fe3O4的类芬顿效果,基于光助类芬顿催化氧化技术,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的基础上采用醇热法制备能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Fe3O4/SnS2催化剂。建立了以Fe3O4/SnS2为催化剂的光助类芬顿催化氧化体系,分析不同制备及降解条下Fe3O4/SnS2的类芬顿活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Fe3O4/SnS2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Fe3O4和SnS2物质的量比为1∶1时,Fe3O4/SnS2的催化效果最好;亚甲基蓝溶液pH为3.0、Fe3O...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合成复合Ag3PO4/BiPO4光催化剂,考察不同pH和不同复合比例下合成的光催化剂对溶液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与BiPO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pH=7,复合比例Ag3PO4/BiPO4摩尔比为4:3条件下水热制备的Ag3PO4/BiPO4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最高,催化性能最好;降解18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61%,较纯相BiPO4提升了27%。本文还利用XRD、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得出复合Ag3PO4之后,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变窄,并出现较多的独居石晶型BiPO4,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效率变低,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